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军1·2李志强2王淑秋1
(1.佳木斯大学黑龙江佳木斯;
2.牡丹江医学院黑龙江牡丹江)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动脉粥样硬化的起因很复杂,基本为动脉壁细胞、血液、局部血液动力学、环境和遗传等一系列因素。而三七皂苷在动脉粥样硬化病程的多个环节均有正面积极的作用,我们研究主要能使动脉硬化斑块达到一定稳定性的作用。为了找到解决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和治疗中治疗周期长且不易恢复等一些棘手的问题。研究三七皂苷(PNS)活性成分对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稳定性的改善和平衡作用。研究AS斑块在应用三七皂苷后的变化,以确定三七皂苷对动脉硬化的防治有功效。
三七皂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因As发病机制非常复杂。现尚未完全阐明,特别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部各因素的稳定性在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中尤其显得重要。我们特别选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粘附分子P-选择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作为研究对象。
三七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三七Panaxnotoginseng(Burk.)F.H.Chen的干燥根,有散瘀止痛、消肿定痛的功效。现代药理学表明三七对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有很好的调节作用。三七及其有效成分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性报道很多,多名学者都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本人及其他学者在既往研究中发现中药三七皂苷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泡沫细胞的形成和降低AS模型动物血脂水平,延缓AS病变进程,提示三七皂苷对AS斑块稳定性可能有改善作用。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为中药三七皂苷在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和治疗应用中提供实验依据,进而为更多的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人群和患者带来福音,在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因而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1、抗炎症反应
研究证明,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炎症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及结果的全过程。当内皮细胞受损后细胞表面的血管内皮黏附蛋白表达增加,释放炎症介质,细胞因子和脂质介质,诱导白细胞黏附和迁移,并启动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三七皂苷能降低酵母多糖刺激鼠腹腔细胞产生的TNF-a和IL-1的表达。三七可以通过选择性地抑制iNOS和COX-2的表达,来减少NO和脂质介质前列腺素(PGE2)的释放达到抗炎的作用。PNS可以抑制炎症的生成,降低泡沫细胞内胆固醇的水平,从而降低泡沫细胞的形成。
2、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Rose认为诸多因素可以引起内皮细胞的损伤,如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体外细胞实验表明三七皂苷可以保护血管内皮由内毒素、血管紧张素Ⅱ、缺氧所致的内膜损伤。PNS抑制内毒素刺激产生的炎症介质和黏附蛋白的表达。徐皓亮研究表明,PNS的Rg1可降低血液中PAI的活性,升高t-PA活性和活性型t-PA的百分比,提高机体纤溶系统活性的作用。实验显示:PNS浓度为0.5g/L及1.0g/L时培养液中t-PA的活性均明显升高,而细胞的DNA含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提示PNS升高血浆t-PA不是通过刺激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通过提高内皮细胞分泌t-PA的能力而实现。詹合琴等运用发色底物法测定三七皂苷Rg1对家兔体血浆tPA和血浆或血小板释放的PAI1水平的影响,发现三七皂苷Rg1在体外能抑制血浆PAI1活性,提高血浆tPA活性,而且还能降低激活的血小板所释放的PAI1水平。
3、改善血液流变学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中血小板黏附和附壁血栓是普遍存在的。血小板被激活后释放—些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和凝血酶都可使平滑肌细胞和单核细胞增殖和迁移。血小板可黏附到损伤的内皮细胞、暴露的胶原及巨噬细胞上。增殖的平滑肌细胞可迅速合成胶原等细胞外基质形成血栓。血管壁合成的前列腺素(PGl2)具有使血小板解聚和血管扩张的作用,这些都进一步加大炎症反应。三七皂苷可以从多个方面改善血液流变学,减少血栓的形成。三七皂苷能非常显著地抑制大鼠TXA2的分泌,三七皂苷对大鼠动、静脉血栓形成的确有非常明显的抑制作用。实验显示PNS可以浓度依赖性地降低血清脂联素并诱导血小板聚集增加血小板膜的流动性和稳定性。三七皂苷R1和人参皂苷Rd也能显著改善微循环并适度延长凝血时间。高黏血症是指血液流变学中指标增高而引起的临床综合症,是多种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及血栓性疾病的发病原因。高黏血症患者的临床实验显示,PNS能使其内皮素(ET)水平明显下降,对高脂血症伴高血黏度患者应用三七皂苷治疗,发现降血脂及降血黏度的效果很好。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是溶解纤维蛋白系统的起始因子,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可以与tPA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
4、抗氧自由基
袁志兵研究认为PNS是三七根部提取的有效成分,三七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其味甘、微苦、性温,具有活血化淤、止血定痛的功效。前期研究发现PNS能调节脂质代谢,抗氧自由基,抑制血小板聚集,对AS的早期病变有防治作用。鉴于AS斑块破裂造成的危害巨大、但迄今尚缺乏改善AS斑块稳定性有效药物的现状,进一步对可明显改善AS发病的天然药物三七皂苷(PNS)进行了药效学及其机制的探索研究。结果首次观察到,PNS能显著增加斑块中的胶原含量、SMa-actin含量、最大纤维帽厚度、降低AS斑块中MMP-2,VEGF的表达,对AS斑块的稳定性有确切疗效;这为寻找改善AS斑块稳定性的有效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也为PNS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何雪峰等研究表明,高脂饲料喂饲12周后家兔形成明显的高脂血症和AS;而在喂饲高脂饲料的同时给予PNS,不仅可显著降低血脂水平,而且可明显减轻AS的程度,提示PNS的调脂作用可能是其预防AS作用机制之一。另外,氧自由基的产生和积聚,也是AS形成的重要因素。MDA是机体产生自由基引发脂质过氧化作用后产生的过氧化产物.因而测试MDA的量常常可以反映机体内脂质过氧化的程度,间接地反映出细胞损伤的程度。SOD是抗氧化防御体系中重要的金属酶,其作用是维持体内氧自由基处于无害低水平状态。PNS可降低血清中MDA水平和提高SOD活性,表明其有一定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此作用也有助于延缓AS的形成。
5、讨论
AS斑块破裂造成的危害很大,目前缺乏改善AS斑块稳定性的有效药物。我们研究发现改善AS发病的天然药物三七皂苷并对三七皂苷进行药效学研究探索。实验研究表明,三七皂苷具有明显的促进纤溶功能,降低纤维蛋白原,抗血小板集聚,防止血栓形成及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三七皂苷能改善血液高凝和高粘状态,调节脂类代谢紊乱。减轻有害因子对内皮细胞的损伤和清除氧自由基。对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具有相对积极的意义。众多临床和基础研究表明PNS是可以通过调节多种机制进而发挥抗AS作用的。三七皂苷在降低斑块内P-选择素和对VEGF影响的表达目前研究的也很少。我们通过对动脉粥样硬化中一两个靶点进行实验研究,探讨PNS降低AS斑块中P-选择素及VEGF的表达,对AS斑块的稳定性有确切疗效,这为寻找改善AS斑块稳定性的有效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为PNS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新的理论和实验依据。多靶点和多机制是三七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特点。相信通过实验及其他临床研究,我们期望三七皂苷在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及治疗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特别是在稳定斑块的作用上有所突破。所以相信随着对三七研究的深入,一定会开发出较为理想的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制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angshenxiachui.com/scyf/5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