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肾下垂

60个常用穴位定位主治操作


北京哪有专治白癜风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1.尺泽合穴

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咳嗽,气喘,咳血,小儿惊风,急性吐泻,肘臂挛痛。

操作:直刺0.8~1.2寸,或点刺出血。

2.列缺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

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简便取穴双手虎口交叉,食指指尖所指处)

主治:头痛,项强,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口眼歪斜,牙痛。

操作:向上斜刺正0.5~0.8寸。

3.少商井穴

定位:拇指桡侧指甲根角旁约0.1寸。

主治:咽喉肿痛,高热,昏迷,癫狂,鼻衄。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4.商阳井穴

定位:示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主治:齿痛,咽喉肿痛及五官疾患,热病、昏迷。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5.合谷原穴

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半握拳取穴)

主治:头痛,齿痛,目赤肿痛,口眼歪斜,耳聋,经闭,滞产,无,发热恶寒,无汗,多汗。

操作:直刺0.5~1寸。

6.手三里

定位:在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

主治:肘臂无力,上肢不遂,腹痛,腹泻,腹胀,齿痛,颊肿。操作:直刺0.8~1.2寸。

7.曲池合穴

定位: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主治:手臂痹痛,半身不遂,瘾疹,热病,癫狂,腹痛,吐泻,高血压,咽喉肿痛,齿痛。

操作:直刺0.5~1寸。

8.肩髃

定位:肩峰端下缘,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臂外展或平举时,肩部出现两个凹陷,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主治:肩臂挛痛,上肢不遂,瘰疬。

操作: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

9.迎香

定位: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约0.5寸,当鼻唇沟中。(微笑当鼻辰沟中正中央,略向上刺)

主治:鼻塞,口歪,鼻衄,胆道蛔虫。

操作:略向内上方刺或平刺0.3~0.5寸。

10.四白

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主治:目赤痛痒,目翳,眼睑润动,头痛,眩晕,口眼歪斜,面肌痉挛。

操作:直刺0.3~0.5寸。

11.地仓

定位:口角旁约0.4寸,上直对瞳孔

主治:口眼歪斜,齿痛,流涎,三叉神经痛。

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

12.下关

定位: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合口有孔,张口即闭。

主治:牙关不利,三叉神经痛,口眼歪斜,面痛,齿痛,耳鸣,耳聋。

操作:直刺或斜刺0.5~1寸。

13.头维

定位: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

主治:头痛,目眩,迎风流泪,视物不明,目痛。

操作:向后平刺0.5~0.8寸或横刺透率谷。

14.天枢大肠募穴

定位:脐中旁开2寸。

主治:腹痛,腹胀,肠鸣泄泻,痢疾,便秘,肠痈,月经不调等。

操作:直刺1~1.5寸。

15.犊鼻

定位:屈膝,在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主治:膝痛,屈伸不利。

操作:屈膝90°,向后内斜刺1.~1.5寸。

16.足三里合穴;胃下合穴

定位: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主治:胃痛,呕吐,噎膈,腹胀,肠鸣,下肢痿痹,泄泻,便秘,痢疾,疳积,乳痈,肠痈,水肿,癫狂,脚气,虚劳羸瘦,心悸,气短。本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

操作:直刺1.0~2.0寸。

17.丰隆络穴

定位: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嵴外2横指处。

主治:痰多,咳嗽,头痛,眩晕,腹胀,便秘,癫狂,下肢痿痹。

操作:直刺1.0~1.5寸。

18.内庭荥穴

定位:足背第2、3趾间缝纹端。

主治:齿痛,咽喉肿痛,胃痛吐酸,腹胀,泄泻,痢疾,便秘,热病,足背肿痛。

操作:直刺或向上斜刺0.5~1寸。

19.三阴交

定位: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主治:肠鸣,泄泻,腹胀,食不化,月经不调,崩漏,赤白带下,阴挺,痛经,难产,心悸失眠,高血压,下肢痿痹。

操作:直刺1.0~1.5寸。

20.阴陵泉合穴

定位: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处。

主治:腹胀,泄泻,水肿,小便不利或失禁,阴茎痛,膝痛,黄疸。

操作:直刺1.0~2寸。

21.血海

定位:屈膝,在髌骨内上缘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降起处。

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瘾疹,皮肤瘙痒,丹毒,股内侧痛。

操作:直刺1.0~1.5寸。

22.通里络穴

定位:腕横纹上1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主治:心悸、怔忡,舌强不语,腕臂痛。

操作:直刺0.3~0.5寸。

23.神门输穴;原穴

定位: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主治:心痛,心烦,健忘,失眠,惊悸,怔忡,高血压,胸胁痛。

操作:直刺0.3~0.5寸。避开尺动脉、静脉。

24.后溪输穴;八脉交会穴

定位:微握拳,第5掌指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主治:头项,强痛,耳聋,热病,疟疾,癫狂,盗汗,目赤,咽喉肿痛,腰背痛。

操作:直刺0.5~0.8寸。

25.听宫

定位: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外。

主治:耳鸣,耳聋,齿痛。

操作:张口,直刺0.5~1寸。

26.风门

定位: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感冒,咳嗽,发热,头痛,目眩,项强,胸背痛。

操作:斜刺0.5~0.8寸。

27.肺俞

定位: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咳嗽,气喘,潮热,盗汗,骨蒸,咯血,鼻塞。

操作:直刺0.5~0.8寸。

28.胃俞

定位:第12胸椎棘实下,旁开1.5寸。

主治:胃脘痛,腹胀,呕吐,完谷不化,肠鸣。

操作:直刺0.5~1寸。

29.肾俞

定位: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遗精,阳痿,早泄,遗尿,腰背酸痛,头晕,耳鸣,耳聋,月经不调,喘咳少气。

操作:直刺0.5~1寸。

30.委中合穴;膀胱下合穴

定位: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主治:腰背痛,下肢痿痹,中风昏迷,半身不遂,腹痛,呕吐,腹泻,小便不利,丹毒。

操作:直刺1~1.5寸。

31.秩边

定位:平第四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主治:腰骶痛,下肢痿痹,阴痛,痔疾,便秘,小便不利。

操作:直刺1.5~3寸。

32.承山

定位: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的顶端处,约在委中穴与昆仑穴之间中点。

主治:腰腿拘急、疼痛,小腿转筋,痔疾,便秘。

操作:直刺1~2寸。

33.昆仑经穴

定位:外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处。

主治:癫痫,后头痛,滞产,眩晕,腰骶疼痛,目赤痛,项强。

操作:直刺0.5~0.8寸。

34.至阴井穴

定位:足小趾外侧趾甲根角旁约0.1寸。

主治:胎位不正,头痛,鼻塞,鼻衄,目痛,滞产。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胎位不正用灸法。

35.涌泉井穴

定位:足趾跖屈时,约当足底(去趾)前1/3凹陷处。

主治:昏厥,中暑,小儿惊风,癫证,头痛、头晕,目眩,咽喉肿痛,咯血,便秘,小便难,奔豚气,足心热。

操作:直刺0.5~1寸。

36.太溪输穴;原穴

定位:内踝高点与跟腱后缘连线的中点凹陷处。

主治:头痛,目眩,咽喉肿痛,齿痛,耳聋,耳鸣,咳嗽,气喘,月经不调,失眠,健忘,消渴,遗精,阳痿,腰冷痛,。

操作:直刺0.5~0.8寸。

37.内关络穴

定位: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中风昏迷,舌强不语,小儿惊风,中暑,昏厥。

操作:直刺0.5~1寸。

38.外关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阳维脉

定位: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正中间。主治:热病,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瘰疬,胁肋痛,上肢痹痛。

操作:直刺0.5~1寸。

39.支沟经穴

定位:腕背横纹上3寸,桡骨与尺骨正中间。

主治:便秘,耳鸣,耳聋,暴音,瘰疬,胁肋疼痛,热病。

操作:直刺0.5~1寸。

40.翳风

定位:乳突前下方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中。主治:耳鸣,耳聋,牙关紧闭,口眼歪斜,瘰疬。

操作:直刺0.8~1.2寸。

41.角孙

定位:折耳廓向前当耳尖直上入发际处。

主治:头痛,项强,目赤肿痛,齿痛。

操作:平刺0.3~0.5寸。

42.风池

定位: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的凹陷中,平风府穴。

主治:中风,头痛,眩晕,耳鸣,耳聋,目赤肿痛,颈项强痛,感冒,癫痫,热病。

操作:向鼻尖方向斜刺0.8~1.2寸。

43.环跳

定位: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

主治:腰胯疼痛,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风疹。

操作:直刺2~3寸。

44.阳陵泉合穴;胆下合穴;八会穴之筋会

定位: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主治:黄疸,胁痛,口苦,呕吐,膝肿痛,下肢痿痹,脚气,小儿惊风,夜盲,近视,胸乳胀痛,下肢痿痹。

操作:直刺1~1.5寸。

45.悬钟(绝骨)八会之髓会

定位: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前缘。

主治:痴呆,项强,胸胁胀痛,下肢痿痹,咽喉肿痛,脚气,半身不遂,痔疾。

操作:直刺0.5~0.8寸。

46.太冲输穴;原穴

定位: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主治:中风,头痛,眩晕,目赤肿痛,耳鸣,口眼歪斜,黄疸,胁痛,腹胀,遗尿,癃闭,崩漏,月经不调,痛经,癫痫,呕逆,小儿惊风,下肢痿痹。

操作:直刺0.5~1寸。

47.腰阳关

定位: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约与髂脊相平。

主治:月经不调,遗精,阳痿,腰骶疼痛,下肢痿痹。

操作:直刺0.5~1寸。

48.命门

定位: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腰脊强痛,月经不调,遗精,阳痿,小腹冷痛,腹泻。

操作:直刺0.5~1寸。

49.大椎

定位: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热病,疟疾,咳嗽,气喘,骨蒸盗汗,癫痫,项强,脊痛,风疹,座疮。

操作:斜刺0.5~1寸。

50.百会

定位: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处,或当头部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

主治:痴呆,头痛,眩晕,中风,失语,耳鸣,癫狂,脱肛,阴挺,胃下垂,肾下垂,健忘,不寐。

操作:平刺0.5~1寸。

51.神庭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主治:头痛,目痛,鼻渊,鼻衄,癫狂,疟疾,热病。

操作:平刺0.3~0.5寸。

52.水沟

定位:在人中沟的上1/3与下2/3交点处。

主治:昏迷,晕厥,癫狂病,小儿惊风,鼻衄,口眼歪斜,闪挫腰痛。

操作:向上斜刺0.3~0.5寸。

53.中极膀胱募穴

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下4寸。

主治:小便不利,遗尿,疝气,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操作:直刺1~1.5寸。

54.关元小肠募穴

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主治:中风脱证,虚劳冷惫,羸瘦,小腹疼痛,疝气,遗尿,小便频数,腹泻,五淋,尿血,尿闭,尿频,月经不调,带下,崩漏。

操作:直刺1~2寸,需排尿后进行针刺。孕妇慎用。

55.气海肓之原穴

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主治:虚脱,形体羸瘦,水谷不化,腹泻,痢疾,小便不利,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带下,崩漏。

操作:直刺1~2寸。

56.神阙

定位:脐窝中央。

主治:虚脱,中风脱证,腹痛,腹胀,腹泻,便秘,脱肛,水肿,小便不利。

操作:禁刺,宜灸。

57.中脘胃募穴;八会穴之腑会

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或脐与胸剑联合连线的中点。

主治:胃痛,纳呆,小儿疳积,呕吐,反酸,泄泻,黄疸,癫痫。

操作:直刺1~1.5寸。

58.印堂

定位:在额部,当两眉头的中间。

主治:痴呆,失眠,头痛,眩晕,鼻衄,鼻渊,小儿惊风,子痫。

操作:提捏进针,从上向下平刺,或向左向右透攒竹、睛明等刺0.5~1寸。

59.太阳

定位: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横指的凹陷处。

主治:头痛,目疾,面瘫。

操作:直刺或斜刺0.3~0.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60.十宣

定位: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约0.1寸处,左右共10穴。

主治:昏迷,癫痫,高热,咽喉肿痛,手指麻木。

操作:直刺0.1~0.2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董氏正经奇穴特色疗法

课题介绍

“董氏奇穴针灸疗法”传承于台湾、盛行于海外,近年来风行于世界。“董氏奇穴”是董景昌先生祖传针灸绝技,嫡传弟子杨维杰先生将“董氏奇穴”发扬光大,在海外针灸界影响深远,业界盛誉“董氏奇穴独步世界专治大病”。近几年“董氏奇穴针灸疗法”盛传于大陆,它以穴法、针法、诊法、心法、疗法为独门之功,其疗效迅速、易懂、易学,对治疗重症、急症、痛症有极佳效果,引起了针灸界的广泛重视,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继续教育和新技术推广项目。“董氏奇穴针灸疗法”与普通针灸不同之处在于:1、临床效果惊人,取穴灵活机动,虽有定穴并无定点,常就病变反应取穴。2、用针精要,一穴多病,临床从不超过六针,然每针之所至,立起沉疴,令人叹服。3、诊疗操作手法、思路、治疗模式清晰,不受时间及条件限制。4、经济、安全,见效快,学习掌握董氏奇穴疗法增强了医生诊疗水平和经济效益。为此中国针灸推医院在全国范围举办“董氏奇穴特色疗法临床应用研修班”,以满足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学习要求。

教育邱雅昌董氏奇穴

董氏奇穴1.mpg

董氏奇穴“五特”概要 

(一)穴法特色:董氏奇穴分布在手指、手掌、前臂、上臂、足趾、足背、小腿、大腿、双耳、头面以及前胸、后背等十二个部位,脉络清晰,有章可循。

(二)针法特色:董氏针法别具一格,自成一家,与十四正经传统针法迥然不同。董氏针法内容有:倒马针法、动气针法、牵引针法、不定穴针法。倒马、动气、牵引针法、不定穴针法又体现了董氏针法的灵活性,乃董公高深绝学之一,此针法讲究治病无定穴,取穴无定处,注重疾病的外在感应,正所谓“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最为精妙处,乃董氏刺血针法,其特点:1、刺血以远处施针为主,甚合"泻络远针"之古义。2、刺血部位遍及全身,划分许多特效刺血区,如心肺区、肝胆区、肾区等等。3、治疗范围广泛,特效速效,简单安全。

(三)诊法特色:正确的诊断及对穴性的了解,是应用董氏奇穴的关键所在。董公诊病,首看掌诊,次看面诊。董氏掌诊秘诀乃董门弟子习用的独门诊法,此中真诀需经口授心传,方可了然于胸。董氏掌诊之诊断结果是一种病机辨证,按照人体肝、心、脾、肺、肾五大系统,依据掌诊分区的形色异常,将其辨证结果归类,然后据此选穴施治,此乃最为关键处。如患者掌上肺区出现气色反应,即可诊为肺虚,而灵骨、大白又有肺神经通过,故针此二穴必有显著效果。依法取穴,疗效奇特。

(四)心法特色:

1、全息通应:董氏奇穴针灸,属于多层次的全息针灸学,认为整体中任何一个独立部分,都影缩着整体的信息。诸多特效奇穴的创立,均与此原理有关。最常用的九种全息对应关系,可以囊括当前出现的许多全息针灸疗法,临证应用,变化无穷。

2、同气相求:杨师又称之为"体应",是董氏奇穴在治疗方面最有针对性的发挥与创造。体应之要点为:以骨治骨,以筋治筋,以肉治肉,以脉治脉,以皮治皮。如治疗各种骨刺,常用削骨针,必须贴骨扎针方有特效。

3、脏腑别通:脏腑别通,实乃脏腑气化相通。此一原理在董氏奇穴中,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如重子、重仙在肺经上,主治膀胱经之背痛;中白、下白在三焦经上,补肾作用极佳;木穴在大肠经上,治肝火旺极具特效;火包穴在胃经上,透过胃与心包通,治心绞痛特效。

4、络病理论:该理论源于《内经》,昌明于叶天士,董公又有更深入而精彩的发挥,其拿手绝活—“刺血针法”,即以络病理论为依据。对初病气结在经,经主气;久病血伤入络,络主血。董公以毫针通经调气,以三棱针刺络活血,使一些看似复杂的疑难重症迎刃而解,涣然冰释。

(五)治疗特色:“董氏奇穴针灸疗法”的治疗特色是取穴少,见效快,治疗范围广,对各种痛症、面瘫、鼻炎、哮喘、胆囊炎、慢性胰腺炎、结肠炎、耳鸣、耳聋、带状疱疹、丹毒、不孕症、妇科病等均有意想不到的疗效。如重子穴治久年背痛立竿见影;又如肾关穴治尿频;木穴治鹅掌风;妇科穴治不孕症;驷马穴治过敏性鼻炎及多种皮肤病;正脊穴及上三黄治各种骨刺;通关、通山、通天配合刺血针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下三皇治糖尿病;制污穴治久年恶疮不收口;叉三穴配足三里治暴聋;侧三里、侧下三里治三叉神经痛均有特效。

教育邱雅昌董氏奇穴

董氏奇穴.mpg

主讲专家

邱雅昌:台湾著名中医针灸专家。董氏奇穴疗法课题研究及授课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博士,教授。早年师从董景昌先生嫡传弟子,拜台湾针灸泰斗杨维杰为师,后再拜师中国名老中医颜德馨教授学习内科疑难重症。15年前医院开创董氏奇穴研究所,善用董氏奇穴针灸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软组织损伤性疼痛、各种疑难杂症获得佳绩。

教育邱雅昌董氏奇穴

中医针灸培训邱雅昌董氏奇穴位失音穴讲解视频

年11月10日—11月15日(10日全天报到)金华

2年11月24日—11月29日(24日全天报到)北京

2年12月15日—12月20日(15日全天报到)北京

2年11月22日—11月27日(22日全天报到)郑州

年01月05日—01月10日(10日全天报到)北京

培训费用:元(包括:学费,光盘、讲义两本结业证书和两年内3次免费复习)。把您的姓名和详细地址(备注董氏奇穴课程+时间)发至手机上,登记报名为你预留座位!提前预留座位现场交费以免上当受骗

手机号码:负责人:陈鹏飞主任

可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angshenxiachui.com/schg/579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