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动-定序贯范氏八法”是范冠杰教授开创性提出的中医理论。团队多年的研究及实践,成书《哲学中医—“动-定序贯范氏八法”与中医临床思维》,运用哲学来解读中医,通过中医来验证哲学。通过本专栏定期文章的推送,希望让中医从业者开拓思维,提高临床水平。医学指导:医院内分泌科大科主任,学术带头人范冠杰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目前痛风发病率越来越高。顾名思义,痛风,痛风,来去如风,说痛就痛!其实很多病人没有认识到痛风的危害并不止于关节疼痛这表面上的痛苦这么简单,它还会引起泌尿道结石、肾功能损害甚至衰竭、脑梗塞、冠心病等一系列重要内脏组织器官病变。所以很多人关节疼痛好转后,就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痛”,没有巩固有效的持续治疗,甚至变本加厉,报复性地自我补偿、又胡吃海喝起来,于是再次迎来随时再爆发的关节疼痛,然后服用大量止痛但可能会造成胃肠粘膜损害甚至大出血悲剧发生的药物。如此循环反复,假以时日,最后不仅是伤了肝肠、脾胃和关节,更是累坏了命根子的肾,还可能发生脑梗、心梗等急危重病症。那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既能解决痛风之痛,又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而且还没有这么多可怕的毒、副作用呢?那就让我们从下面这个真实发生的案例开始寻找答案吧。
病案举隅
张某,男,60岁,某国企高管。素喜肥甘厚味,嗜酒量大(每周不少于3次,每次白酒不少于半斤),3年前终因病苦难忍而不得已戒饮。8年前始出现双足趾关节交替的红肿疼痛,未予重视,生活如故。但近5年来关节疼痛发作越来越频繁,甚时每月2-4次,痛甚难忍,彻夜不眠,自行服用止痛药越来越多而效果越来越差。1年前复查发现尿酸升高umol/L,伴肾功能明显异常:血肌酐高达umol/L,彩超提示双肾体积稍小,多发结石,符合痛风性肾病声像。遂建议病人考虑尽快透析治疗!这下子可把病人惊吓到了!遂立即辗转到我院就诊。
就诊时,见其颜面及下肢浮肿,四肢关节多处红肿胀痛,并伴大小不一的痛风石沉积,最大左肘处大小约1.5X0.6cm,局部活动受限,发热体温最高38.5℃,伴心烦、急躁,眠差、食少,尿黄、便溏。结合患者的症状,诊查舌脉,见舌暗红,体胖大,苔黄厚腻,脉弦滑有力。经辨证考虑系长期饮食不节、酒食无度,致湿热瘀毒内生,阻滞脏腑经络肢节,且久病入血及肾而成危重。治疗先遵“急则治标、实则泻之”为大法,以求畅运下焦、荡涤积滞,活血通络、缓急止痛,处方“痛风1号”方加减:
土茯苓30g,薏苡仁30g,忍冬藤30g,虎杖30g,川牛膝30g,连翘20g,桂枝15g,酒白芍30g,知母30g,黄柏10g,酒大黄20g,姜黄20g,茵陈30g,百合30g,丹参30g,防己15g。
7剂,每天1剂。中药每日自煎共取汁毫升,分多次频频口服。并嘱患者自我反省和深刻认识长期不当的生活方式陋习所致的危害。
随诊过程
二诊:服上药后,患者关节肿痛及颜面肢体浮肿明显减轻,小便频多,大便每天3-4次,甚时畅顺如水。自觉诸症改善,倍感神清气爽。查见舌暗红,体胖大,苔转薄黄,脉弦滑。
继上方,减酒大黄、虎杖、连翘等清热峻剂,续加化湿排石之鸡内金、海金沙,活血化瘀之当归、田七,益气养阴扶正之黄芪、北沙参等品,组方“痛风2号”以固本清源。并进一步指导患者调整高热量饮食结构为优化的低嘌呤、清淡素食营养配方的“痛风餐”,以保证合理补充身体所需的能量营养及组织修复因子,同时特别配合制定了详细而便于执行的“痛风关节保健操”康复锻炼计划。
良好的疗效使患者迅速康复的信心倍增,此后坚持“动-定序贯”范氏八法痛风病诊疗方案治疗半年余,至近期复诊,仅左肘关节处的最大痛风石尚未全部消散,但已明显缩小过半,其余膝、踝关节处的肿痛及痛风石均消失殆尽,偶因天气变化或劳累后感局部关节活动酸胀不适。查血尿酸及肌酐均明显下降,血尿酸.8umol/L(正常)和血肌酐.3umol/L(接近正常)。
按语
范冠杰教授采用纯中医诊治痛风的疗效十分显著,不仅起效快,而且疗效持久不易复发。其“范氏痛风系列效方”紧扣痛风邪滞经络肢节的核心病机,配合独特的煎煮和服药方法,既可有效缓解痛风急性期关节“红、肿、热、痛”四大症状,起到迅速止痛消肿的作用;又可在痛风缓解期,针对不同病程和阶段,结合体质特点灵活运用药串辨证加减,不仅有效防止痛风反复发作,更可逐步降低蓄积体内的尿酸盐水平、并使痛风石溶解消散,从而有利于病变关节结构逐步得以修复和功能康复。
针对病程较长、病情较重且复杂的患者,更要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而分阶段施治。一般来说,早期通常采用“痛风1号(基础方)”联合功擅清热祛湿、泄浊排石之海金沙、鸡内金等药串以攻邪为主;后期则序贯施以健运脾胃、补益气血之“黄芪、白术、炙甘草、沙参、当归、白芍”等缓图扶正固本、培补后天以补先天不足之功。“格物致知”是范氏“哲学中医”尤为强调的辨证思维方法之一。针对痛风属“湿浊蕴结化热、又遇寒凝聚,水落石出,炼石成疾”的特点,范教授擅于“因势利导”、“斩关夺隘”,精心研究和采用了“洁净腑”与“引热下行”之前、后分消大法,将每剂中药煎煮出较大量的汤液(每日约-ml,视病情和体质而异),通过每日多次频服,从而快速将体内湿热浊毒从二便顺势排出,达到“水涨、石没、行舟、荡积”之效,病患之处肿痛尽消则易如反掌;并及时联合活血通络及益气养阴之品,加上对病友细心精准的生活方式指导调整,共奏疏经通络散瘀滞、有效促进机体气血津液化生和自我康复功能的发挥,完美实现标本相得、愈病防复的健康目标,其“推陈出新”之奇功立见,故而效如桴鼓!更令患者信心倍增,就算是再苦的药,也欣然接受。所以总有很多“范粉”们最乐意追着范教授开这碗良药苦口的“黄龙浓汤”祛病保安康!不可不服!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哲学中医—“动-定序贯范氏八法”与中医临床思维》一书,就是运用古今中外各种主流的哲学思维方式,探讨中医理论的重塑和构建,是中医理论突破的全新尝试,也是中国文化自信的鲜活范例。《哲学中医》理论来源于临床,又高于临床,并指导临床运用,本书系统阐述了范冠杰教授的临床医学思想,也是范教授临床经验之总结。
供稿:医院内分泌科魏华黄皓月
执行编辑:何明坤
审核校对:庄映格
责任编辑:宋莉萍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angshenxiachui.com/scby/7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