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黄芪,一种看起来普通的补气药,却总能在国医大师的养生方中看到。它有什么”化腐朽为神奇“的地方,国医大师们又是怎么使用它的呢?
郭诚杰:黄芪粳米粥强腰补肾
黄芪不仅是名药,更是强身健体的上等补品。“常饮黄芪水,强身又健体”,“常喝黄芪汤,身体保健康”是郭诚杰教授的口头禅。他常用黄芪5~10克泡水代茶频饮,解除乏困,消除疲劳,健身防病。对于气虚体质表现为支持力差、易于出汗、经常感冒者。
剂量偏小,功于助行
郭诚杰教授推崇黄芪粳米粥(黄芪10~1克,粳米40~50克,大枣10枚,熬粥,可小补中气,强身健体)、黄芪枸杞猪骨汤(黄芪15~0克、山药15~0克、枸杞15~0克、猪骨数块、薏仁15~0克、红枣5~10枚,可益气健胃,强腰补肾)等,长期食用,必收其效。
中等剂量,补气效著
郭诚杰教授认为黄芪临床用量在18~30克时,补气效应才能显见,此剂量主要治疗因气虚显著而致的头晕、水肿等病症。郭诚杰教授认为,气虚较甚者,用药当首选炙黄芪,因为炙黄芪为补气要药,以补脾肺之气见长,今气虚明显,必速补峻补,方能速捷力显,若用量偏小,则药力不足,杯水车薪,延误病情。
郭诚杰教授治疗低血压性头晕,常在补血补气药中均加入炙黄芪0~30克,其补力大为增强。
处方:党参15克,白术1克,茯苓10克,黄精1克,阿胶6克,天麻10克,当归1克,川芎10克,熟地10克,白芍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大枣6枚。
欲起沉疴,重用其量
年9月1日治一位4岁女性患双侧肾下垂年的患者。
方药:炙黄芪60克(煎汤兑服),党参15克,炒白术1克,茯苓10克,山药10克,柴胡10克,升麻10克,陈皮10克,砂仁10克,川断30克,熟地1克,牛膝10克,炒麦芽30克,炙甘草5克。
连服0剂,自觉精神好转,乏力、纳差、腰部下垂、困感明显减轻,继服原方,其用量略作调整,共服40剂后,精神可,乏力、纳差、腰部下垂感消失,彩色B超检查:双侧肾脏位置恢复正常。
国医大师朱良春的长寿粥:黄芪粥
国医大师朱良春以医术高明、临床善用虫草类中药医治顽疾而闻名于世,为中华中医泰斗。朱老用家传“养生粥”,熬制后每日服用,现将配方及熬制方法介绍如下:组成:绿豆50克,米仁50克,莲子50克,扁豆50克,大枣30克,枸杞子10克,生黄芪50克(此方为5天的量)。用法:1.生黄芪50克适量水泡0分钟,煮15分钟,沥出汤水。.然后再将黄芪加碗水煮0分钟,再加一碗水煮15分钟,两部分汤水合并用来煮粥。把5种粥料洗净入锅加入黄芪水,急火煮沸后慢火炖40分钟,30分钟时(快要煮好)加入枸杞子再煮10分钟。功效:补益五脏,缓解疲劳中医认为,黄芪性味甘、微温,入脾、肺经,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生肌之功。本品为补气诸药之最,是人们熟知的补气药。吃黄芪,宜用清淡之方。最简便的办法,就是喝黄芪粥。
何任:黄芪炖鸡有补虚之功
何任教授不仅对张仲景学说的研究造诣精深,被誉为“中国研究《金匮要略》第一人”,而且对中医食疗也颇有见地。他非常赞同孙思邈关于食疗的说法,“凡欲治疗,先以食疗,既食疗不愈,后乃用药”,主张人生病之后不可忽视饮食的辅助调理作用。何老指出,药膳是根据“药食同源”的理论,以药物为原料,按一定的用量与特定的食物配合烹调而成饮食菜肴。可以说,药膳是一种兼有药物和美食两种不同功效的特殊膳食,它既不同于一般的中药方剂。黄芪炖鸡,它有补气、益血、补虚之功效。材料:黄芪10克,母鸡1只。葱、姜、盐等佐料适量。制法:将母鸡去毛、内脏,清洗干净将黄芪洗净,装入药袋,然后放入鸡腹内,加水,葱、姜、盐等佐料放入锅,煮4o分钟后就可以食用了。功效:补气养血,益精填髓。大病、久病、产后失血过多等气多亏应的病人都可食用。身体健康的人食用此药膳也可以强身健体,减少感冒。
版权声明:本文综合自中国中医药报、悦读中医,欢迎向“中医养生经”长沙白癜风医院白癜风如何根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ungana.com/scwh/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