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肾下垂

多囊肾的影像学表现及其鉴别诊断


多囊肾(polycystickidney)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肾囊性病变,分为婴儿型及成人型,以成人型多见,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有时合并肝、胰、脾多发囊性病变,其中以合并多囊肝最常见;多囊肾90%发生于双侧,多发病于40~60岁,40岁以后常有进行性高血压及肾功能衰竭,30%~40%患者伴有肝囊肿。临床症状一般出现较晚,常见症状为腹内肿块、上腹部及腰背部胀痛、无痛性血尿、高血压,一般肾功能检查无明显异常,而肾功异常时多已为晚期。

1影像学表现:

X线平片:两侧肾影普遍增大,两侧可不对称,往往一侧特别大,轮廓常呈分叶状,偶见钙化斑,肾脏位置常有下垂,旋转,肾脊角较正常为小,甚至肾长轴与脊柱平行。静脉或逆行肾盂造影:双肾盏不规则增大、延长、分开和奇异状变形。多数肾盂形态及轮廓变形不明显,但因肾功能减退,显影多浅淡,部分肾盏分散,颈部延长,呈“蜘蛛腿”样改变。肾盏普遍分离并伸长伴多处边缘光滑的弧形压迹为典型表现。

CT:①肾脏显著增大,双肾实质内见大量大小不一囊性水样密度区,肾实质明显受压变薄,可见肾盂肾盏拉长、挤压变形,肾边缘呈分叶状。增强扫描囊性病变不强化;②多伴有多囊肝;③若囊肿内有出血,则囊肿内密度可增高。

MRI:双肾体积增大,外形不规整,呈分叶;双肾多发囊性病变常呈长T1长T2信号,水抑制序列呈低信号;当囊肿内并发出血或感染时T1WI病灶可呈高信号或稍高信号。

CT平扫横断面CT增强横断面双肾体积增大,边缘略呈分叶状,双肾实质内可见大量大小不一薄壁囊肿区,呈蜂窝状;增强扫描囊肿内未见明显强化,囊间肾实质明显强化,肾盂、肾盏受压变形。

2鉴别诊断:

多发肾囊肿,亦可累及双侧肾脏,但囊腔一般较大,囊肿数目较少,正常肾实质较多保留,无明确家族史,临床无高血压及肾功衰竭。双肾积水(由先天性疾患或后天性输尿管梗阻所致):可出现双侧胁腹部包块并有肾功能受损的表现。但静脉肾盂造影、超声和CT检查均与多囊肾有明显不同的表现,鉴别不难。

撰稿人审稿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angshenxiachui.com/scby/949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