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肾下垂

每周知识小汇总医疗篇


第一篇

尿石症诊疗治疗指南—肾结石的治疗

(1)肾盂结石或中上盏结石冲击波碎石术(SWL)、经皮肾镜取石术(PNL)、逆行肾内手术(软性输尿管肾镜)(RIRS)都是可选择的肾结石处理方式。除了肾下极结石,SWL对20mm以下的结石可获得理想的无石率,可作为首选处理方式。而对于大于20mm的大结石,应该首选PNL.RIRS不推荐作为处理大于20mm结石的一线治疗,因为术后无石率较低,并且必须分期处理。但是在有经验的大型治疗中心,RIRS可以是很成功的。(2)肾下极结石

SWL治疗后,下极结石的结石清除率比其他肾盏结石的清除率要低。虽然下极结石SWL的碎石效果跟其他位置的结石一样,但是结石碎片常常滞留在肾盏内并且导致结石复发。据报道,SWL处理肾下盏结石的无石率为25%~85%.下极结石是否优先使用内镜治疗仍有争议。影响SWL治疗效果的因素见表6-10.对于肾下极的结石,冲击波碎石效果往往不理想,因此腔内治疗(PNL及RIRS)常被推荐为大于15mm的肾下极结石的处理方法。若存在影响SWL治疗效果的不利因素,即便是小结石,也可合理采用PNL和RIRS等方法进行碎石。新一代输尿管肾镜的临床使用经验表明,与SWL相比,RIRS有一定的优势,但具有更大的侵人性。若术者已熟练掌握了输尿管软镜手术技巧,RIRS甚至能够处理3cm的结石。在处理复杂的肾结石时,联合顺行和逆行腔内治疗可能更合适,但需要分期处理。

第二篇

经皮肾镜取石术指南

(1)适应症:

1)所有需开放手术干预的肾结石,包括完全性和不完全性胞角结石、≥2cm的肾结石、有症状的肾盏或憩室内结石、体外冲击波难以粉碎及治疗失败的结石。

2)输尿管上段L以上、梗阻较重或长径1.5cm的大结石;或因息肉包裹及输尿管迁曲、ESWL无效或输尿管置镜失败的输尿管结石。

3)特殊类型的肾结石,包括小儿肾结石梗阻明显、肥胖病人的肾结石、肾结石合并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或输尿管狭窄、孤立肾合并结石梗阻、马蹄肾并结石梗阻、移植肾合并结石梗阻以及无积水的肾结石等。

(2)禁忌证

1、一般禁忌症包括

未纠正的全身出血性疾病,严重心脏疾病和肺功能不全,无法承受手术者,及未控制的糖尿病和高血压者。服用阿司匹林、华法林等抗凝药物者,需停药1~2周,复查凝血功能正常才可以进行手术。

2、其他禁忌症包括:

1)盆腔游走肾或重度肾下垂者。

2)未接受治疗的急性尿路感染或伴有肾结核。

3)结石体积巨大,估计一定合理次数的PNL无法取净的鹿角形结石;鹿角形结石合并需要治疗而估计无法通过经皮肾镜有效纠正的肾脏解剖畸形者。

4)肾后型结肠。

5)潜在有肾脏肿瘤患者。

6)妊娠。

7)脊柱严重后凸或侧弯畸形、极肥胖或不能耐受俯卧位者亦,但可以采用仰卧、侧卧或仰卧斜位等体位进行手术。

第三篇

体外冲击波碎石指南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已应用于临床20余年,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和碎石机技术的发展,对ESWL的适应证、治疗原则及并发症的认识有了新的改变。目前,ESWL治疗的禁忌证包括孕妇、不能纠正的出血性疾病、结石以下尿路有梗阻、严重肥胖或骨骼畸形、高危病人如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和泌尿系活动性结核等。

ESWL的疗效除了与结石的大小有关外,还与结石的位置、化学成分以及解剖异常有关。

1、结石的大小

结石越大,需要再次治疗的可能性就越大。直径小于20mm的肾结石应首选ESWL治疗;直径大于20mm的结石和鹿角形结石可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PNL)或联合应用ESWL.若单用ESWL治疗,建议于ESWL前插入双J管,防止“石街”形成阻塞输尿管。

2、结石的位置

肾盂结石容易粉碎,肾中盏和肾上盏结石的疗效较下盏结石好。对于下盏漏斗部与肾盂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漏斗部长度较长和漏斗部宽度较窄者,ESWL后结石的清除不利。

3、结石的成分

磷酸铵镁和二水草酸钙结石容易粉碎,尿酸结石可配合溶石疗法进行ESWL,一水草酸钙和胱氨酸结石较难粉碎。

4、解剖异常

马蹄肾、异位肾和移植肾结石等肾脏集合系统的畸形会影响结石碎片的排出,可以采取辅助的排石治疗措施。

5、ESWL治疗次数和治疗间隔时间

推荐ESWL治疗次数不超过3~5次(具体情况依据所使用的碎石机而定),否则,应该选择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间隔时间目前无确定的标准,但多数的学者通过研究肾损伤后修复的时间,认为间隔的时间以10~14天为宜。

第四篇

前列腺增生的手术指征

前列腺增生的手术指征(经典):

1、反复尿潴留(至少一次拔管后不能排尿或两次尿潴留)。

2、反复血尿,药物治疗无效。

3、反复泌尿系感染。

4、并发膀胱结石。

5、继发上尿路积水(伴或不伴肾功能损害)。

前列腺增生的手术指征(新增):

1、中重度LUTS并已明显影响生活质量,尤其是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拒绝接受药物治疗者。

2、合并腹股沟疝、严重的痔疮或脱肛。

3、充溢性尿失禁。

4、IPSS评分大于16

5、最大尿流率小于10ml/s

6、前列腺尿道长度大于4.53cm.

7、前列腺凸向膀胱大于1cm.

8、膀胱小梁形成。

第五篇

胆囊切除术手术指征

1.有症状的胆囊结石。

2.有症状的慢性胆囊炎。

3.直径>3cm的胆囊结石。

4.充满型胆囊结石。

5.有症状的和有手术指征的胆囊隆起性病变。

6.急性胆囊炎经过治疗后症状缓解有手术指证者。

7.胆囊单发息肉直径超过1.0cm以上;蒂粗大者,尤其是位于胆囊颈部,年龄大于50岁。

8.胆囊多发息肉合并胆囊结石;有症状,年龄大于50岁。

9.胆囊息肉伴有临床症状。

10.胆囊单发息肉,小于10mm,无症状,年龄小于50岁,允许观察、随访;若病变增大或形态有变化则应手术治疗。

11.胆囊息肉样病变,有明显症状且反复发作者。

12.胆囊息肉直径小于5mm无症状病人应间隔3到5个月随访检查。一旦病变迅速增大或症状明显亦须行手术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angshenxiachui.com/scwh/463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