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肾下垂

小儿药浴沙眼的药浴疗法


「沙眼」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眼病。因病变的结膜面有细胞浸润、乳头增生和滤泡形成而变粗糙,其外观形似沙粒,故称沙眼,是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本病一般呈慢性,病程长,易伴发急性结膜炎和角膜溃疡,常侵犯双眼,多发生于儿童。其病变为慢性结膜炎症,急性者少见,轻者数月可愈,反复感染的重症患者病程缠绵数年或十数年。目前全世界有3亿~5亿人患此病。本病中医学称“椒疮”。

本病在《肘后备急方》称为“目中风肿”,《诸病源候论》称为“目风赤候”、“脂目候”,并对其症状进行了描述。《千金方》称本病为“睑生风粒”。《龙树眼论》中有“眼睑皮里生赤肉如鸡冠”的记载。《证治准绳》名之为“椒疮”,此后医籍多沿用此名。

「辨证论治」

一、风热客睑

1、症状:患眼痒涩不适,羞明流泪,睑内微红,有少量颗粒(乳头、滤泡),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2、处方

[处方1]

组成:冬桑叶10g,白菊花10g,杏仁15g,连翘15g,桔梗10g,薄荷6g,生甘草6g,鲜芦根30g。

用法:水煎汤。取煎汤先熏后洗患眼,每天3次。

功用:疏风清热。

[处方2]

组成:六月雪g,夏枯草60g。

用法:上药加水同煎,过滤去渣,取药液洗眼。每日2~3次。

功用:祛风消肿,清热解毒。

二、脾胃热盛

1、症状:患眼涩痒且痛,眵泪胶黏,睑内红赤,颗粒较多,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2、处方:

清肝明目汤。

组成:秦皮、防风、黄芩、黄连、菊花、薄荷各10g,西月石1g。

用法:上药加水煮沸后,用药气熏眼15-20分钟,每日2次。

功用:清脾泄热,佐以祛风。

三、血热壅盛

1、症状:眼睑厚硬,睑内颗粒累累,疙瘩不平,红赤显著,眼睑重坠难开,眼内刺痛灼热,沙涩羞明,生眵流泪,黑睛赤膜下垂,舌红,苔薄黄,脉数。

2、处方:

二矾煎。

组成:明矾、胆码、黄连各3g,木贼6g。

用法:上药水煎熏洗,每晚1次。再用时加热,可用1周。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END-

医学科普,我们是认真的。

看病就医,请到专业机构。

版权声明: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angshenxiachui.com/schg/444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