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乐亭老先生根据《脾胃论》补中益气与补中益气汤的方义,设计了“老十针”,施之于针穴,治疗胃肠病。
组成即三脘、气海、天枢、内关、足三里,具调中健脾,理气和血,升清降浊,调理肠胃之功。结合其他兼症,灵活掌握,可随意加减,但是以“老十针”治疗肠胃为主。“老十针”侧重于中脘、气海、足三里。
气海天枢与三脘
足三里穴与内关
调理胃肠老十针
气血充和保平安
老十针解说
1、三脘
上脘、中脘、下脘,统称为三脘。上脘穴,位于胃上口,属胃络脾,为足阳明、手太阳、任脉之会。能开胃腑受纳之门,饮食水谷得以入胃。下脘穴,当胃之下口,为足太阳、任脉之会,能温通胃肠,益气降逆。中脘正当胃脘中间,为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又为六腑之会。胃之募穴。所谓“会”是指精气聚会之处。所谓“募”是脏腑经气汇聚于胸腹的腧穴,而中脘是上述四经精气交会之处,因而可以通达四经,中脘的功能是助胃,消化水谷,温通腑气,升清降浊,调理中州之气机。
2、气海
又名丹田或丹灶,顾名思义为气之海。生发元气,蒸动气化;以助运化之机,且能通调任脉,温固下元。它与中脘相配,能助益气、升阳之功。
3、天枢
阳明胃经腧穴,为大肠之募穴,腹气之街。所谓街者,含有气血流通,频繁而宽阔的功能,又能分理水谷之糟粕,消导积滞,调益脾气。与中脘相配,能帮助润肠胃,利运化,与气海相配,能协同振奋下焦之阳气,以助胃肠腐熟水谷。
4、内关
心包络穴,别走少阳三焦,调理三焦气机,宁神和胃,宽胸理气。配中脘、足三里,有助其升清降浊,调理气机之功。
5、足三里
足阳明胃经之“合”穴,“合”者是经气最后如百川汇合入海之义。足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因其功用较为广泛。特别对六腑之病,使用机会更多,因此,补足三里有健脾和胃、益气升清之功;泻三里则有降逆气化浊,通调肠腑之效。由于脾胃为后天之本。故王老曾有“百病莫忘足三里”之说。
新老十针
高立山胃十针
与老十针取穴相同,后有人将足三里改为公孙穴,取其与内关八脉交会相配之意,
胡光新老十针
取神阙上下左右1.5—2寸等分点加右日月穴和开四关。外老十针为以上穴位加子宫穴,治疗妇科病。
临床应用及治验疾病: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萎缩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胆囊炎、慢性肝炎、慢性胰腺炎。
1.治胃下垂、肾下垂加百会穴
2.治肾下垂、膀胱下垂、子宫下垂改为外老十针
3.治疗不育症、不孕症:外老十针加妇科穴、还巢穴
4.用于中风后遗症长期针灸调整期和久治不愈面神经坏死期面麻
两种刺法:1.重刺日月,轻刺中州(似柴胡疏肝散症;逍遥散症)2.重刺中州,轻刺日月(似补中益气汤症;归脾汤症)
提示:运用见肝之病当先实脾的思想和脾胃论的学术思路
现临床把老十针稍作改动,取神阙穴上、下、左、右各两寸,加足三里、内关,为主穴加减,补益中气治疗所有久病、体虚、针灸时间长的修养阶段。如肾虚加双太溪,肝胆病加太冲或丘墟,肺病加太渊等。
赞赏
长按北京哪个治疗白癜风医院最好白癜风北京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ungana.com/schg/1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