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汾河两岸就亮了起来,犹如一幅长长的画卷舒展开来,画卷上一条巨龙蜿蜒盘旋,它象征着太原正走向腾飞。迎泽大街华灯高照,在夜幕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美丽,街上的汽车川流不息,好似流淌着一串耀眼的珍珠,又像是一行行星星在闪动。环行路上,一座座立交桥犹如道道彩虹,贯穿城市的东西南北,建筑各异的大桥,造型美观,在路灯的照射下就像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装点着美丽的太原。
今天迎来了太原三通堂周六家人们相聚的日子——公益活动日!叔叔阿姨们来到店里第一时间就是井然有序的签到,看!签到处还有位叔叔在一旁,看着到店的家人有没有认真签到呢!
接下来到外修五式啦,今天带领大家做外修功法的是小孙老师和一位性格开朗,爱劳动的阿姨,她对养生要求很严哦!“病从口入”这句话牢牢记在心里,就连自己吃的菜都是要自己种的才放心,阿姨说外面的菜好多都是大棚菜、吃了对身体不好,从这点就可以看出阿姨对养生意识很重视哦!
老师耐心的教,大家认真的学,通过这几周的学习锻炼,看得出叔叔阿姨们已经掌握了外修五式的动作要领了。
接下来到我们的知识部分,由苏老师为大家讲解有关人体方面的知识。
一、什么是气?
气的涵义:一是指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如饮食中的水谷之气,吸入之清气(即氧气)等,即所谓〞人之有生,金赖此气〞。二是指生命活动的动力,如脏腑之气。所以,气有物质和功能两种涵义。
二、气的分类
人体内的气是怎么来的呢?按来源分,气有先天精气、水谷精气和自然界的清气。先天精气,是父母给的、打娘胎早带来的;水谷精气是从食物中汲取的气;自然界的清气可以理解成氧气。水谷精气和自然界的清气又称为后天之气。这三种气互相结合、作用,又会生成元气、卫气、经气、营气、宗气、精气、神气,脏腑之气。
元气:又叫原气,以先天精气为基础,受水谷精气的滋养。元气发源于肾,藏于丹田,通过经络运转到全身,是人体生命的动力源泉。因此,我们常在武侠小说看到,修炼武功要从“气沉丹田”开始,而一旦“大伤元气”,即便原本武功高强,战斗力也会急剧下降。
卫气:是水谷精气经过脾胃运化而来的,这种气运行于皮肤、肌肉之间,有保卫肌表、抗御外邪的作用,因此称为“卫气”。从保卫人体的角度来说,可以把卫气理解为人体消化吸收食物后形成的一种抵抗力。
营气:又叫荣气,也是水谷精气的一种。不同于卫气的是,营气的主要功能是通过经脉营养全身。我们可以理解为人体吸收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通过血液循环来营养全身。
宗气:是由肺吸人的清气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结合而成,基本可以等同于卫气加营气,是后天之气运动输布的本始,所以称为“宗气”。人体的呼吸运动、气血运行、肢体寒温、四肢运动、脏腑活动等功能均与宗气息息相关。元气、卫气、营气、宗气这四种人体最基础的气分布作用于不同的脏腑、经络,就会形成胃气、肺气、肝气等脏腑之气和经络之气。
三、气的功能及作用
?
1.推动作用:
气可以促进人体生长发育,激发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推动经气的运行、血液的循行,以及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2.温煦作用:
气的运动是人体热量的来源。气维持并调节着人体的正常体温,气的温煦作用保证着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及经络的生理活动,并使血液和津液能够始终正常运行而不致凝滞、停聚。
3.防御作用:
气具有抵御邪气的作用。一方面,气可以护卫肌表,防止外邪入侵;另一方面,气可以与入侵的邪气作斗争,以驱邪外出。
4.固摄作用:
气可以保持脏腑器官位置的相对稳定;并可统摄血液防止其溢于脉外;控制和调节汗液、尿液、唾液的分泌和排泄,防止体液流失;固藏精液以防遗精滑泄。
5.气化作用:
气化作用即在通过气的运动可使人体产生各种正常的变化,包括精、气、血、津液等物质的新陈代谢及相互转化。实际上,气化过程就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
四、什么是气机
气机指气的运动,其运动形式为升、降、出、入:机体的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各种生理活动,全赖气的升降的出入运动。所以说,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
五、气机失调的五种表现
1、气滞:气滞,是指气的流通不畅,郁滞不通的病理状态。
气滞,主要由于情志抑郁,或痰、湿、食积、热郁、瘀血等的阻滞,影响到气的流通;或因脏腑功能失调,如肝气失于疏泄、大肠失于传导等,皆可形成局部或全身的气机不畅或郁滞,从而导致某些脏腑、经络的功能障碍。气滞一般属于邪实为患,但亦有因气虚推动无力而滞者。
气滞的病理表现有多个方面:气滞于某一经络或局部,可出现相应部位的胀满、疼痛。气滞则血行不利,津液输布不畅,故气滞甚者可引起血瘀、津停,形成瘀血、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由于肝升肺降、脾升胃降,在调整全身气机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故脏腑气滞以肺、肝、脾胃为多见。肺气壅塞,见胸闷、咳喘;肝郁气滞,见情志不畅、胁肋或少腹胀痛;脾胃气滞,见脘腹胀痛,休作有时,大便秘结等。气滞的表现虽然各不一样,但共同的特点不外闷、胀、疼痛。因气虚而滞者,一般在闷、胀、痛方面不如实证明显,并兼见相应的气虚征象。
2、气逆:气逆,指气升之太过,或降之不及,以脏腑之气逆上为特征的一种病理状态。
气逆,多由情志所伤,或因饮食不当,或因外邪侵犯,或因痰浊壅阻所致,亦有因虚而气机上逆者。
气逆最常见于肺、胃和肝等脏腑。在肺,则肺失肃降,肺气上逆,发为咳逆上气。在胃,则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发为恶心、呕吐、嗳气、呃逆。在肝,则肝气上逆,发为头痛头胀,面红目赤,易怒等症。由于肝为刚脏,主动主升,而又为藏血之脏,因此在肝气上逆时,甚则可导致血随气逆,或为咯血、吐血,乃至壅遏清窍而致昏厥。
一般地说,气逆于上,以实为主,但也有因虚而气逆者。如肺虚而失肃降或肾不纳气,都可导致肺气上逆;胃虚失降也能导致胃气上逆。
3、气陷:气陷,指气的上升不足或下降太过,以气虚升举无力而下陷为特征的一种病理状态。
气陷多由气虚病变发展而来,尤与脾气的关系最为密切。若素体虚弱,或病久耗伤,致脾气虚损,清阳不升,或中气下陷,从而形成气虚下陷的病变。气陷的病理变化,主要有“上气不足”与“中气下陷”两方面。
“上气不足”,主要指上部之气不足,头目失养的病变。一般由于脾气虚损,升清之力不足,无力将水谷精微上输于头目,致头目失养,可见头晕、目眩、耳鸣等症。
“中气下陷”,指脾气虚损,升举无力,气机趋下,内脏位置维系无力,而发生某些内脏的位置下移,形成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病变
4、气闭:气闭,即气机闭阻,以致清窍闭塞,出现昏厥的一种病理状态。
气闭,多由情志刺激,或外邪、痰浊等闭塞气机,使气不得外出而闭塞清窍所致。气闭的临床所见,有因触冒秽浊之气所致的闭厥,突然精神刺激所致的气厥,剧痛所致的痛厥,痰闭气道之痰厥等等,其病机都属于气的外出突然严重受阻,而陷于清窍闭塞,神失所主的病理状态。
5、气脱:气脱,即气不内守,大量向外亡失,以致机能突然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气脱多由于正不敌邪,或慢性疾病,正气长期消耗而衰竭,以致气不内守而外脱;或因大出血、大汗等气随血脱或气随津泄而致气脱,从而出现功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状态。气脱可见面色苍白、汗出不止、目闭口开、全身瘫软、手撒、二便失禁、脉微欲绝或虚大无根等症状。
气脱与亡阳、亡阴在病机和临床表现方面多有相同之处,病机都属气的大量脱失,临床上都可见因气脱失而致虚衰不固及机能严重衰竭的表现,但亡阳是阳气突然大量脱失,当见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等寒象,而亡阴是阴气突然大量脱失,当出现大汗而皮肤尚温、烦躁、脉数疾等热性征象。若无明显寒象或热象,但见气虚不固及机能衰竭的上述表现,则称为气脱。因此,气脱若偏向阳气的暴脱,则为亡阳;若偏向阴气的大脱,则为亡阴。
学习的时间结束了,大家很热心的把凳子摆放整齐,还帮老师们一起打扫卫生,还说有一个好环境,才有一个好的心情,谢谢家人们,咱们下周再见。
今天学习的是知识,明天知识健康双丰收!北京中科专注治疗白癜风全国重点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ungana.com/schg/2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