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肾下垂

中正臓腑脾相之谈帮你找到适合


在西医解剖学中,脾脏作为身体的一个器官,在膈下与胃相邻。但在中医里,脾是作为一个功能系统存在的,它包含了脾脏这个器官本身的功能,但又具有超过脾脏本身的其他功能。

因此,即使西医手术将脾脏器官切除,但脾系统的功能依然具备。人体所需的营养精微皆由脾胃运化加工制作,也被称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可见脾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学会正确养护它,中正适宜地饮与食方能不让脾胃受损。

西医对脾脏器官的防护

脾脏在西医眼里并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脾脏一旦损伤,基本就是切除。因此要保护脾脏器官西医给出两方面建议:

第一、避免重创和过于激烈的运动

脾脏内有很多血窦,一旦破裂容易大出血危机生命。所以一定要注意避免重创和过于激烈的运动,一旦破裂,医院急救,处理措施主要以切除为主。

第二、定期体检定期体检是及早发现疾病的重要措施,一旦发现脾脏有增大或出血症状,可以及时治疗,早期疾病往往还可以用药物治疗。如果发现不及时,就只能手术。

中医对脾系统的维护

脾气的运化机能强健,称为“脾气健运”,说明化生精、气、血、津液水平好,这样我们身体就有了足够的能量和营养来源,人就不会肥胖,颜值高,肌肉健硕。

但若“脾失健运”,则代表脾的运化机能减退,这时候我们吃进来的各种好东西就不一定都能转化为身体所需的能量,甚至有可能出现吃多少拉多少、腹胀、便溏、食欲不振等症。

补益脾气

党参9g白术9g茯苓9g甘草6g

益气补中,温养脾胃。

湿

脾运化水饮,能把我们喝进的水化为人体所需的津液,经过气化蒸腾散布到我们身体组织各部。

因此,我们喝的水不能自己直接变成濡润滋养组织细胞濡的津液,如果不经脾的水液运化,就算每天喝再多水,人体细胞内还是会干瘪,皮肤会干燥,口唇仍然干燥。

脾功能直接决定了人喝的水的利用程度。脾气健运,运化水饮的功能强,喝的水就能顺利生化成津液,然后被脾输送到其他器官及组织。否则就算每天喝再多水,要么直接尿出去,要么就直接变成积聚在身体间质的多余水湿,停留体内,影响组织代谢与生化功能。

健脾利湿

鲜山药30g白扁豆10g粳米g

生薏仁15g

健脾益胃,利水除湿。

“心主血,肝藏血,脾统摄血。”脾的能量充足,则能让脉管致密,使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而不渗出脉外。脾气越充足,对血的固摄作用就越强。反之,脾失健运,能量衰弱而固摄作用减弱,血液就有可能失去统摄而渗出脉外。

脾不统血常常会出现便血、血尿、崩漏、皮肤易淤青等。因为脾通过气固摄血液,所以脾不统血,同时也会出现气虚和全身倦怠、疲乏等情况。

温脾养血

生姜3片大枣8枚

温脾化津,培土生血。

脾气的特性为“升清”,就是说脾气要靠自己的升清,将水谷精微上输给心、肺、头面,然后心肺再将水谷精微生化为气血,用来濡养全身。

另外,脾气除了自己得升,还是托举内脏的动力来源。脾气上升,内脏的位置才能相对固定不下垂。如果脾气虚弱无力升举,就会出现肌肉、臓腑下陷,出现肌肉松弛、内脏下垂。比如眼皮下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

化湿升脾

苍术8g荷叶15g

燥化湿浊,升清健脾。

维护脾健康除了上述各种本草干预方式外,最重要的还是日常饮食要合适。

切记不要让生冷寒凉食物和饮品“冻结”了脾的运化功能;不要让肥甘厚腻增添脾生化的负荷,阻碍脾健运;也不要让辛辣刺激食物耗损脾自身的津液营血,生成脾热脾火。维护脾系统的生理运化功能,保卫人体的后天之本。

往期回顾

以上图片部分源于网络,如有版权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angshenxiachui.com/scyf/802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