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肾下垂

冬至艾灸


冬季闭藏,万物休整,神志深藏于内。

在这时只要顺应时令,遵循“冬藏”养生之道,做到多“储蓄”、少“透支”,就能健康长寿。

如何做到少透支?

1.?要远离严寒之地,靠近温暖之所,不要让毛孔开启出汗而使阳气大量丧失。

2.?要注意多休息,避免劳累。动物要冬眠,人也要多休养。

储蓄,就是储存能量,让来年更健康,更强大。

那么如何储蓄呢?

1.?饮食进补

宜食:多吃一些补津液的食物,可以用荸荠、藕、萝卜、白菜等做成饺子,既健康又美味。

禁忌:不可过食辛辣食物,因为过食辛辣可生阳动火,致使内热积累,郁热上冲。过食羊肉、狗肉等肥甘厚味,易致使饮食不化,聚湿生痰。

2.艾灸补阳

“艾灸是一种神奇的治病保健手法,早在中国古代,人们就利用艾灸治病保健,那么艾灸到底有什么好处?艾灸的作用是什么?在艾灸的时候又要注意些什么呢?”

艾灸的原理:

艾灸是将艾条或艾绒,放置在体表的穴位或患处进行熏灼,熨烫或贴敷,借助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和气血,扶正祛邪,调整人体生理功能平衡,达到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目的。

艾灸的好处:

艾灸调理范围广,无毒副作用,是中医有效的治疗手段,能有效调理机体的生理功能,增强身体抵抗力,治疗疾病和预防疾病。而且艾灸疗法简单易学,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施灸取穴手法,自己在家里也可以施灸调理身体;再者,艾灸法治疗的病症广泛,有着“一炷着肤疼痛即止,一次施灸沉疴立除”的神奇疗效。

艾灸的作用:

1.可治疗寒凝血滞,经络辟阻引起的各类病症,如风寒湿痹,痛经,闭经,寒疝腹痛等。

2.可治疗外感风寒表证及中焦虚寒,呕吐,腹痛,泄泻等症。

3.可治疗脾肾阳虚,元气暴脱之症,如久泻,灸痢,遗尿遗精,阳痿,早泄,虚脱,休克等症。

4.可治疗气虚下陷,脏器下垂之症,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以及崩漏日久不愈等症。

5.可治疗外科疮疡初起,或疮疡溃久不愈,有促进愈合,生长肌肉的作用。

6.肝阳上亢之症可灸涌泉穴治之。

为什么冬至前后要艾灸?

冬至是阴阳二气的天然转化,此时艾灸是激起身体阳气上升的最佳时刻。?

在冬至前后四天,加上冬至这一天共九天,坚持艾灸可大补元气,延年益寿。

?

具体艾灸哪些穴位呢?

神阙穴,就是肚脐,这个穴位是五脏六腑之本,为任脉、冲脉循行之地、元气归藏之根,为衔接人体先天与后天之要穴。

艾灸神阙穴可益气补阳,温肾健脾,祛风除湿,温阳救逆,温通经络,使来年身体更加强健。

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中央下3寸。

取穴方法: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五等分,从肚脐往下五分之三处,即是此穴。

主治疾病:眩晕、少腹疼痛、吐泻、痢疾、脱肛、便血、小便不利、尿频、尿闭、遗精、白浊、阳痿、早泄、月经不调、经闭、经痛、赤白带下等。

位于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或左右指宽处。

取穴方法:取定穴位时,通常采用俯卧姿势,肾俞穴位于人体的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

主治疾病: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白带、水肿、耳鸣、耳聋、腰痛等。

位于腰部,背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也就是肚脐的正后方。

取穴方法:取穴时采用俯卧的姿势,命门穴位于人体的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处。指压时,有强烈的压痛感。

主治疾病:腰痛、遗尿、泄泻、遗精、阳痿、早泄、赤白带下、月经不调、胃下垂、前列腺炎、肾功能低下等。

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取穴方法:取穴时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食指第二关节沿胫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头阻挡为止,指尖处即为此穴。

最后,希望大家把握冬至这一重要节气,给身体加加油,对自己好一点。

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陶金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疯医院
北京中科白疯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ungana.com/scby/242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