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肾下垂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肾脏解剖


女人脸上长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50918/4698562.html

关于肾脏解剖位置,明代王肯堂(约-年)《证治准绳·疡医》:“十四椎上为肾俞,肾俞下为腰俞”;其中的“肾俞”,肾即肾脏;俞,输也;其意指肾脏的寒湿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另有肾俞穴是足太阳膀胱经常用腧穴,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左右,在腰背肌和髂肋肌之间。《黄帝内经素问·卷第十六·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肾俞五十七穴,积阴之所聚也,水所从出入也。尻上五行行五者,此肾俞”;关于五脏的解剖位置,春秋战国时期的著作《灵枢·卷六·背俞第五十一》即有论述:“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五脏之俞出于背者;岐伯曰,背中大俞,在杼骨之端;肺俞在三焦之间,心俞在五焦之间,膈俞在七焦之间,肝俞在九焦之间,脾俞在十一焦之间,肾俞在十四焦之间;皆挟脊相去三寸所”。文中“十四焦”,即第二、三腰椎棘突间,腰椎上有十二胸椎,故称十四焦,和前文“十四椎”相近。现代医学对肾脏解剖结构的研究较古人更加深入,阐述如下。

二、肾脏位置

肾脏位置存在人体个体差异,女性一般低于男性,儿童低于成人,新生儿肾位置更低,有时下端可达髂嵴附近。肾脏是人体重要的一对实质性器官,新鲜肾柔软,呈红褐色,左右各一个,外形像蚕豆。位于腹后壁脊柱的两侧,紧贴腹后壁上部,左肾脏上端平第12胸椎上缘,下端平第3腰椎上缘。右肾脏比左肾低,上端平第12胸椎下缘,下端平第3腰椎下缘(见图1)。左肾自上而下与胃、脾脏、胰腺、空肠相邻,右肾与十二指肠降部、肝右叶、结肠右曲相邻。女性肾脏低于男性,儿童低于成人。肾脏可分为前后两面,上下两端和内外两缘。上端宽而薄,下端窄而厚;上端有肾上腺。内侧缘中部凹陷,称为肾门(Hilumrenalis),有肾动静脉、神经、淋巴结及输尿管包含其中,这些出入肾门的组织由结缔组织包裹称肾蒂(Renalstalk)。右侧肾蒂较左侧短,故临床上右肾的手术较左肾难施行。肾蒂内诸结构的排列关系,由前向后依次为:肾静脉、肾动脉及输尿管;从上向下为:肾动脉、肾静脉及输尿管。肾门的边缘称为肾唇,依其上下,前后缘位置称其为:上唇、下唇、前唇和后唇。肾门向肾内延续成一个较大的不规则腔,称肾窦(Sinusrenalis),由肾实质围成,窦内含肾动脉的主要分支、肾静脉的主要分支、肾小盏、肾大盏、肾盂、神经、淋巴管、脂肪等。

图1:肾脏位置图

左右两肾的毗邻器官不同,左肾上端内侧盖着左肾上腺,左肾前面上部与胃底(胃后壁)接触,中部与胰尾和脾脏血管相依,下半部邻接空肠;其外侧缘上方大部与脾毗邻,下部与结肠左曲(脾曲)相贴。左肾位于网膜囊后壁腹膜的后面,与胃、脾之间有腹膜分隔。右肾上端内侧被右肾上腺覆盖,其前面上2/3与肝脏邻贴;下1/3部分与结肠右曲(肝曲)接触,右肾内侧缘邻接十二指肠降部。两肾后面的1/3部分,借膈与胸膜腔的肋膈隐窝相隔,下部的2/3部分自内向外依次与腰大肌、腰方肌及腹横肌邻接。肾与邻近器官的复杂关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肾脏病变有可能转到邻近器官,邻近器官的疾患亦可波及肾脏;在做肾穿刺或肾手术时须注意勿伤周围邻近器官。

三、肾的结构

(一)肾脏被膜(见图2—3)

图2:肾脏被膜横断面

图3:肾脏被膜纵断面

1.肌织膜

由平滑肌纤维与结缔组织构成,紧贴着肾实质的表面,在肾门处,经肾门入肾窦,被覆于肾窦壁上(肾乳头除外)。因其与肾实质紧密附着,难以剥离,通常被当作肾的实质。

2.肾纤维膜

为包裹于肌织膜外面的一层光滑薄膜,由致密结缔组织和少量弹力纤维构成,薄而坚韧,为肾的固有膜。在肾脏破裂或肾部分切除时,缝合即靠此膜。该膜在肾门处分为两层:一层进入肾窦内,衬于肾窦壁的内面;另一层覆盖于肾盂、肾盏和肾血管的表面,并移行于肾血管鞘,随血管进入肾实质。通常肾纤维膜与肾实质表面的肌织膜联接较松,除肾窦的最深部外,易于剥离。倘剥离困难,即属病理现象。

3.肾脂肪囊

包于肾纤维膜的外面,亦称肾周脂肪或称肾床。起稳定肾的作用,脂肪厚度因人而异,一般在肾的边缘部比较发达,肾下端尤其丰富。肾周围的脂肪并经肾门进入肾窦,充填在肾窦内容物的间隙内。临床上作肾囊封闭时,即将药液经腹后壁注入此脂肪囊内。

4.肾筋膜

为覆盖于肾脂肪囊前后面的菲薄筋膜,有人认为是腹横筋膜的连续部分,包于肾和肾上腺周围,并发出一些结缔组织条索和膜性隔穿过脂肪囊与肾纤维膜相连,为固定肾脏的主要结构。

肾脏正常位置的保持,主要依赖于肾筋膜、肾脂肪囊及其邻近器官,此外肾血管及腹膜等,也有固肾作用。若肾的这些固定组织或器官发育不健全时,肾可向下移位造成肾下垂或肾游走。

长按上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angshenxiachui.com/scby/629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