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肾下垂

病例分享创无止境下肢动脉的创新选择V


北京现在治疗白癜风大概多少钱 http://m.39.net/pf/a_4782762.html

本文字数约字,阅读时间大概5分钟。

Viabahn覆膜支架作为下肢动脉疾病的必备之选,其通畅率已经获得研究的证实。VBJR在现有Viabahn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升级,支架外径更小,同时支架两端具有不透射线黄金标记点,定位准确。

VBJR支架结构总结:

1、支架近远端黄金显影标记,定位更准确

2、支架外径更小,兼容0.和0.导丝

3、内外层CBAS肝素活性表面

[VBJR病例分享]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一例

李笃强曹文东

术者介绍

患者:女性,78岁,间歇性跛行3年余,双足发凉、瘙痒伴有左足静息性疼痛4月余

既往史:2型糖尿病19年;高血压病史19年;冠心病史7年,行两次冠脉支架置入术;心房颤动病史3年;1年前因左下肢动脉及左肾动脉硬化闭塞症行左肾动脉扩张成型,支架置入术+左侧股浅、腘、胫后动脉扩张成型,股浅、腘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

查体:双下肢未见明显肿胀,未见肌肉萎缩,可见毛发稀疏,双足背可见多发皮肤破损,局部红肿,双下肢小腿以远皮肤温度降低,左侧为著。双侧股动脉搏动可扪及,双侧腘动脉、胫后动脉及足背动脉搏动未扪及。

ABI:左下肢ABI0.57,右下肢ABI0.62

CTA:腹主动脉下段、双髂总动脉散在钙化斑块,管腔轻度狭窄,右侧股浅动脉中-重度狭窄,左侧股浅动脉支架内充盈不好,双侧胫前动脉闭塞、双侧胫腓干、右侧胫后动脉多发狭窄。

诊断患者为: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TASCD)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险组)

2型糖尿病冠心病冠脉支架置入术左肾动脉支架术后,左下肢动脉腔内成型术后

1、逆行穿刺左股动脉翻山至对侧髂动脉建立手术通道。

2、造影明确病变部位,导丝导管配合开通病变血管,必要时目标血管远端逆向穿刺,双向开通。

3、球囊逐级扩张病变血管,据造影结果,必要时放置支架。

4.据支架置入后后扩张,并进行最终造影。

备注:左下肢已行球囊扩张成型术

逆行穿刺左股动脉翻山至对侧髂动脉建立手术通道,并行下肢造影明确病变部位。

股浅动脉开口处及整个股浅动脉全程多节段狭窄、闭塞,胫前动脉闭塞,远端延迟显影后未见流出道;胫腓干及胫后动脉远端狭窄、闭塞

2、cm泥鳅导丝配合椎管及支持导管开通股浅动脉病变血管,更换V-18导丝开通闭塞段胫后动脉,并逐级行球囊扩张成型。先选用2.5×mmSavvyLong球囊对胫后动脉、股浅动脉管腔预处理塑形;再选用3×mmSavvyLong球囊对胫腓干动脉段进一步扩张完成管腔塑型。BARD4.0×mm、5.0×mmVT球囊行股浅动脉管腔处理塑型。

3、再次造影明确管腔准备情况。

4、股浅动脉远端受力复杂,是下肢病变最具挑战的部位,对支架性能要求苛刻。该病变分别选择新款.18系统VIABAHN5.0×mm一枚、6.0×mm支架两枚,充分覆盖股浅动脉病变(远端从P1段开始-近端股浅开口处)。并行最终造影。

1.术后第三天患者坚决要求出院,离院时查体:双下肢未见明显肿胀,未见肌肉萎缩,可见毛发稀疏,双足背可见皮肤破溃处肉芽增生良好,范围逐渐缩小,局部可见愈合瘢痕,双下肢小腿以远皮肤温度恢复正常,双侧股动脉搏动可扪及,双侧腘动脉、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可扪及。

2.后续愈合情况待随访

3.术后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瑞舒伐他汀治疗

4.术后复查下肢ABI:左侧0.95右侧0.98

1.对于下肢病变患者前期尽可能完美的管腔处理尤为重要,目前我中心经验是对于该类病变患者的血管准备推荐以递增球囊逐级低张力缓慢扩张,以减少匹配口径球囊直接扩张至斑块碎裂,进而导致限流性夹层的出现。但该方式仅为我中心单中心经验,目前已在参加部分临床实验研究进一步探索形成文章或者证据,期待多中心病例随访及数据总结加以证实该方案的优劣。

2.以上病例探讨的病例为常见的动脉硬化闭塞症,众所周知,下肢股腘动脉力学特征最为复杂,本身特有的承重、扭曲、弯曲、伸缩力学特性决定该部位对支架选择的挑战应更加严峻。理想状态下股腘动脉支架应该完美地具备良好的轴向和径向支撑力、抗扭曲力及弯曲顺应性,应尽可能完全符合股腘动脉复杂的生物力学特性。而VIABAHN支架的高柔顺性及高径向支撑力应对股腘动脉病变的挑战表现不俗,在股浅中远段病变表现卓越,可达预期疗效。

3.新款VIABAHN对于导管鞘口径要求降低,减少手术过程中鞘管置换,并对于开口处病变需要翻山处理患者减少支架输送过程中“裸奔”风险。

4.新款VIABAHN自身肝素涂层为管腔远期通畅率提高提供有力保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angshenxiachui.com/scyy/505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