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肾下垂

关于急性肾盂肾炎


急性肾盂肾炎是细菌侵犯肾盂、肾盏及肾实质所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病程不超过6个月。感染途径有两种:①上行性感染,细菌由输尿管进入肾盂,再侵入肾实质。70%的急性肾盂肾炎是源于此途径。②血行性感染,细菌由血流进入肾小管,从肾小管侵入肾盂,约占30%,多为葡萄球菌感染。尿路梗阻和尿流停滞是急性肾盂肾炎最常见的原因,单纯的肾盂肾炎很少见。

症状

一、主要症状

  1、全身表现:起病大多数急骤、常有寒战或畏寒、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全身不适、头痛、乏力、食欲减退、有时恶心或呕吐等。

  2、尿路系统症状:最突出的是膀胱刺激症状即尿频、尿急、尿痛等,每次排尿量少,甚至有尿淋漓、大部分病人有腰痛或向会阴部下传的腹痛。

  3、轻症患者可无全身表现,仅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

  二、典型临床表现

  1.尿路刺激症状

  肾盂肾炎多由上行感染所致,故多伴有膀胱炎,病人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尿液混浊,偶有血尿。

  2.全身症状

  包括寒战、发热,体温可达39~40℃,疲乏无力、食欲减退,可有恶心、呕吐,或有腹痛,血中性粒细胞增多,易误诊为急性胆囊炎或急性阑尾炎等急腹症。

  3.局部体征

  一侧或两侧肾区疼痛,脊肋区有叩击痛及压痛。此外,在肋腰点(腰大肌外缘与十二肋交叉点)、上输尿管点(腹直肌外缘平脐处)有深压痛。由尿路插管引起或尿路梗阻并发的尿路感染,多为急性肾盂肾炎,常可呈暴发性过程(fulminatingcourse),出现败血症。这种败血症有人称之为尿路败血症(urosepsis),易发生内毒素性休克,病情险恶,多见于老年人。

  原有糖尿病、镇痛剂肾病或尿路梗阻者并发急性肾盂肾炎,可发生急性肾乳头坏死,病人除有败血症样严重全身症状及血尿、脓尿之外,有时由于坏死乳头脱落引起输尿管绞痛,部分病人还出现少尿或尿闭及急性肾功能衰竭。

检查

一、尿常规:脓尿(每高倍视野≥5个白细胞)为其特征性改变,若平均每高倍视野中有0-3个白细胞,而个别视野中可见成堆白细胞,仍有诊断意义。

  二、尿的细菌学检查:尿细胞培养及菌落计数是确诊的重要指标。目前多采用新鲜清洁中段尿培养法。

  三、其它检查:尿沉渣抗体包裹细菌检查,阳性时有助诊断,膀胱炎为阳性,有鉴别诊断价值。X线及肾盂造影检查可了解尿路系统有无结石、梗阻、畸形、肾下垂等情况。

治疗

一般治疗:急性期有高热者应卧床休息,鼓励多饮水、勤排尿、促使细菌及炎性渗出物迅速排出。

  二、抗菌药物:应根据菌株及药敏结果:针对性用药。常选用抗革兰氏阴性杆菌药物,如复方新诺明2片,每日2次口服;呋喃呾啶0.1g,每日3次口服;新诺明1.0g,每日2次口服;头孢菌素Ⅵ0.25~0.5g,每日4次,氟哌酸0.2g,每日3次。体温高,全身症状明显者,可用庆大霉素8万u,每日2次,肌注;氨苄青霉素50-mg/kg,分4次口服或肌注。绿脓杆菌及变形杆菌感染者可用羧苄或磺苄青霉素。疗程为2周,疗程结束后每周复查尿常规及细菌培养,共2-3次,6周后再复查一次,均为阴性者方可认为治愈。

急性肾盂肾炎转慢性的因素

提要:急性肾盂肾炎多发于女性的一种泌尿道细菌感染性疾病,采取有效的治疗是可以痊愈的。急性肾盂肾炎转慢性一般是急性肾盂肾炎治疗不够彻底,或者是反复感染,生活中不注意卫生所致。(肾盂肾炎,肾盂肾炎治疗,肾盂肾炎反复)急性肾盂肾炎多发于女性的一种泌尿道细菌感染性疾病,采取有效的治疗是可以痊愈的。

  急性肾盂肾炎转慢性一般是急性肾盂肾炎治疗不够彻底,或者是反复感染,生活中不注意卫生所致。

  为防止急性肾盂肾炎转为慢性,需要注意的事项有:

  一、急性期不要因症状消失而中断治疗,坚持治疗经过复查,直至痊愈。

  二、讲究卫生,定期清洗外阴部及肛门,注意经期及性生活卫生,多饮水,常排尿,不憋尿。

  三、加强身体锻炼,注意营养,增强抵抗力,以防反复感染。

  四、有妇科慢性炎症疾患如盆腔炎等,亦应彻底治疗,以防蔓延感染至肾盂。

  急性肾盂肾炎患者一定要积极治疗,直至痊愈,防止反复感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angshenxiachui.com/sczd/620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