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郁躁滋味,纹上手臂。”
这是香港女歌手卢凯彤歌词中的一句。年8月5日,她从高楼坠下,伤重身亡。生前,她曾深受郁躁症困扰,患病期间,她夜夜失眠只能睡两个小时,这个情况持续长达9个月,让她身心俱疲,发病时就会把自己关在家里,用头猛撞墙壁自残。卢凯彤的去世是否因为躁郁症而造成,尚不得而知,但我们希望通过专业的眼光来看一看,躁郁症究竟是怎么样一种病症?躁郁症对家庭有什么影响,又该如何应对呢?
文:顾筝
本文是新闻晨报记者顾筝,对同济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筹)暨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心理科副主任医师陈发展博士的专访,刊登于年8月12日《新闻晨报》A12版“医述”专栏。
一
前段时间,一个家庭风尘仆仆从外地赶来,预约了陈发展博士的心理治疗门诊。患者是20岁刚出头的邓明,他在高一时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以下简称双相障碍),医院,服用了很多药物,但还是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特别是当他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候,就会控制不住地发脾气,暴躁。
邓明之前成绩很好,尽管生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学习,但他还是考上了重点大学。
只是在大学里,他会和同学发生冲突,独立能力不够强,学习成绩也出现了下滑的迹象,父母为此很着急,朋友推荐他们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试试心理、家庭治疗。
犹如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一般,邓明全家顾不上夏日炎热,舟车劳顿,急急地从西部老家赶来上海看病。
双相障碍就是俗称的“躁郁症”,以情绪高涨(躁狂发作)和情绪低落(抑郁发作)交替或同时出现为特征。
在躁狂发作的时候,人常常感到精力充沛,开开心心,信心满满,自我感觉良好,甚至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感觉到脑子思考速度加快,很聪明,有表达欲望,话比较多,爱交际。行为增多,有很多计划和打算,变得大方、外向,喜欢花钱、购物、投资、赌博,爱打扮等。精力旺盛,睡眠需要减少,性欲增强,爱与异性搭讪或交往。
但是好景不长,就像成语所说的“乐极生悲”一样,双相障碍患者必定会在躁狂状态发作之后的一段时间进入抑郁发作状态。
此时人就像掉入情绪深渊一般,整天闷闷不乐、开心不起来,对既往感兴趣的事情提不起兴趣,即使去做也没有以前的快感。有自责感,觉得自己没用,自我评价低,无望、无助,感受到不到生活的意义,甚至会觉得活着没有意义,严重者有自杀的想法和行动。
注意力难以集中,思考问题的能力下降,会觉得自己像变笨一样,有时候脑子一片空白。食欲下降或增加,体重下降或增加。还会出现睡眠障碍,睡不着或者总是睡不醒。什么事情都不想做,感觉没有力气,甚至会躺在床上很久。
邓明也有这样的睡眠障碍,情绪不稳定的时候他就一直想赖在床上睡觉。他要求父亲每天早上给他打电话,催他起床,打一个还不行,要连着打五个。
“由于会有较长的时间处在抑郁状态,所以双相障碍很容易被误诊为抑郁症。有心理专家曾做过研究报告称,在被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中有超过20%是未被识别的双相障碍患者。
如果诊断错误,以治疗抑郁症的原则进行治疗的话,可能会导致患者病情更为严重。其实,双相障碍比单相抑郁症的病情更复杂,波动性更强,自杀率更高。
好在现在精神科临床医生都对这一疾病非常了解和盖博士盖百霖西宁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ungana.com/scby/3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