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肾下垂

专题屈光不正


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屈光不正是指眼在调节静止的状态下,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系统折射作用后,不能在视网膜上结成清晰的物像,而在视网膜前或后方成像,它包括近视、远视及散光。屈光不正的患者需要配戴眼镜来获得清晰的视力。

近视

人眼就像一部相机,近视是眼睛看远时图像落在“胶卷”前,感觉模糊,凑近后可变清楚。

以下症状需要警惕近视来了

█喜欢凑近看电视

█看不清黑板,或总是抄错板书

█看书写字时离书本很近

█看远处时喜欢眯眼,或用手捏住鼻梁

█眼睛易疲劳,经常揉眼睛

为什么会近视

关于近视的原因目前并没有确切的定论,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长时间看近

长时间连续近距离看书、写字、玩电脑、玩手机,眼睛长期处于调节紧张状态。户外运动少,每天不能保证2小时望远时间,眼睛不能得到放松和休息。

█读写姿势不良

不正确的读写姿势和握笔姿势,会导致眼睛承受姿势、视线、距离的三重负担,诱发近视,导致近视度数不断加深。

█配镜不正确

家长获取的防近信息不正确,造成错误的防近观念,孩子患了近视后很多家长不愿给孩子配镜,认为越戴度数越深,戴了就摘不下来了。视力保健机构夸大宣传、防治混乱,市场众多近视防治产品多无科学依据,眼镜店验光配镜不合格率高达85%,不规范的防治导致儿童近视加深。

█视网膜远视离焦

睫状肌调节功能紊乱,调节灵敏度不良,引起视网膜远视性离焦,导致眼轴增长形成近视。

█形觉剥夺

强弱光下读写,车厢中看书,长刘海或倒睫,无节制上网看电视,弹琴等不良用眼行为,限制了视觉感知的充分输入,干扰了周边视网膜成像质量,视网膜成像模糊,会导致近视发生发展。

█眼轴增长

读写姿势不良,验光配镜不规范,引起周边屈光相对黄斑中心凹为远视离焦,则促使眼轴补偿性增长,导致轴性近视不断加深。

█遗传

高度近视患者,其后代发生近视的几率将更高。

常见的近视有哪些1

眼轴过长——轴性近视

眼轴是眼睛这部相机从镜头(角膜)到胶卷(视网膜)的长度。一般7岁以后眼轴的正常值是23.5~24mm,眼轴每增长1mm,近视增加度。轴性近视占近视人群的90%。

2

角膜弯曲过度——曲率性近视

正常角膜曲率半径为7.8mm,形状接近球面,若角膜过度弯曲,曲率半径会变小,角膜形状外凸,表现为近视。使用RGP或角膜塑形镜(MCT)矫正效果最佳。

3

假性近视

当晶状体调节不能放松时,会表现为与近视一样的症状——看远模糊,看近清楚,直接验光所得结果会高于实际度数。睫状肌麻痹(散瞳)验光后,调节作用解除,虚高的近视度数消失。这部分近视称为假性近视。

假性近视通过睫状肌麻痹后可以消除,但如果直接小瞳验光配镜则会表现为真性近视,无法消除。15岁以下儿童应进行双眼视功能检查或散瞳验光,排除假性近视。

近视的分类

█轻度近视:度

█中度近视:≤度数度

█高度近视:≥度

近视度数增长的原因

眼轴延长是近视增长的主要原因。眼轴每延长1mm,近视增加度。

生理增长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眼轴会随生长发育而增长。

视网膜离焦

视网膜位于眼球内壁,具有感光和传导功能,是眼睛这台高级相机的“胶卷”。图像没有落到“胶卷”上称为离焦,此时眼睛感觉到的像是模糊的。

█远视性离焦

据图像落的位置分为近视性离焦(落在视网膜前)和远视性离焦(落在视网膜后)。

近视性离焦(落在视网膜前)

远视性离焦(落在视网膜后)

看近时,图像落在视网膜后面,形成远视性离焦。此时,通过晶状体的调节功能将图像拉至视网膜上。

近视常伴发调节能力不足,长时间的近距离用眼,物像长期落在视网膜后。眼球具有对焦增长的特性,即为了看清楚物体,会去“找”后面的像,导致眼轴延长,近视增长。

调节不足、假性近视配镜、近视眼镜度数过高都会导致远视性离焦,加速近视发展。

█周边视网膜离焦

佩戴框架眼镜,图像落在中央视网膜,但是由于光学眼镜的特性,周边部图像仍落在视网膜后,称为周边视网膜离焦。

周边视网膜对眼轴的延长也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所以周边远视性视网膜离焦也是导致近视增长的主要原因。

远视

1

什么是远视

远视眼(hyperopia),从远处来的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在视网膜后形成焦点,在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的像。

2

远视的原因

(1)轴性远视眼,是由于眼球前后轴过短所致。

(2)屈光率性远视眼,是由屈光间质屈光力太弱所引起。

(3)曲率性远视眼,是由于角膜或晶体表面弯曲度过小所致

3

远视的分类

(1)按照临床病理分类:

生理性远视:是眼球发育的一个伴随症状,与年龄和生长发育有密切的关系。在生长发育中有一定的生理远视,是眼发育的正常过程。

病理性远视:度数高于+6.00D以上,可能由于遗传和外界环境影响,造成眼球发育落后或停止。

(2)远视按度数可分为:低度远视:+3.00D,在年龄时由于能在视远时使用调节进行代偿,大部分人40岁以前不影响视力;中度远视:+3.00D~+6.00D,视力受影响,并伴有不适感或视疲劳症状,过度使用调节还会出现内斜;高度远视:+6.00D,视力受影响,视物非常模糊,但视觉疲劳或不适感反而不明显,因为远视度数太高,患者无法使用调节来代偿。

4

远视的临床表现

看远模糊,看近更模糊。

轻度远视眼,使用调节力量可以克服其屈光缺陷,可无任何视觉症状。青少年的调节力强,即使有中等度远视,也可不发生任何视觉症状。高度远视眼,因为看不清外界的任何物体,所以视觉症状比较明显。

散光

1

什么是散光

散光(astigmatism),眼球在不同子午线上屈光力不同,进入眼球的光线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焦点。

2

散光的原因

引起散光的原因有很多,比较常见的是以下几种

(1)曲率性散光:为角膜弯曲度发生异常变化引起。如屈光力最大的子午线与屈光力最小的子午线互相垂直,则引起规则散光,多为先天性,而且散光度数较大。如为角膜表面不规则变形、弯曲不平,在视网膜上无法形成焦点,则称为不规则散光,如角膜外伤性瘢痕、圆锥角膜、角膜变性等。

(2)偏心性散光:以前多见于晶体移位,如先天性偏斜、晶体半脱位等;近年来,由于屈光性角膜手术的增多,临床也可见因PRK、LASIK手术光斑偏离光学中心引起的散光。

(3)屈光率性散光:为晶状体各部的屈光指数发生变化所致。散光度数一般比较小,如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皮质发生水隙、羽毛状混浊,造成晶状体的屈光指数改变,都可形成散光。

3

散光的分类

散光可根据屈光情况分为规则散光和不规则散光。

规则散光是指弯曲度最大的子午线与弯曲度最小的子午线正好垂直,用柱镜矫正能获得较好的视力。其中规则散光又可分为:

(1)单纯近视散光:为一条主要子午线上的平行光线在视网膜上成像,和它垂直的另一条子午线上的平行光线在视网膜前聚焦成像。

(2)单纯远视散光:为一条主要子午线上的平行光线在视网膜上成像,和它垂直的另一条子午线上的平行光线在视网膜后聚焦成像。

(3)复性近视散光:两条互相垂直的主要子午线上,平行光线都是在视网膜前成像,但是它们屈光力不相等。

(4)复性远视散光:两条互相垂直的主要子午线上,平行光线都是在视网膜后成像,但是它们屈光力不相等。

(5)混合散光:两条互相垂直的主要子午线上,平行光线一条是在视网膜前成像,另一条子午线上的平行光线在视网膜后聚焦成像。

不规则散光是指眼球的屈光系统的屈光面部光滑,各条经线的屈光力不相同,同一经线上各部分的屈光力也不同,没有规律可循,不能形成前后两条焦线,也不能用柱镜片矫正

根据散光轴位分类:

(1)顺规散光:散光眼的两条主要经线分别位于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30°),且垂直主经线屈光力大于水平主经线。

(2)逆规散光:散光眼的两条主要经线分别位于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90±30°),且水平主经线屈光力大于垂直主经线。

(3)斜轴散光:两条主经线分别位于45°(±15°)和°(±15°)方向。

按散光的度数分类:(1)轻度:少于+1.00D(2)中度:+1.00----+2.00屈光度(3)重度:+2.00----+3.00屈光度(4)高度:大于+3.00屈光度

4

散光的临床表现

视力模糊:有轻度散光的人视力通常正常,但在看某一距离的物体时可能出现头痛、眼疲劳和视力模糊。有严重散光的人视物不清和扭曲。

视力疲劳:对于视网膜上的模糊图像需要不断进行精细调节,加上视物发生扭曲,故散光眼,特别是远视散光眼患者,容易发生视力疲劳。 

不正常的头位和眼位:双眼有高度不对称散光者,为了看得更清楚,往往采取倾斜头位而导致斜视,散光矫正后可以恢复。

---end---

有态度有深度有温度

东营疾控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angshenxiachui.com/sczd/500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