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整理/影子
编辑/KY主创们
前几天,我们在互动环节说:
有时候,个体在并看不到希望的情况下,仅仅出于自己内心的信念做出一些选择、甚至怀着必将失败的准备坚持一些选择。然后,这些个体所做的努力在宇宙中偶然相遇了。它们组合叠加,变成了远超个体想象的力量。
后来我们问大家,你有没有特别坚持过的一种信念,或者一个选择?后来你收获了自己想收获的结果么?如果没有,你还在坚持么?
以下是我们收到的一些粉丝们的精彩故事:
1
有,自己从小坚持拿出全部的真心对人,但随着年龄的增加,面对过朋友的背叛,家人的残酷,有时候很怀疑,觉得自己这样很不聪明,可还是坚持着。要说收获了什么,那应该是每次回忆时,不会觉得对不起谁吧。
2
我坚持的大概算是个奇怪的信念吧。这个信念就是:所发生的都不是白费的,无论结果如何你都不必后悔。
我相信,任何人现在所处的状态,都是之前人生阶段的每一个决定所积累而成的。人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想法与眼光,不可能保证所做的每件事都是正确的。
但只要自己对待自己是认真而投入的,哪怕结果以失败告终,都不必后悔当初。因为那时的自己的想法就是那样,再来一次也还会是如此。倒不如从每一段经历中成长,因为我们只可能在未来变得不同,而不可能在过去成为“和那时的自己不一样”的人。
3
特别着迷于技术和各种自然科学,小时候的理想是当科学家,一直对所有说女生不如男生聪明的言论都嗤之以鼻。这些年在理工科的路上一路都走的很坚定。高考报志愿的时候爸爸希望我将来当个外交官,被我毫不犹豫的拒绝了。现在的我已经从美国名校的计算机系博士毕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顶级国际会议上做过演讲,目前是美国知名公司的计算机科学家。不知道这算不算收获了自己想要的结果。
4
对于我这种常常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人来说,坚持最久的事也只有在高中时代选择喜欢一个人三年吧。
坚定地喜欢一个人让每天的学校生活都被附上了玫瑰滤镜,学头疼的物理,数不尽的考试,因为总感觉身后有一个在心里发光的存在,就不会那么艰难。
后来文理分班了,喜欢却没有在我心里消失。重复的学习生活因为一些偶遇而变得充满惊喜,真是很怀念那时候了,总感觉有这么一个人存在,会使自己变得有所念而不是空空如也。
后来的我们什么也没有发生,盛夏过后各自奔赴大学,除了朋友圈的点赞甚至再无交集。这段旁人看来没什么意义的坚持,只有我自己知道,给了我发光的日子。
5
今年元旦回老家,帮我爹还了最后一笔高利贷,跟他交底这是最后一次。母亲思想很传统没读过什么书,离婚基本不在考虑范畴。从十四岁高中住校开始,我尽可能少回家。大学期间,爸爸骗了亲戚的钱去赌。家里只给了到大二的学费。后来我靠奖学金还有课余打工勉强念完大学。
大学毕业后的前两年,帮我爸还上了骗亲戚的钱。后面几年,支持家里盖房、姐姐结婚、妹妹结婚……从三流大学刚毕业,为了生计去当厂妹的月薪两千到入职世界五百强,年薪50w+,花了七年。但却是自己一直与命运抗争、不断奋斗的成果。
现在回想,在自己的成长轨迹上,最难的并不是当时物质上的贫瘠或精神上的苦闷、肉体上的艰辛,而是面对诱惑时坚持的抉择:告诉自己要隐忍、告诉自己要拒绝诱惑、告诉自己人生没有捷径、告诉自己:你的人生价值远不止这些。
6
我从来都坚持改变自己,相信能通过自己的力量让自己更好一点,即使身患双相障碍。那时候真的很艰难,所有人包括亲人都批评甚至骂我这个病人没用,我一度对自己失望,但是心里又始终放不下我的骄傲。
这种坚持就是,当所有人所有条件都不具备的时候,当一切都反对你的时候,你勇敢的握紧自己,绝对不放,坚持到胜利的那一天,因为你已经是你最后的底线了,即便失败也要失败在尝试的路上。
7
我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小县城乡下,从小接触音乐的唯一方式就是电视,直到初中到县城上学,开始上网接触到了一只摇滚乐队LinkinPark,开始知道原来这个世界有人这样活着;也知道了音乐的力量如此强大,然后慢慢听了很多摇滚乐,在高中毕业的时候拥有了自己第一把吉他。跟着老师学了一段时间,在大学认识了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组了自己第一只乐队。大家一起彻夜排练,一起进步。
毕业后做了音乐培训行业,一直到现在,虽然理想已经深藏在心里,为了未来在拼搏赚钱,慢慢承担起家庭的责任。但我会一直坚持音乐,毕竟有些东西,从你接触的第一眼,你就注定与之相伴一生。
8
年春节,我的父亲去世了,家里乱成了一锅粥。彼时我大二,那是一生最痛苦的时期,没有生活费,还要补贴家里,我做过各种兼职和零工,吃不起食堂带肉的菜,然而最痛苦的还是家人的争吵和互相伤害,我不理解她们为什么要这样,我所竭尽所能去维系的,似乎只是为别人的放肆托底。
我记得很多个深夜,坐在宿舍楼的顶层,哀求命运,哀求上天,最后又对上天充满愤怒。然而正是这种愤怒,成为了我活着的信念:我为什么不能获得平凡的幸福,我不信五年后我不能过得好。就是这种没来由的愤怒,和没来由的希望,让我坚持了下来。
9
大一时与最爱的初恋分手,痛苦不已,没多久便在妈妈的安排下,我们母女三人移民香港。
刚开始时无亲无故,日子过得十分艰苦,3个人挤在7平方米里蜗居,妈妈没有什么学历,只能靠苦力活赚钱养家,我也开始了假期拼命在港打工赚钱养自己的日子。第二年,妈妈被诊断为乳癌第二期,全家崩溃,如临绝境。在这个国际金融大都市,我们感到的是无穷的压力。
生活一次次给我们挑战,但是妈妈一直都十分乐观,她坚信日子会好起来,“一切都会好起来”这句话成为我大学四年的信念。每次假期就回香港没日没夜地打工,为的就是搞定自己的生活费学费,让妈妈不必为我担心。
我是个十分悲观消极的人,但是我深知自己一无所是,要改变就要学习,学习就要付出金钱,那时的我焦虑痛苦,但一直在做自己觉得对的事。因为家里实在贫穷,以至于我做任何事情都要靠自己。那时,“一切都会好起来”,就是我能坚持的所有信念。
现在我已经毕业,从初恋带来我三年的痛苦里走出来,妈妈病情也稳定,家里收入逐渐稳定下来。我,现在打着2份工,我对金钱的渴望一直都在,但我没有走弯路,而是不断寻找突破,不断学习,因为我坚信“我可以”。
10
年的12月,医院确诊重度抑郁症,那个时候高三,我17岁。生活不堪,我厌恶所有的事物尤其是我自己。可是归根结底,我或许还是爱自己的,那个时候我对自己唯一的期望,就是努力活下去,我意识到“我全部的努力只不过为了完成普通的生活。”
那时候完全不敢说自己能否坚持过来,可能是凭着“既然是病,就有好的一天”的想法,求生本能越来越强,支撑着我百分百地配合治疗,查找各种可能会有帮助的资料,一点点去改变自己恶性的思维方式。
我做好了长期抗争的准备,我跟自己说不能急于求成,可是出乎意料的是,八个月后,虽然上了一所一般的大学,但我的抑郁症康复了。虽然我还是有很多问题,很多小缺点,但这半年我养成了定期看电影的习惯,学习滑板,有了很多好朋友,常和朋友出去玩,健身,开始读书,订阅了时尚杂志,做了自己的北京治白癜风北京医院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ungana.com/schg/1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