当前位置: 双肾下垂 > 肾下垂预防 > 求医不如求已经络篇下
当前位置: 双肾下垂 > 肾下垂预防 > 求医不如求已经络篇下
涌泉:脚底前掌凹陷处,肾经的开始。古人长寿方法之一就是按摩涌泉穴。每晚按摩次可引血下行。①如果按摩时没有弹性,很软,说明肾很虚了,按摩的效果不好,无法引气血下行。如果伴有体质虚寒,可以艾灸涌泉穴。②有人脚心热,睡觉时,脚要在外,说明肾火较旺,而肾阴不足,要多揉涌泉穴,通常感觉此穴很痛。还可以调节高血压,但要根据体质。但经常做金鸡独立这一动作对任何体质都管用。
太溪:脚内踝后侧贴着内踝。原穴,是补肾的大穴。肾虚要多揉太溪,拔罐、按摩均可。它是双向调节的,什么体质都可以按摩。还可治疗肾虚引起的牙痛。因为比较好找,又很补益,要常揉。如果左侧腰痛,就揉左侧,但最好在腰痛点先拔个罐。除了治痛,还可把气血补到肾经里去。
大钟:太溪穴下面一点。肾经的络穴。治疗慢性疾患,本脏以外循经走向联络到的其他经上的问题都可治疗。可治咽喉痛,失音症。
复溜:太溪穴之上紧挨着。贴着骨头方向去按。治疗淤血症,还可通月经。经常站立工作的,防止静脉屈张要多按,配合泡脚。疮疡(尤其在肾经位置),伤口老长不好,说明淤阻,要多按。它还是滋阴穴,滋肾阴,干咳、哮喘等。
阴谷:紧挨着委中的一个窝边沿。肾经最重要的穴。是一个合穴,治脏腑的。肾经最可怕的病有两个,一是尿潴留症,撒不出尿。阴谷专门通膀胱的,也主生殖,可以治疗不孕症和阳痿早泄。它的最大功效是利尿去湿,阴道搔痒、阴囊湿疹等。太溪是培补的,这个是消除症状的。
俞府:俞,传输、转输的意思,府是仓库的意思。它是要把肾经里面东西调动出来。当人上边气不足了,饥不欲食,有时气调不上来,气不够用,呃逆,这些都是肾不纳气造成的。中年女性还有梅核气,好像有痰什么的,梅核大小,吐不出来又咽不下去,医院查又查不出来。可以按摩俞府,配合其他穴,效果更明显。按摩太溪、复溜。把整个气血都运转起来。
心包经救命的经络 始于天池,终于中冲,由胸走手。救命的经络,刺激左侧效果最佳,因为心脏在左边。天泉:腋下横纹两寸。治疗胸痛、心悸、突然害怕等。
曲泽:肘横纹中点。可治很多心血管病,可调节心血的供应,胸闷、憋气就揉它。高血压,头部眩晕,胸口发憋。用三棱针刺血,放出几滴,马上轻松。
郄门:从腕横纹到肘横纹是12寸,郗门穴在离腕横纹5寸处。是个急救穴。但这个穴深,发病者没力气揉,要请旁边人揉。因为深,揉不到,所以摁住穴位时,被摁的手要转动,这就揉到了。当然速效救心丸要吃。
内关:是治疗失眠的要穴。尤其是心理压力引起的失眠。还可以调节心律,快可缓,缓可快,是双向的。
大陵:在腕横纹的中间。可治疗太忙了引起的头痛。许多口臭,有点发腥,是心血管的问题,不关肠胃,这样的口臭可揉。
劳宫:是个大补穴。揉此可使心情放松,如考试紧张,心慌气短。
中冲:中指甲内侧。是泻心火的要穴。可掐可硌。通常有早期心血管病的人,都在天泉下四指处很痛,这里没什么穴位。多揉,出现青包被吸收后,人就轻松了,夜里发憋要开窗户就减轻了。内热型小孩,睡不好,盗汗踹被子,要推天河水(从劳宫到肘横纹)三百下。这是去内热的。大人心里烦躁,也同样可推天河水。
三焦经 三焦经对于妇女尤其是更年期妇女尤为重要。它主内分泌失调、情志、气郁,多按摩右侧效果更好。关冲:在无名指外侧指甲旁。要用指节来硌。可防晕车。
液门:小指无名指交界处无名指这一侧骨缝当中。有人口干舌燥,夜里要喝大量的水,还不解渴,即阴液不足,揉液门会津液充足。
阳池:腕关节的中点。刺激阳池能激发人体阳气,身体虚寒怕冷的要多刺激阳池,也可艾灸熏。
支沟:腕关节上3寸。治肋间神经痛,两肋胀痛,气郁不舒者多揉。可使人感觉通畅。还有通便的效果。
翳风:在耳后根,是耳聋耳鸣的要穴。尤其是急性的(常常是生气以后),对于慢性的也有些作用,但不明显。轰鸣的揉翳风效果很好。比蝉鸣的好。
丝竹空:美容的穴位。有人在眉毛边长黄褐斑,还有许多鱼尾纹,经常按摩丝竹空。整个三焦经对妇女很重要,用按摩锤经常敲打经络效果好。
胆经 胆主决断,跟情志关系密切。胆功能强大,谋虑的东西能即时被决断,否则产生抑郁。瞳子髎:主治眼疾。青光眼、眼压过高、胀痛等。
率谷:耳尖上3至5厘米略微凹陷的地方。治疗偏头痛的要穴。偏头痛时最敏感。
风池:在发际边凹陷处。眼睛酸涩、疲劳、在电脑边眩晕,把眼睛闭上用食指、中指、无名指一起按揉风池穴,往鼻子方向使劲,有酸胀。
肩井:大拇指贴在脖子然后把手弯成弓型中指点的肌肉的位置有一个凹陷就是肩井穴。主要治疗痛症,上半身的疼痛都可治疗。
京门:肋骨边沿,肋骨和肉交界的地方,用手点一点就会有一个特别痛的点,这个点就是京门穴。京是发源地的意思。京门是肾经的发源地,是肾经的募穴。此穴可以调节肾气的功能,打通肾经。肾虚、腰痛均可治疗。
带脉:和肚脐眼平齐,肘尖下。点按不容易找,索性就敲打它,敲打出来。经常敲打可减肥。范围要大一些,把章门和京门都敲到。这两个大穴都很敏感,用不着很准。还可预防乳腺增生以及妇科的很多疾病。
风市:立正中指点的地方,然后用拳头指节敲可以找到。风市很敏感。这是一切皮肤的急症,风疹、抽风等风症,都可以治。一切斑疹、疔疮、皮肤瘙痒等的要穴。
阳陵泉:膝盖外下方有个骨头,贴着骨头边沿。光揉不好,一定要拨动它。有电麻感顺着一直传到脚外侧,可以帮助你通这条经络。也是测试胆经通常的穴位。阳陵泉也叫筋之会穴。经常拨动可以预防筋病。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小儿多动症,都属于筋病。
光明:外踝上5寸。顾名思义是治疗眼疾的,尤其是老花眼。外踝上五寸。
丘墟:贴着外踝。防治腿脚抽筋、各种炎症(眼炎、中耳炎),经常崴脚的人多揉丘墟和阳陵泉。打通了,气血下去了就不容易崴脚。胆经不容易找准,操作不便,最简单的方法是敲打它。
肝经 肝经三大功能。一。肝主疏泄,抒发宣泄情志。二,肝主藏血,储藏不用的血。三,肝主宗筋,男性生殖问题。太冲:大脚趾和二脚趾指缝之间上面1寸。盛大的通道,是给心脏供血的通道。它又是肝经的原穴(起源、原气、原发之所),是肝经的总开关。我还给他起了个名叫“消气穴”。生气了揉,就泄了。要再加一个行间穴,效果最好。太冲穴很深,是在大趾二趾的骨缝中间,要掐才行,要往行间赶。如果太冲不痛而行间痛,就基本完成。再揉行间更好,把心火也散。心火自己可以散,肝火散不了,会郁积。
行间:大脚趾和二脚趾指缝之间。配合太冲穴向行间方向推,可起到消除肝脏郁积的作用,使肝血源源不断地供到心脏。
蠡沟:内踝上5寸。蠡是虫子在嗑木头,沟是沟渠。治疗阴道搔痒、月经失调、白带、月经湿疹。
章门:肋骨边缘,把手贴在脸上,肘尖的位置,就是大概章门的位置。章是贵重的材料,即五脏。这可以通达五脏,它又是脾经的募穴。故而是人体八大要穴之一,可舒肝健脾。可防止妇女乳腺增生及妇科的其他病。也有减肥功效,因为它可增加胆汁分泌。
中里巴人特效穴位自我保健法
人体的每一个穴位都相当于一味中药,它们的任何一种神效,都是我们祖先用身体试验过的,只要你学会使用经络,并悟出穴位的深意,你就会终生尽享健康的秘诀。人的五脏是我们身体的核心部分,其他器官组织都隶属于它们。肾为先天之本,主管骨,和六腑中的膀胱相表里,开窍于耳和前后二阴;脾为后天之本,主管肌肉,和胃相表里,开窍于唇;心为君主之官,主管脉,和小肠相表里,开窍于舌;肝主管筋,和胆相表里,开窍于眼;肺主管皮毛,和大肠相表里,开窍于鼻。这样一来,全身众多部位的疾病我们都可以找到它的来路与归途。人生下来体质就是阴阳不平衡的,差异很大,但我们不能认为这一切就是不可改变的。如果能仔细分析一下弱在哪里?是哪一脏弱我们就能通过后天的各种方法改变它。既然内脏通过经络和它们之外的器官相互联系,生病时可以遥相呼应,里应外合,那么人体在没病时也可以通过刺激经络上最有效的穴位,激发它们的自救潜能,去提醒、改善内在的脏腑,从而进一步提高它们的防御功能和状态,这样岂不是防患于未然吗?
1改变先天体弱的三大穴:肝俞、肾俞、太冲,之所以这么选穴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首先,肾藏精、肝藏血,精血是我们生命中最根本的东西,每天按摩这3个穴可以补益肝肾,肝肾逐渐强大了,身体就会一步步好起来。其次,这两个穴都是背俞穴,背俞穴是督脉上的穴位,主管人全身的阳气分布,所以,刺激它可以最快地补充人体的阳气。另外,背俞穴为什么要选太冲这个作用偏“泻”的穴位呢?中医里面有句话叫“气有余便是火”,就是说如果所补阳气太多了,就会导致它们变成对人体有害的火。加用一下太冲就是给这些“火”透透气,不至于让它们在体内横冲直撞,最后变性发酵。2
治肝血阴虚的三个特效穴位:承山、阳陵泉、三阴交,40岁以上的人差不多都有这些症状:腰腿痛,落枕,睡觉时腿老抽筋;眼花,看不清东西(视力减退),头昏,双胁下灼热,舌头红,口干,苔少;老打嗝,恶心想吐,吃下东西很不舒服;不明原因的全身酸痛;经常莫名其妙地为一点小事发火。以上这些情况如不及时纠正的话,不久就会发展成西医检查后认定的脂肪肝、高血脂、慢性肝炎、胆囊炎、视网膜脱落、浅表性胃炎等。肝血虚、阴虚了就没有力气,更没有多少气血能够分给筋,人抽筋就是身体在向我们抱怨了,如果我们还是不管不顾的话,病就要来了,而且还要攻陷脏腑。此时,我们只要选足太阳膀胱经上的承山穴和足少阳胆经的阳陵泉,再配以足太阴脾经上的三阴交就行。承山穴,顾名思义,能承担如山重量的意思,它能够舒筋活络,自古就是腿痛转筋的有效大穴。疼的时候,用手指点揉此处5分钟就可以了(平时每天按揉3分钟即可),虽然按下去有很重的胀痛感,但一定要忍住,完后,会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舒服感觉。阳陵泉还是特定穴“八会穴”中的“筋会”,也就是全身筋的总汇之处,所以用此穴来治筋的毛病,疗效特别棒。另外,此穴对胆上的任何疾病都有效。使用阳陵泉时用拇指进行点揉或者点拨,点拨效果最好,每天5分钟,也可以用指间关节进行刺激,以加大刺激量。它在膝关节的下方,小腿外侧、腓骨头下方的凹陷处就是。三阴交是肝、脾、肾三条阴经交会的穴位,正是因为是三经交会的重要通衢之处,所以刺激它可以把三条经的经气全调动了,可防治肝、脾、肾三脏上的诸多病症。每天按揉三阴交,坚持两个月左右,就可以很好地保养肝、脾、肾,使其气血充足、流畅,这样,三脏上的很多不适及慢性病都会不治而愈。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在内踝尖上方四指的骨后缘处。操作方法:每天晚上睡觉前,先用热水泡脚10分钟,泡到小腿肚子以上,然后开始从上到下按揉穴位。先按揉两侧阳陵泉3分钟,一定要产生酸胀的感觉才行。然后点按承山,小腿一定要放松,注意点按时不要使太大的力,因为这个穴位的感觉很强,刺激力量太大反而欲速则不达,时间也不需要太长,3分钟即可。最后按揉双腿侧的三阴交,向着骨缘内侧点揉5分钟。请记住,一定要坚持。还可以到药店去买杞菊地黄丸,再用枸杞甘草泡水,或生地15克、白芍10克用水煎服,配合以上3个特效穴位,就能从根上改变这些肝血阴虚症状。肝阴虚要多吃一点酸味的食物,因为酸甘化阴,可以补充阴津,还有肝在五味中合酸。少吃辛辣之品,因为辛辣的东西最耗阴液。
3
肺阴虚:肺阴虚在小孩和中老年人身上特别多见,常见到症状是长年多咳,但痰难咳出;经常出虚汗;气短,感觉胸口气不够使;情绪低落,不想与人交流;嘴里有发霉的草味,反应迟钝;特别容易感冒,或者外热内寒,上热下寒。以上症状都是肺亏损比较厉害的典型表现。因为人体中只有肺是直接和外界大气相通,所以遭到外邪袭击的机会就多于其他脏腑。“肺为娇脏,不耐寒暑”,而且孩子、年迈的父母内脏都很弱,抵抗能力就更低了。这些症状表面上看起来是“热病”的表现,其实是假象。常年多咳的人在中医看来必然是肺阴亏虚,肯定会表现“虚热”症状,比如痰老咯在喉里咳不出,还有睡觉时出汗,我们叫它“盗汗”,是说它老像盗贼一样在人睡着的时候才出现。还有,人之所以会莫名其妙地怕热,是因为阴虚了不能抑制阳,以致虚热全浮于表面,所以,不仅睡眠不好,手心脚心也会出粘汗。以上这些病状在现代人生活中十分普遍,只用两味中药就可以轻松治愈:买生地10克、五味子10克,泡水喝,不出一周绝对好。生地滋阴,五味子不仅敛肺止咳也滋阴。但这样做只是把现有的症状给解决了,要彻底使肺健康,还要去根,所以我们要每天坚持按揉双侧合谷穴3分钟,只此一穴就行。同时,还要配以摩腹。15天左右,你会眼看着困扰自己多年的胸闷气短、多咳多痰、爱发高烧、多出虚汗等症状慢慢消失。肺虚时要多吃酸味的东西,少吃辛辣的东西。因为肺性质上喜欢收敛,不喜欢发散。顺着肺的喜好就是补,跟肺反着干的就是泻。酸性收敛,正投肺所好,所以能补肺虚,辛味发散,正为肺所恶,会将肺泻得更虚。
4
治疗肾阳虚的三个穴位:合谷、足三里、鱼际,肾阳虚是每个年龄段的人都容易有的症状:感冒不断,畏寒怕冷,爱喝水,四肢不温,又口干舌燥,比较容易口腔溃疡;夜尿多;腰痛、关节等骨头经常痛;怕热、腰酸、口舌生疮、小便黄热、烦躁又疲劳、坐立不安。以上症状如果不注意的话,发展下去就是高血压、肾炎、肾下垂、膀胱炎、糖尿病、阳痿、妇科病。中医认为,气血津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元素。气又包括很多种,如元气、宗气、卫气。其中元气是人体中最基本、最根本的气,根源于肾,属先天之气,所以,人们常说伤什么也别伤了元气,元气包括元阴和元阳。而卫气(卫阳),有“卫护”的意思,主要起温养、防御内脏和肌表的作用,它来自食物转化而成的水谷精微物质。阳虚的意思主要就是指卫气卫阳虚。而宗气是由肺吸收的自然之气与脾胃运化而来的水谷之气相融而成,它推动肺气的升降和心血在全身的散布运行。肾为先天之本,所以要通过后天的精心调养来呵护。自小感冒不断是因为先天元气虚弱。而畏寒怕冷,四肢不温,则是卫阳虚弱,热量不够了,以至于温养功能不足;同时会腰痛、尿频、尿急、尿短、易疲劳、恐惧;没有力量推动阴津向全身滋润,所以人才会口干、咽燥、爱喝水,卫气弱了,保卫身体的功能也降低,也就是西医所说的免疫力降低了,所以才会比较容易得口腔溃疡。同时,卫气不足还导致肾这部机器在运转的时候没有润滑油(缺少津液)摩擦生热,表现在人体就是腰酸、小便黄热、坐卧不安。肾阳虚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发展下去就容易导致胃、肺和肾脏上的重大疾病,千万不能小视。一旦出现以上情况,只需要使用以下3个行之有效的简单穴位刺激就可以解决了。合谷是人体保健的要穴,俗称“虎口”,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可以称作是人体的第二保健大穴,每天按揉,可以很好地提高卫阳的功能。冬天和深秋以及夏秋之交的时候适宜艾灸合谷,春季和夏季的时候适合按揉。按揉时应该朝着小指方向按,有酸胀的感觉为度,艾灸时应该拿着艾条在距离穴位约两指的地方进行灸。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主治肚腹上的疾病,古人认为,按揉或艾灸此穴,可将体内部的邪气驱逐于三里以外,民间谚称:“拍击足三里,胜吃老母鸡”。此穴可养胃、补肾、补肺,要配合合谷使用。鱼际,是手太阳肺经的穴位,每天坚持掐揉双手的穴位,可保肺的平安无恙。一定要配合合谷、足三里使用。每天早饭前和晚饭前按揉双侧合谷穴各3分钟,然后再按揉或艾灸双侧鱼际和足三里穴各3分钟。同时,还可服用玉屏风散或者防风通圣散,或者泡点黄芪当茶喝,就可以大大增强卫气的护卫防御功能。为加强卫气的防御作用,可以适当吃点辛辣之品。辛味宣散,能将卫气驱赶到皮肤表面的腠理之中,做到五步一哨,十步一岗,身体的守卫自然固若金汤。补肾要多吃黑色的食物,如黑豆,黑芝麻等。另外,肾属水,水最怕土,所以吃多了甜的东西会伤肾,因为甜味与土相对。有肾病的人切记不要吃油炸煎烤的东西,因为太燥,耗伤水分,加重肾虚。此外脾胃是后天之本,如果我们从小爱感冒,说明先天体质不好,那就更应该从后天脾胃上来好好调理以增强体质。每天晚上睡觉前给自己摩腹,力度让自己感到舒服就行,顺时针摩3分钟,然后逆时针摩3分钟。有一点一定要注意,腹泻的时候一定要逆时针摩腹,这样才能止泻。平时一定要注意保护身体的背部,因为它正中的督脉是人体阳气汇聚之地。少吃寒凉的和不合时节的食物,少吃冷饮,即使在夏季也要少吃。养胃最好的莫过于山药、茨果、薏米粥,喝上一段时间后你就会发现你的消化比以前好了很多。
温馨提示
神秘的穴位2
教你如何艾灸?3 教你如何刮痧?▼更多精彩推荐,请北京专治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北京中科白颠疯曝光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ungana.com/scyf/2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