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器脱垂,中医称之为中气下陷,属气陷证的一种,多由气虚发展而来,是指脾气虚损,升举无力,气机下陷,降多升少,对脏腑维系升举之力减弱,内脏器官位置相对下移,脾气虚陷,可导致清浊升降失调,清阳不升,浊气不降,故可并见少腹胀满重坠,便意频频之症,可形成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病症。
病因病机
多因饮食劳倦,损伤脾胃,以致脾胃气虚,运化无权,清阳下陷所致。正如李东垣所说:"皆有脾胃先虚,而气不上行之所致也"(《脾胃论》)。脾胃为营卫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纳运乏力,故饮食减少,少气懒言,大便稀薄;脾主升清,脾虚则清阳不升,中气下陷,故见肛脱、子宫下垂等。清阳陷于下焦,郁遏不达则发热;气虚腠理不固,阴液外泄则自汗。
其形成原因主要有:脾气虚发展,久泄久痢,久病体虚,劳累过度。以上诸因,引起脾气亏虚、升举无力,反而下陷,导致中气下陷。
本证大多由脾气虚发展而来。《诸病源候论?痢疾诸候?脱肛候》:"肛门大肠候也,大肠虚冷,其气下冲者,肛门反出。亦有因产用力努偃,气冲其肛,亦令反出也。"《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候?阴挺出下脱候》:"胞络伤损,子脏虚冷,气下冲则令阴挺出,谓之下脱。亦有因产而用力偃气而阴下脱者。诊其少阴脉浮动,浮则为虚,动则为悸,故脱也。"
临床表现
多兼有气虚和气陷两种证候的临床表现。往往会出现饮食减少,体倦肢乏,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头晕眼花,大便稀溏,舌质淡,脉虚,以及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阴挺等。伴有头晕目眩,肢体困重倦怠,声低懒言。多见于胃下垂、肾下垂、子宫下垂、脱肛及慢性肠炎、慢性痢疾等病。
1.脘腹重坠作胀,食入尤甚──脾气虚升举无力内脏下垂,进食胃腑重坠更甚。
2.便意频数,肛门重坠──中气下陷。
3.久痢不止,甚或脱肛──久痢脾气虚甚,不能固摄。
4.子宫下垂──脾气升举无力。
5.尿浊如米泔──脾虚气陷精微不能输布而下流膀胱。
6.少气乏力,肢体倦怠,声低懒言──全身机能减退。
7.头晕目眩──清阳不升。
8.舌淡苔白──脾气虚弱。
9.脉弱──脾气虚弱,不能营养血脉。
中药治疗脾气虚证和脏器下垂为主要辨证依据。
症候分析:清阳之气不升,则自觉气短气坠头晕眼花;气陷而机体失却营精的充养,则见神疲乏力,形体消瘦,脾失健运,水谷精微下趋,则见大便稀溏、小便混浊。气陷无力升举,不能维持脏器正常位置,故见脘腹坠胀,甚至出现内脏下垂。清阳陷于下焦郁遏不达则发热,气虚腠理不固,阴液外泄则自汗。治法: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针灸治疗中气下陷引起脱肛的方法
脱肛是直肠黏膜部分或全层脱出肛门之外,相当于西医学的“直肠脱垂”。常见于小儿、老人和多产妇女。主要与解剖缺陷、组织软弱及腹压增高有关。
中医学认为,本病虚证多因小儿气血未充、肾气不足;老人气血衰弱、中气不足;多产妇女耗精伤血、肾气亏损;另外,久泄、久痢或久咳也致脾气亏虚、中气下陷;实证多因湿热蕴结,下注大肠,络脉瘀滞。因大肠与肺相表里,脾为肺之母,肾开窍于二阴,所以,其病位虽然在大肠,却与肺、脾、肾等脏腑密切相关
以肛门脱出为主症。轻者排便时肛门脱出,便后可自行回纳;重者稍劳、咳嗽亦可脱出,便后需用手帮助回纳,伴神疲乏力、食欲不振、排便不尽和坠胀感。
西医学将直肠脱垂常分为三度:Ⅰ度脱垂为直肠黏膜脱出,呈淡红色,长约3~5cm,触之柔软无弹性,不易出血,便后可自然恢复;Ⅱ度脱垂为直肠全层脱出,色淡红,长约5~10cm,呈圆锥状,表面为环状而有层次的黏膜皱襞,触之较厚,有弹性,肛门松弛,便后有时需用手回复;Ⅲ度脱垂为直肠及部分乙状结肠脱出,长达10cm以上,呈圆柱形,触之甚厚,肛门松弛无力。
1.脾虚气陷脱肛遇劳即发,便时肛内肿物脱出,色淡红。伴有肛门坠胀、神疲乏力、食欲不振、面色萎黄,头晕心悸。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2.肾气不固脱肛每遇劳累即发或加重,肛内肿物脱出,肛门坠胀,肛门松弛,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3.湿热下注多见于痢疾急性期或痔疮发炎时,肛门红肿痛痒,大便时肛门灼热、坠痛,肛门肿物脱出,色紫暗或深红,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1.基本治疗
治则:脾虚气陷、肾气不固者补中益气、培元固本,针灸并用,补法;湿热下注者清利湿热、提托止痛,只针不灸,泻法。
处方:以督脉和足太阳经腧穴为主。
长强百会承山大肠俞
方义:长强为督脉之别络,位近肛门,局部取穴可增强肛门约束力;百会位于巅顶,为督脉与足太阳经之交会穴,气属阳,流于督,针灸并用能使阳气旺盛,有升阳举陷之功;足太阳经别自尻下别入肛门,取足太阳之承山穴清泻肛肠湿热、消肿止痛;肛门为大肠的连属部分,大肠俞为大肠腑气转输之处,又隶属膀胱经,可调节、充实肠腑之气。
加减:脾虚气陷加脾俞、气海、足三里调补脾胃、益气固摄;肾气不固加气海、关元、肾俞补益肾气、培元固本;湿热下注加三阴交、阴陵泉清热除湿、疏调肛门气机而固脱。
操作:百会针用补法,并用温和灸或雀啄灸法;长强斜刺,针尖向上与骶骨平行刺入l寸左右,要求针感放射至肛门四周,注意不要刺穿直肠;余穴常规针刺。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权威医院白癜风的症状及治疗过程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ungana.com/scyy/4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