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已正式立秋,但是现在很多人还存在贪食冷饮的习惯,中医提醒,这样会使脾胃功能减弱,因此立秋后养生仍很关键。中医提醒:秋冬进补前需调脾胃。但是不少朋友却表示,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属于脾胃虚弱。脾胃虚不虚,测一下就知道了!
脾胃虚弱,为中医名词术语。脾胃虚弱含义比较笼统,包含了脾气虚、脾阳虚、脾不统血、中气下陷、胃阳虚、胃气虚、胃阴虚及脾胃虚寒等中医证候。其中脾气虚是脾胃虚弱的基本类型,脾气虚证是指脾气不足,失其健运所表现的证候。多因饮食不节,劳累过度,久病耗伤脾气所致。
脾胃虚弱的常见临床表现:病程较长,泄泻时轻时重、或时发时止,大便稀溏,色淡无臭味,夹有不消化食物残渣,食后易泻,吃多后见腹胀、大便多,平素食欲不振,面色萎黄,神疲倦怠,形体瘦弱,舌质淡,苔薄白,脉虚无力。
1.脾气虚
脘腹胀满,食后为甚,口不知味,甚至不思饮食,大便溏薄,精神不振,形体消瘦,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或白,或肢体浮肿,舌淡苔白,脉缓弱无力。
2.脾阳虚
腹胀纳少,腹痛绵绵,喜温喜按,形寒肢冷,大便溏薄清稀。或肢体困重,或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见白带多质稀。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3.脾不统血
为脾气虚则运化无力,气血亏虚,可见食少,腹胀,便溏,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缓弱。一为多种出血症状,如便血,尿血,月经过多,崩漏等。便血而属脾不统血者,以大便下血,血便混杂,或先便后血,血色紫暗,或大便漆黑,兼见脾气虚症状;崩漏而属脾不统血者,表现为暴崩下血,或淋漓不尽,色淡质薄,面色白或虚浮,身体倦怠,四肢不温,气短懒言,纳呆便溏等。
4.中气下陷
面色淡白,眩晕易汗,短气,倦怠,食少,便溏、腹部重坠,便意频数,小便浑浊如米泔等。多见于胃下垂、肾下垂、子宫下垂、脱肛及慢性腹泻等病。
5.胃阴虚
见口干唇燥,嘈杂,干呕,饮食减少,或吞咽不利,食后胸膈不适,大便干结,舌红中心干,少苔,或舌光、干绛,脉细数等。
6.脾胃虚寒
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冷痛不适,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
健脾养胃的重要性
在中医里,提到胃就不能不说脾,脾胃是健康的“根”,若脾胃功能不强,就会引发很多疾病。养生必须先养脾胃,胃强身体才强壮,胃弱身体就虚弱。如果把长寿比喻成盖房子,护好脾胃就是打地基,根基不牢,吃再多营养品、保健品也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可见养脾健脾的重要性。
那么我们怎么健脾养胃呢?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当脾胃出了问题,五脏的气血都会不足,很多脾胃疾病的人会有很多其他的症状。长期脾胃虚弱,正气不足,甚至会导致肿瘤的发生,因此我们要重视脾胃的功能,一旦出现脾胃虚弱要及时干预。
脾胃虚弱需要调养,比较普遍的调理办法相信大家都知道,像少吃生冷、规律作息、清淡饮食等等。每日健脾养胃首选满圃香五珍粉。
话说:粥有五事利身:一者除饥,二是除渴,三者下气,四者却脐下冷,五者消宿食。
满圃香五珍粉,一款由5种道地药食同源优质天然好食材按照科学配比组成的一款养生食疗粥,健脾和胃,益气补血,利湿消肿,有效改善睡眠质量,启动身体平衡改善各种亚健康,药补不如食补!
养生并不是为了向别人炫耀什么
只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辨清体质好养生,很简单的例子:为什么有的人吃姜可以起到增进食欲、活血驱寒的作用,为什么有些人吃了却口干上火咽喉痛呢?不同的体质调理方法不同,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自己。
赶紧测测吧,看您属于哪种体质呢?小圃君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中医如何治疗白癜风中科医院专家微信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ungana.com/schg/3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