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肾下垂

脾虚及祛风除湿


人的阳气与脾胃着密切的关系,脾胃功能正常运转,则心肾相交,肺肝调和,阴阳平衡;一旦受损,功能失常,易内伤阳气,严重的还会因此而影响全身而患病。因此,人若要养生,先要重视养脾胃,健脾胃的中成药众多,该如何选呢?

脾虚可分为脾气虚,脾阳虚,脾不统血,中气下陷等证型,因此药物的选择必须结合患者自身的症状,只有辩证准确,方能对症下药。另外,不同药物在功效上有细微的不同,应避免盲目或者不规范使用。请看逸仙药师分别介绍:

脾气虚:又称脾气不足。症见纳少,腹胀,食后尤甚,大便溏薄,少气懒言,肢体倦怠,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浮肿,舌淡苔白,脉缓软无力等。治宜补脾益气,可选的中成药有参苓白术散、健脾丸、启脾丸、四君子丸等,其他补脾益气的中成药功效各有侧重,如脾气虚兼痰多可选具有补脾益气,燥湿化痰的六君子丸;脾虚气滞,消化不良可选香砂六君子丸;脾虚气滞所致的胃痛可选养胃颗粒;脾气虚所致的失眠可选参芪五味子片。

脾阳虚:又称脾虚寒证,症见食欲减退,腹胀,胃痛而喜温喜按,四肢不温,大便稀溏,或四肢浮肿、畏寒喜暖,小便清长或不利,妇女白带清稀而多,舌淡胖嫩,舌苔白润,脉沉迟等。治宜补脾温中,可选的中成药如附子理中丸、刺五加颗粒、温胃舒胶囊、小建中颗粒等。

脾不统血:由于脾气虚弱,不能摄血,则血不循经,气血亏虚。除了有脾气虚弱的一些症状外,还可见慢性出血的病证,如月经过多、崩漏、便血、尿血、皮下出血等。治宜补脾摄血,可选具有补脾兼补气血的中成药如人参健脾丸、归脾丸、十全大补丸等。

中气下陷:多由气虚发展而来,是指脾气虚损,升举无力,气机下陷,降多升少,对脏腑维系升举之力减弱,可形成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病症。多兼有气虚和气陷两种证候的临床表现。治宜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可选的中成药如补中益气丸、参芪力得康片等。

用于祛风除湿的7种中成药,不要吃错了

关于风湿骨病,临床常用祛风湿药治疗风湿之邪留滞经络、肌肉、关节等部位,常用的中药材有羌活、独活、防风、秦艽、威灵仙、桑枝、五加皮等,这些中药通过科学配伍,可以起到祛风除湿的良好作用,但需辩证用药。

今天老刘介绍7种具有祛风除湿作用的中成药,大家需要用药时可参考。

1、风湿液

功能主治:补养肝肾,养血通络,祛风除湿。用于肝肾血亏、风寒湿痹引起的骨节疼痛,四肢麻木,以及风湿性、类风湿性疾病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15ml,一日2~3次。

使用禁忌:儿童、孕妇、月经期妇女禁用。

2、风湿骨痛胶囊

功能主治: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用于寒湿闭阻经络所致的痹证,症见腰脊疼痛、四肢关节冷痛;风湿性关节炎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4粒,一日2次。

使用禁忌:本品含毒性药,不可多服。孕妇忌服。

3、独活寄生合剂

功能主治:养血舒筋,祛风除湿。用于风寒湿痹,腰膝冷痛,屈伸不利。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5~20ml,一日3次,用时摇匀。

使用禁忌:孕妇慎用。

4、木瓜丸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除湿通络。用于风寒湿闭阻所致的痹证,症见关节疼痛、肿胀,屈伸不利,局部畏恶风寒,肢体麻木,腰膝酸软。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0丸,一日2次。

使用禁忌:孕妇禁用。

5、舒筋活络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养阴生津。用于风湿阻络,血脉瘀阻兼有阴虚所致的痹证,症见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四肢麻木。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0~30ml,一日2次。

使用禁忌:孕妇慎用。

6、小活络丸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化痰除湿,活血止痛。用于风寒湿邪闭阻、痰瘀阻络所致的痹证,症见肢体关节疼痛,或冷痛,或刺痛,或疼痛夜甚,关节屈伸不利,麻木拘挛。

用法用量:黄酒或温开水送服。一次1丸,一日2次。

使用禁忌:阴虚有热者、孕妇禁用。

7、壮腰健肾丸

功能主治:壮腰健肾,祛风活络。用于肾亏腰痛,风湿骨痛,膝软无力,神经衰弱,小便频数,遗精梦泄。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5克(瓶装者约半瓶盖),一日2~3次。

使用禁忌:感冒发烧者忌服。

水玉先生

赞赏

长按







































西宁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北京哪里看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ungana.com/scby/225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