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第四篇《金匮真言论》
(上句)病在四肢,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
(下句)长夏善病洞泄寒中(1)
秋善病风疟,冬善痹厥。
译文解析:
长夏善病洞泄寒中。
长夏是什么时候?
《素问》之《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说的是“四时”——春三月、夏三月、秋三月、冬三月,“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至此,《素问》明确提出“春夏秋冬”这“四时”,并无它说。那么长夏是什么意思?
前面我们讲了“仲夏善病胸胁”,“仲夏”最早见于《尚书·尧典》:“日永星火,以正仲夏”;《辞海》的解释是夏季之中的阴历五月。旧时兄弟排行常以伯、仲、叔、季为序,仲是老二。若按此推,《黄帝内经》所提及的“仲夏”恰恰就在“长夏”之前,那么从逻辑顺序看来,“长夏”应为阴历五月仲夏之后。
我们说一年有四季,有二十四节气,从立春到立夏为春季,自立夏到立秋为夏季,从立秋到立冬为秋季,自立冬到立春为冬季。每季共六节气,每月则有二节气。这在战国秦汉时期就已界定,英国气象学泰斗肖伯纳(NapierShaw)曾经说中国这种四季二十四节气的历法是最好的,提倡过欧美采用。
四季之中夏季分为仲夏、长夏,变成了五季,这是为什么?这个与我们古代十天干、十二地支的计时制度有关。古人用十干来计算天日演进的次序,随着阴阳五行学说的不断发展,十干不仅具有阴阳两种性质,同时亦分别纳入五方、五行、五季、五脏。
心对应的是仲夏、夏季,脾对应的是长夏。长夏的月份向来有两说。
其一为夏秋之交湿气最重的时节,因长夏属脾,脾运化水湿,寒湿易困脾,故主要包括大暑、立秋、处暑、白露四个节气。
另一说为每个季节的最后18天左右。《内经·素问·太阴阳明论》“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十八日寄治”,故长夏为四时之余气。
我倾向于后者。脾是后天之本,人一年四季都离不开脾产生的气血。我们把每个季节最后的十八天都归到脾来讲。
脾主吸纳,它把胃、肠里面“消”和“化”好了的东西统统地收进来。所以我们说一个人消化不好是“吃什么拉什么”,完谷不化。很多人吃完东西以后,脾吸收不好,或者是首先胃、肠消化不好,没消,吃的玉米粒儿没把它磨碎了,小肠没把它泌别清浊,然后从大肠拉出来还是玉米粒儿。有些人带皮儿吃西红柿,结果拉出来西红柿皮儿还在里面。还有些人说我们要学外国人,要保持蔬菜的营养,要吃生的蔬菜。结果是吃什么拉什么。你怎么不看看你的人种、你不看看你的这种消和化的功能,就盲目崇洋媚外跟人家学。所以我建议吃菜都要吃炒熟了的菜,这样就帮助了你的消和化。尽管损失了一些营养,但是你能消它、化它、吸收它。生吃进去生拉出来,不就等于穿肠而过,营养不一样还没吸收吗?
(中国人并非绝对不能吃生的蔬菜。北方地区常吃的蘸酱菜就是用生的蔬菜蘸大酱吃的。喝鲜榨果汁也相当于吃生的蔬菜。当然肠胃不好的人不建议这样吃。太医养生要求每天下午3点喝果汁,因为那个时候人体的阳气最盛,而且喝果汁的前提是每天喝肉汤。肉汤是提升阳气的。)
不喝酒不要吃凉菜。
很多人喜欢吃凉菜。凉菜中国人叫下酒菜,当你喝热的烧酒或者是黄酒、绍兴酒的时候,我们用凉菜佐酒,用它来平衡酒的热性,这时候才吃凉菜。不喝酒,反而喝冰镇的饮料、冷的果汁、还再吃上凉菜,我说这些人是无知又无觉。没有知识,可以理解,但没有感觉就很糟糕了。
如果有类似这些饮食不当的问题,就会出现“长夏善病洞泄寒中”。什么叫洞泄?拉稀就像捅漏了一个窟窿眼儿,一下全泄出来了。有的人拉肚子是每次挤一点儿,那不叫洞泄,所谓的洞泄就是一泻千里。很多人拉到最后,肛门脱垂了,直肠脱垂,变成脱肛。我们说这些人是中气下泄。
有的人中气下泄表现为胃下垂、肛门脱出、肾下垂、子宫脱垂。肾的位置本来是被肋骨包着的,在我们的第十一肋、十二肋与脊柱的交角,我们叫肋脊角,那儿是两个腰子,很多人中气不足,对肾的固定、牵引的力量就削弱了,结果就肾下垂,往下移了,就好像不被肋骨包裹了,按一下他的后背都能触摸到他的肾脏。
中气不足的人多有长期的腹泻的历史。
有些人一拉肚子就去做直肠镜、结肠镜检查,有些能检查到病因,有些什么有检查不出来。慢性腹泻、溃疡性结肠炎、肠激惹综合症,你得想象它背后的那个能量,是谁让你固定不住、谁让你这么拉?其实就是中气不足了。
洞泄寒中,为什么叫寒中?就是说这时候寒气不是侵犯你的体表,我们受点儿凉,起个鸡皮疙瘩,好像把体表护住了。这个时候寒气已经通过你的饮食直接伤害到你身体的内部。我们管脾胃叫中焦,是运化水谷的,中焦中了寒以后表现出来的就是洞泄。
(注:太医养生将慢性溃疡性肠炎、慢性腹泻、久痢归为运化失常证候群,内脏下垂、肌无力归为中气下陷证候群。)
跟大家分享一些生活经验。有一段时间我(梁冬)也拉肚子,后来我晚上睡觉的时候,包括春天、夏天的时候,拿挺厚的皮的箍箍缠着肚子,让它护着肚子。后来就不拉肚子了,立竿见影。
冬暖脊背夏暖肚,夏天一定要把肚子盖住了,盖严了,不要让它着凉。
寒气直接进去中焦以后,就会让你拉肚子。我看到的有些病人身体比较弱,有皮无肤,臀部也没有什么太厚的脂肪,健康的性感的女人我们叫丰乳肥臀。臀部没什么脂肪就没有保温功能,她稍微坐一下塑料椅子、金属椅子,那寒气“嗖嗖”就进去,马上就要拉肚子。
(夏季养生,详见四气调神大论7、8章节,金贵真言4、金匮真言13章节)
我们平常生活中应该注意:
第一,中国人的脾胃不适合外国人的饮食。人家吃冰块儿、喝冰水、喝冷饮、喝啤酒、吃冰激凌,咱们中国人就不要去那么做。
第二,建议大家最好只吃我们传统的、已经定型的饮食。它经过千百年来中国人的人体试验,证明是符合我们的体质的。
我们现在好多饮食就是胡闹。像伊尹那种厨子,伊尹是真人,知道吃什么菜、什么饭入哪条经,哪个是温补、哪个是寒性,君臣佐使他给你搭配好了。你没古人的那个本事,你按古人的传承去做就好了把,但现在的人就是瞎发明,老是发明创意菜,很可怕。比如冰镇黄瓜,冰镇苦瓜。一般苦瓜都拿红辣椒炒,这样寒热平衡,你吃进去以后不会马上闹肚子。今儿我看一病人,我说,诶,你这个胃好像又出问题了。想想吃什么了?他们食堂做的菜苦瓜炒鸡蛋!鸡蛋本来就寒,我们中医有个方子叫黄连阿胶鸡子黄汤,治疗阴虚火旺的人、睡不着觉的人,给他用点儿滋阴的药,让他的虚火平复掉。鸡子黄本身就很阴,鸡蛋很阴寒,苦瓜又是苦寒的,这个药给那些疯子吃,就是登高而歌、弃衣而走那种疯狂、火气特别大的人吃正好,你给一个普通老百姓吃苦瓜炒鸡蛋,我说这仅次于癞蛤蟆炒鸡蛋——毒药!以前有个治肾病民间偏方,叫癞蛤蟆炒鸡蛋,蟾蜍本身就有毒,人吃了就会中毒。
有一天,我去做一个节目,人家说在吃海鲜发明一个时兴菜,叫牡蛎加臭豆腐。牡蛎味儿本身就腥,臭豆腐臭,把那俩东西放在一块儿给人吃?还说这是个创意菜?我说这就应该先把那个厨子拉来,先让他吃完了再说。
所以大家要恢复觉,让自己的胃有觉,吃进东西之后知道好吃不好吃、舒服不舒服,吃完以后不舒服就不要吃了。
无觉的时候要有知,学点中医的饮食知识。
食物的寒热温凉怎么搭配、君臣佐使怎么配。比如说我们吃生牡蛎,加点儿柠檬盖一下它的腥气;吃生鱼片加点辛温解表的紫苏叶、加点儿芥末;吃螃蟹,泡点儿姜、弄点儿醋、烫点儿酒,平衡螃蟹的寒性。你看《红楼梦》上描写林黛玉吃了一口螃蟹以后就觉得心口窝疼,她受不了螃蟹的寒。结果贾宝玉说,给她弄点儿合欢皮的酒。合欢皮泡酒正好就是烧酒。就是说黄酒的温性对林黛玉来说已经不足以平衡螃蟹的寒性,就给她弄点儿烧酒。而我们现在是吃着螃蟹、喝着痰湿的啤酒,到最后病的不行的时候才觉!
所以,吃鸡蛋应该像湖南人一样剁椒炒鸡蛋(或者是韭菜炒鸡蛋),这样会好一点。我发现现在很多病人早餐起来吃牛奶煮鸡蛋!一杯牛奶、一个煮鸡蛋,我说你这么吃进去,舒服吗?他说我吃完以后我嘴里老漾清水,老想吐,但是我妈天天就给我这么做。好多人小时候也是这么吃大的。化不了!我们老北京早点的吃法是什么?咱们说穷人家吃豆浆(豆汁)配焦圈,油炸的焦圈。豆浆是偏寒性的,配油炸的焦圈、油条油饼,正好平衡了。要么早餐就吃小米粥,配点小菜。为什么这么吃?为什么很多老北京人对这些传统饭念念不忘?因为他吃进去以后舒服,舒服我们叫“怡”了,叫吃好了。曹操说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吃好了又对身体好,又愉悦你的身心,多好!
我建议大家吃鸡蛋一定要吃煎鸡蛋,再撒点黑胡椒面,这样吃鸡蛋你觉得香。什么叫香?触动你的心神了,心神觉得“这么吃好”,你再那么吃。我们现在都是又无知又无觉,每天觉着这么吃有营养往肚里塞,塞完了,最后闹出一场病。
(注:因水土不服、食物中毒造成的急性腹泻,太医养生归为寒湿化热证候群。)
他们还都看了:
——素问22
——四气调神大论1
——四气调神大论7
——四气调神大论8
——金匮真言1
——金匮真言4
——金匮真言10
——金匮真言11
——金匮真言12
——金匮真言13
肌无力的三分治七分养
重症肌无力的食疗养生
粘液性水肿合并甲减的三分治七分养
席汉氏综合症的食物治疗
桥本氏甲减的三分治七分养
慢性肠炎潰疡病的食物治疗法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食疗
胃溃疡的食疗
如果你爱这篇文章
如果你希望传播爱
右上角转发
??
??????????
加
号:肿瘤专题
良心传播
他们也在:
三分治七分养
请长按左边的黑白图片,
即可识别
“三分治七分养”
做最有效的养生公益平台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中科中医院北京中科中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angshenxiachui.com/scyy/1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