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殿疯醫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yuyue/——专访中医院内分泌科学科带头人、医院内分泌首席专家李光伟(副题)“年轻人在糖尿病前期进行干预非常重要,尤其是超重肥胖的年轻人,或是合并高血压的年轻人,干预效果非常显著。”近日,“第四届中国减重糖尿病论坛”在浙江宁波举办,会议期间,中医院内分泌科学科带头人、医院内分泌首席专家李光伟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专访时说。糖尿病前期又称糖耐量受损,是血糖出现异常但还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状态,是进展为糖尿病前的高危血糖代谢异常阶段。包括孤立的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减低,是进展为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糖尿病前期是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一阶段进行干预,就有可能转归正常;如果不加以干预,其中很多人可能很快发展为糖尿病,因而对这类人群进行风险教育非常重要。”李光伟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生活方式干预可以预防糖尿病李光伟曾参与并主持了中国糖尿病预防(大庆)研究(以下简称“大庆研究”),该研究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被称为世界糖尿病预防的里程碑。年发表在《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的大庆研究30年随访数据表明,6年的生活方式干预可使糖耐量受损人群的糖尿病发生风险降低39%,糖尿病发病延迟近4年。干预使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降低26%,复合严重微血管病变发生率降低35%,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降低33%,全因死亡率降低26%;平均预期寿命增加1.44年。“大庆研究证明,糖尿病是可以预防的,生活方式干预可以降低糖耐量受损人群的心脑血管事件和微血管病变风险,减少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但如果不加管理,糖耐量受损人群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不可避免地罹患糖尿病。糖耐量受损人群不仅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还是心脑血管疾病、肾病和癌症的高危人群。”李光伟说。今年7月,李光伟教授、医院纪立农教授和孙宁玲教授主导设计及实施的中国糖尿病预防研究的论文在知名期刊《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杂志上发表。研究结果表明,二甲双胍+生活方式干预比单独生活方式干预,能够更有效地延缓中国成人糖尿病前期人群进展为糖尿病。“你对身体做的好事,身体一定会回报你”“研究结果证明,糖尿病的预防越早越好。”李光伟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糖尿病前期患者,用二甲双胍+生活方式干预的方式,比单独的生活方式干预能够额外降低17%患糖尿病的风险。对肥胖的糖尿病前期患者能够降低35%患糖尿病的风险,对肥胖合并高压的糖尿病前期患者能够降低45%患糖尿病的风险。其对于年轻的糖尿病前期人群,效果也比老年人群显著。”“然而,现在很多年轻人不知道降糖和控制体重的重要性,相当多的人也不知晓自己是糖尿病前期,已经有进展为糖尿病的风险。”李光伟说。他指出,不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正在导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甚至是学龄阶段青少年和学龄前儿童肥胖或超重,使他们成为糖尿病的后备军。“45岁之前得糖尿病非常糟糕。”李光伟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他透露,他即将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糖尿病诊断年龄越早,患者得癌症概率越大。45岁之前得糖尿病的患者,患癌症的风险比45岁以后得糖尿病的患者增加了一半还多。李光伟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生活方式干预的好处不仅是延缓罹患糖尿病的时间,也会减少人们患心脑血管疾病、肾衰的风险。不过生活方式干预需要有耐心,要等到20年后才会看到效果。”不过你对身体做的好事,身体一定会回报你,虽然需要等待,但益处是非常大的。李光伟说,“年轻是一个机会,越早干预,越早受益。错过这个机会,就永远也找不回来了。”“不解决减重问题,降糖的任务永远都完成不了”李光伟认为,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减重和降糖同等重要。“不解决减重问题,降糖的任务永远都完成不了。从糖尿病患者全生命周期看来,不解决肥胖的问题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糖尿病极其严重的致残致死并发症的问题。在早期血糖不是特别高的时候,应以减重为主;而到了晚期,血糖特别高,不降血糖会有生命危险,这时仅仅减重来不及,所以要以降糖为主。”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是全世界肥胖人数最多的国家。预计到年,中国成人超重肥胖患病率将高达65.3%。超重肥胖人数不断增加且呈现年轻化趋势,但不同地区和医疗机构的水平参差不齐,患者认知度不足且缺乏科学的防治知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影响了防治效果。目前肥胖的防治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肥胖患者主动改变生活方式,少吃多动,减少热量在体内的聚积;另一种是医学干预,通过减重代谢手术治疗病态肥胖及其并发症。“预防是最好的办法,减重手术很有效,但是毕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李光伟说,“生活方式干预永远是第一位的,就是要‘管住嘴,迈开腿’。”预防糖尿病“多早都不嫌早”李光伟强调,糖尿病的预防“越早越好”“多早都不嫌早”,甚至应该从儿童开始。他说,有些儿童在六七岁的时候是小胖子,到青春期长高了,有些人可能就不那么胖了。但如果在青春期后仍然肥胖,就要特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angshenxiachui.com/scby/10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