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肾下垂

自在荐读实力诗人第二十六辑朱巧玲的


朱巧玲

自在荐读●第二十六辑

作者简介

朱巧玲,女,四川乐山人,现居深圳宝安。从事诗歌写作多年,在各报刊杂志发表诗歌千余首,入选十多种诗歌年选。诗歌作品《采采卷耳》入选年浙江语文高考试卷阅读理解题目。出版个人诗集《凤凰之势》《透明》。

编者按:“四川,四川,词语晶莹,盐粒温暖”,我永远记得多年以前第一次在《芙蓉锦江》诗刊上读到四川诗人朱巧玲的诗句时的感觉——晶莹、温润,如盐粒,如月光。然而这是全部的朱巧玲么,不是,她后来的写作越来越大气、凝重、冷峻且节制,在如何面对一个词的匠心独具及有效表达的双重压力下,朱巧玲在诗中的呼吸顿挫而有力,尤其在直面生存境遇这个基点上她笔下的词语如荆轲刺秦王的匕首一样急促而猛烈,她以词为武器,在与时间、虚无,及现实的“搏斗”中,有着“生活中没有真理,毋宁死!”的西蒙娜·薇依式的决绝与坚毅。这位从四川乐山——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交汇的湍浪中走出的女子,“怀揣石头”,“要把世事遗忘,要抵死绝望,要忏悔和醒悟,要承认我们所到的每一处,都是一种空虚的抵达。”这是朱巧玲式的绝唱,清醒且决绝,反衬并包容着那颗“模糊之心”。

相对于那时的朱巧玲,现在的她越来越澄澈、宽容与悲悯,这是一个诗人的成熟。对于朱巧玲,已无需过多的评介,只需察其诗观看其作品便知这是一个值得一读再读的诗人。“诗歌是一种宗教经语,有洗涤灵魂的功效,是一种对人世的洞察和悲悯,是悲悯之后的彻悟,以及彻悟之后的自由释放。”这是朱巧玲的个人诗观,或许,可以用她的一句诗作最形象的诠释:我是揣着石头过日子的女人。(龚锦明)

模糊之心

我逐渐生出一种模糊之心

越来越多的卑微和不安

如虫豸在眼前,晃来晃去

我总在想就这样吧

任性也好

荒废也好

反正都是艰难度日

“太阳底下,无新事”

每过一天,时间便少了一截

那寂静而又盛大的词汇

在我心中盛开了,又衰败了

我经历过的事

都没有具体的结局

万物自在,唯有我

越来越盲从

当鸟儿从天空掠过

我想起了遁逝,这种无谓的情愫

如影随形

我仿佛只能往低处去了

每一个低处都有秘而不宣的东西

在吸引我

随便一阵风,一阵烟

都可以熄灭那盏如豆的灯火

我越来越想就这样

得过且过吧

反正都是一无所有

反正都是活在盛大的虚无里

你的样子

你说人世有万般好、有绕指柔

要用眼看,在鱼跃出水的瞬间

顿悟

我是揣着石头过日子的女人

在这所谓太平盛世、红灯与高楼

我揣着忧伤

我把自己放得很低

与尘埃一起匍匐

当刀子锋利地出现又消失

当内心的虚妄如雾霾一样逼近、退无可退

是否每一天我都惶恐不安

如末日已降临

“倘若万念俱灰,请继续仰望”

亲爱的,为何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

我已经看不清你的样子?

离别

登机之前,我祈祷着好风好水

女儿并不这么想:“没有真正的神灵”

她转身消失不见,如科幻片的镜头

我怀疑她携带了一只黑天鹅

但她说只是揣了一本书

她受过暗示培训,能巧妙地

躲过云朵和风

我对她一无所知,只依赖着微风拂面时

细微的颤栗

“只要我在,你一切安好”

幻觉并不会长久存在

内心的恐慌会替代这短暂的忧伤

她的青葱正浓掩盖着

人世的不可名状

8月29日,深圳机场

此时白云浮屠,落日淌金

像美梦一场

我无法成为你在等待的那个人

一直在劝诫自己,沉下去

往暗的、涩的

深不可测的低处去

没有卡夫卡和梵高

没有王维

没有雾霾以及眼前苟且的忙乱

“记得那一次,你经过我身边

像箭射穿了苹果”

我的心如墨汁般纷扬

而后支离破碎

一直在劝诫自己,放弃吧

就这样衰老吧

顺从命运诡异的安排,而不是以卵击石

而不是绵绵无尽的绝望

我无法阻止大地上越来越深重的雾霾

正如我已无法成为你在婆娑泪光中

深深等待的那个人

诸神

塔松、桦树、梧桐、桢楠和香樟

它们带着神秘的启示

站在人间

在它们之间穿插着芦苇、蒿草、地叶黄和野百合

我们在人世行走

有时陷入沼泽

有时爬到山巅

大风吹着我们的脸庞

吹那些奔跑的马群

我们无端地跟着奔跑

像河一样不知流向何处

我们随燕子迁徙南方

更多的时候,我们被埋在皑皑白雪中

内心中闪着一道恍惚的火焰

生而为人让我们悲哀

想变成狮子

到山岗上去倾听树木恋爱的声音

到处都是铁轨和高架桥

到处都有灰霾和污染

站在呼啸的楼顶

我有俯冲下去的愿望

在人潮拥挤中

在车马喧嚣中

我和你拥抱

定格成两棵树在风中摇摆

或成一条河流汇入

另一条滔滔不绝的河流中

流水

流水应该是斑斓的,就像那只斑斓之虎

我的心应该是激烈的,就像流水

从悬崖上跌落,就像惊鸟

四处飞散

关于流水,有人说是一道赦令

写在纸上

那颗曾经仓惶狭隘的心,被流水冲洗

慢慢变老,变沧桑,成为黄金

那只老虎正在消失

那翻卷的乌云和茂密的森林也在消失

(这一切,与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有关)

流水是一纸空言,写着荒唐

我越来越想放弃

飞。是的,生而为人让人厌倦

正如流水出深山

让我们明白世事无常

不知道下一秒,我们会出现在哪里

流水是一种混沌,活着就是一种

空。正如我一直虚妄

只有聆听流水

那静谧、那若有若无的

流,那最孤独的伴奏

流水对我来说,更像是一种伤口

永不愈合的伤

闪电

黑夜。一只虎在云中呜咽

海水低垂,铁轨蜿蜒进入森林,一团团朦胧的影!

风吹落花瓣,有谁还在千回百转

徘徊?还是沉在扉页不肯醒来

檐上的燕子,发出一声呢喃,又坠入了梦境

一道闪电

在天空中划着曲线,由浅入深,仿佛一只笔

“画着惊叹,画着悲欣交集”

——可惜我没有精湛的手艺

为你描摹流水般的深圳时光

在黑暗中,我仅看见一双瞳孔,幽深一样的井!

你是否来过?

“滴着水,淌着金子一样的光”

我听到虎啸已冲破云层

那闪电的幸福即将如暴雨倾泻

暴雨赋

乌云在天空聚集着,翻滚着,将内心的灯火

一颗一颗湮灭

树木滋生出一种仓惶,在山顶上大手笔

地写意,舞出一团团劲风

一万匹骏马受到神谕破空而来,又绝尘而去......

各路神仙屏息敛神

进入了一种虚空状态,仿佛世界即将进入

下一个轮回

......少卿,一亿朵白莲带着神秘的使命从天上

倾泻下来

所到之处,百花凋落,梵音袅绕

慢慢地形成巨大的水雾

再也看不清世界真实的模样

我们仿佛是经历了一场洗礼,将内心的荒凉

变成了真正的空茫

银杏树

银杏树是完美的

不完美的是在树下喝茶的我们

然后我们坐车去寺庙,一路上

遇见去烧香之人,有喜悦之人和有悲伤之人

人真是太多了

不如银杏树

银杏树保持着完美

我们却经历了失眠和雨水

“前方弯道、坡陡、路滑”

在中途返回是不可能的了

做一个无欲望之人也是不可能的了

那就陪我上山去吧

我们需要的清净,已不止于清净

养鱼记

其实养鱼如同治理江山,一盆清水

是小小的城,是困境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我给它们喂食,换水

这些云朵一样漂浮的鱼

是我和世界之间微妙的隐喻关系

我需要镇静。如同养在清水里的鱼

大海在哪里?

鱼儿对风暴和存在的风险漠不关心。养鱼的人

也不会朗读

黄河之水天上来。我只用清水养鱼

每天看着它们吐着泡泡

活着就是万事皆空。鱼儿

深谙这一道理,它们除了游水什么都不做

其实养鱼比治理江山更深奥。国破山河在

鱼游在水中,我活在世上

看不出谁曾受到困扰,谁已领悟真相

从而获得了小小的自由

池上饮

“忆昔西池池上饮”

我们的对话如鱼,散发着海水的潮湿味

这个脆弱的,低矮的甚至是无辜的夜,一些

闪电,如丝线缠绕的低音

从酒杯里流出来

(哦,忘了介绍背景人物,诸子在座者有:

居一、不亦、徐东、樊子以及偶尔插队进入的

里尔克、弘一大师、王维和卡夫卡)

这是什么样的时代,什么样的饮

和什么样的悲欢离合

每个人各怀心事,又高谈阔论,远处

有雷声滚过乌云阵

对于人世的流离失所和生死轮回

如同烟雾一样已经司空见惯

饮,已经被虚构成一个抽象的辞

吐着胸腔里茂盛的,清香的火

一些人开始逃避,想变成野兔奔向月宫

但,只是一个念头而已

“活着就是一件为所欲为的事”

我们不敢谈论结局,和内心的动荡有着

密不可分的关系

窗外,雨声随着雷声进入我们的心脏

想聆听却又发现这个世界是空的

(如果不是满桌的酒杯的投影,我怀疑

这个场合并不是真实的存在)

最后,谁用到曲终人散这个词汇?

我们对话结束于一场大火

或者网络上的一次爆炸事件(还是斯若登事件)

只记得在走回家的路上

球形闪电在远处的水泥地面滚来滚去

最终消失得无影无终

岷江

当你说起那个圆,用大海

来比喻

我开始接受这条波涛汹涌的河流

我把它的水提升到

云彩之上

我不能说自己心怀阴谋,不能用

岷江来称呼这条河流

如果你在它的岸边

看见了船的倒影和荒凉的土地

如果你藏好内心的火焰,会发现

它的脸一年比一年苍白

它最终的归宿可能是个洞穴,像大海

一样深沉而又不平静的圆

低语

——致友人布布

我们共同经历的部分,有着宇宙天体间

细微的差别

正如梧桐山下,秋凉,日暮,你欢欣鼓舞

向我展示那新房子,你拥有

义无反顾的命运

命运为何物?那困惑已久的

内心的小风暴是相同的

那敞开的,脆弱的,丝竹般相扣的

生活的破绽

令我们日日惊惶的

我还是再次对你说:神谕

那指引我们曲折向前的,无限神秘的,一滴

让我们迂回婉转,又流泪满面的,神秘

像跃动的钢琴曲,缤纷、悦耳、宁静、叹息

像神的叹息

往期链接

自在荐读

第三辑

衣米一:姐妹

一诗三评:雪克朱永富沉语

自在荐读

第二辑

黄小线的诗

简评:我们缘何诗写——对黄小线诗歌的一种解读

杜小妩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白癜风治疗效果哪里好
白癜风能根治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ungana.com/scyf/240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