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肾下垂

一院动态医院肾病风湿中


肾活检

肾活组织病理检查术,简称:肾活检,是在彩超引导下经皮肾脏组织穿刺,了解肾脏组织形态学改变,以明确多种肾小球疾病病因、发展趋势,为临床医生明确诊断、治疗疾病和估计预后提供重要的依据。目前肾活检病理检查结果已经成为肾脏疾病诊断的金指标。

肾活检的临床意义

1、明确诊断:通过肾穿刺活检术可以使超过三分之一患者的临床诊断得到修正。

2、指导治疗:通过肾穿刺活检术可以使将近三分之一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得到修改。

3、估计预后:通过肾穿刺活检术可以更为准确的评价肾脏病患者的预后。

4、了解治疗效果或了解病理进展情况(如新月体肾炎、狼疮性肾炎及IgA肾病等)还需要进行重复肾脏病理检查。

什么时候需做肾活检

为明确诊断、指导治疗或判断预后,而又无穿刺禁忌证时,内科各种原发、继发及遗传性肾实质疾病(尤其是肾弥漫性病变)皆可肾穿刺活检。

⑴原发性肾脏疾病:①急性肾炎综合征:肾功能急剧恶化、疑急进性肾炎时,应尽早穿刺;按急性肾炎治疗2~3月病情无好转应做肾穿。②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先治疗,激素规则治疗8周无效时肾穿刺;或先穿刺,根据病理类型有区别的治疗。③无症状性血尿,变形红细胞血尿临床诊断不清时;无症状性蛋白尿,蛋白尿持续1g/d诊断不清时,应做肾穿刺检查。

⑵继发性或遗传性肾脏病:临床怀疑但无法确诊时,或临床已确诊但肾脏病理资料对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时,均应做肾穿刺。

⑶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无法确定其病因时应及时穿刺(包括慢性肾脏病人肾功能急剧坏转)。

⑷移植肾:①肾功能明显减退原因不清时,②严重排异反应决定是否切除移植肾;③怀疑原有肾脏病在移植肾中复发。

肾活检的种类

1、经皮肾穿刺活检(简称肾穿刺):创伤小,操作简单,是目前国内外最普及的肾活检方法。

2、开放肾活检:成功率高(可达%),但创伤较大,仅用于肾穿刺绝对禁忌或穿刺失败时。

3、经静脉肾活检:有肾穿刺禁忌症者可考虑使用该方法。

肾活检禁忌症

1、绝对禁忌症:临床上有明显出血性疾病,且无法纠正者

2、相对禁忌症

◆精神异常或不能合作者

◆孤立肾、小肾或一侧肾功能丧失者

◆肾脏位置过高(深吸气肾下极也不达十二肋下)或游走肾

◆活动性肾盂肾炎、肾结核、肾盂积水或积脓、肾脓肿或肾周围脓肿

◆肾动脉瘤或肾肿瘤

◆多囊肾或肾囊肿较大者

◆妊娠晚期、重度肥胖或严重水肿者

◆严重贫血、尚未控制的心力衰竭、重度高血压

肾穿刺前准备

1、一般情况准备:

◆嘱患者练习憋气及床上排尿

◆查凝血五项、血小板计数及肾功能,了解有无出血倾向及肾功能情况

◆查血型、备血

◆术前2-3天服用维生素

◆肾脏彩超检查肾脏大小、位置

2、特殊情况准备

◆服用抗凝血药,血小板抑制药者,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华法林、双嘧哒莫,肾活检穿刺前停药3-7天。

◆严重贫血者给予输血,维持血红蛋白≥80g/L。

◆血小板减少者,给予纠正,必要时可于术前24小时输血小板或新鲜全血

◆高尿毒素水平者,术前给予血液透析,以降低尿毒素水平,减轻对凝血的不利影响。已经血液透析者,术前24小时停止透析治疗。

穿刺中注意

穿刺点定位:多选择右肾下极,可避开肾脏大血管,避免穿入肾盏,肾盂;右肾位置较低,易于进针。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定位方法是彩超定位。

穿刺后注意

◆局部伤口按压5min

◆绝对卧床休息,先俯卧4-6h,再平卧至24小时

◆监测血压,脉搏及尿液颜色,反复复查尿常规

◆多饮水,避免血块阻塞尿路

◆给予止血药及抗生素3天,预防感染及出血

肾活检并发症

1、血尿

绝大多数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镜下血尿,少数患者可出现肉眼血尿,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延长卧床时间即可。血尿伴严重血压降低者,应紧急输血,补液,或外科手术止血。

2、肾周血肿

大多数患者会出现肾周血肿,但一般为小血肿,无临床症状,1-2周内可自行吸收;血肿较大者,可出现恶心,呕吐,腰腹部压痛,偶可触及肿块。一般给予保守治疗后可自愈,出血不止且血压下降者可考虑手术结扎或血管造影。

3、感染

发生率较低,多为原有肾感染穿刺后扩散所致。一旦发现感染,应及时给予抗菌药物治疗。

4、动静脉瘘

发生率为10%-19%,肾动脉造影可确诊。通常无症状,偶可出现持续性血尿,顽固性高血压等。绝大多数患者可自愈,少数出血不能控制者,需行瘘闭塞手术。

5、其他

肾盏瘘,误穿其他脏器,如肝,胰,脾,小肠等。

医院肾病风湿中毒科特色诊疗项目

1、肾病患者:是我市唯一开展肾活检的专科;中药离子透入治疗肾炎肾病、气压治疗缓解下肢水肿也为我市肾内科首创。

2、肾衰患者:采用中药结肠透析—腹膜透析—血液透析,达到中西医结合、三位一体、序贯治疗的特色治疗模式;长期血液透析导管植入术、腹膜透析导管植入术、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均可进行。

3、风湿病患者:中医针灸、红外线治疗、电磁疗法。

图文:焦亚彬

编辑:张刘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angshenxiachui.com/scwh/658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