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位于腹腔的左上方,位于腺胃右侧,呈不正的球形,呈暗红色,质软而脆,是重要的淋巴器官,有造血、滤血、清除衰老血细胞及参与免疫反应等功能。因其含血量丰富,能够紧急向其他器官补充血液,所以有“人体血库”之称。中医学中,脾的别称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仓廪之官”。正常的脾脏一般不能摸到,如在左肋缘下扪及者,均表示脾肿大,引起脾肿大的原因很多,医院检查治疗。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调补脾土为治疗大法,用之得当,收效卓著。古人有诸病不愈,寻到脾即愈之说,足见治脾之法在祖国医学的作用不可小觑。
一、脾的功能和治疗方法
1、助运
脾居中州,运化水谷。脾气充盛健运有权,自可随食随化,无积滞之患。如江笔花所说:“诸积皆属于脾,脾土果旺,则何物不化?”假如脾气弱,消磨无力,势必出现消化呆滞,纳减腹胀,肠鸣泄泻等消化功能低下症状。久则头晕眼花,面色淡黄,倦怠乏力诸恙相继而至,治疗应先健脾助运,使纳运正常。代表方为五味异功散、健脾丸、参苓白术丸。
2、建中、益气
脾胃主中气,荣养全身。古有上损下损过中皆在不治之说。凡虚损虚劳病久,治疗棘手时,苟能遵《内经》“上下交损,当取其中”之旨,抓住建立中气一法,使中气一振以荣养全身各脏功能,其复杂病情即可向顺利方向转化。显效方为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附子理中等。再则脾输布水谷精微。惟脾功强健,水谷精气始可“灌溉四旁”布达周身,使诸脏受益。补脾则可益气,此是治疗气虚不足的重要途径。显效方为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
3、补血
血源于脾,系脾营肾经化合而成。若脾运失健,纳谷渐少,化源亏乏,则英血生成日减,诸症接踵而来。当此脾功衰惫之际,虽见血亏亦不可直接补血,亟宜补脾培土,以裕生化之源,则收效较易。显效方为大剂四君子汤加首乌或黄精、小剂量归脾汤等。
4、生津
脾阴为精血津液生化之源,脾阴亏损,则津血津液无由化生,而见唇燥口干,舌光红少津等证。立法施治当补脾育阴而生精。显效方为二冬膏、玉竹膏、珠玉二尘粥、资生汤、无比山药丸、石斛夜光丸等。
5、止血
脾气主升,脾健运,统摄有权,则血行常道。如脾气虚,升摄裹撷之力衰退,血运失其正轨,溢出脉道,势必酿成种种出血病证。补脾既能统血以裹撷血液营运于经脉之中,更从根本上控制出血。显效方为归脾汤。
6、摄液
津液的环流代谢,有赖于脾的转输调节。脾虚统摄无权,则水液脱陷下行,不能内濡脏腑,上润口舌,复见狂饮不已,尿崩溲频,肌肤枯燥等象。补脾则可升津液,调整水液运行。显效方为滋辟饮、无比山药丸等。
7、举陷
正常升降运动的枢纽在脾胃。假似中气虚陷,谷气下流,气机升降不利,临床上突出表现出脏器功能衰退迟堕,如现代医学诊断的胃下垂、肾下垂、子宫下垂等。应用补脾法升提中气,堕脱每随清阳升腾而复位。
8、行水
脾对水液具有吸收、转输和布散的作用。脾功受损,水湿聚而不运,流溢于肌肤,则见浮肿面黄,腹满脘痞,口淡不渴,纳减便溏,小溲短少,脉象沉缓,舌淡苔白滑等候。用药应培土健脾,令脾气复振,运化有权,小溲通畅,则邪水下泄,肿满自消。显效方为五苓散、五皮饮、实脾饮等。
9、除痰
脾为生痰之源。脾气不振,运化失职,水谷精气不能生化如常,则可聚而成饮成痰,故选健运中州,培土运湿之品,以鼓舞脾气,乃痰浊水饮的治疗方法。显效方为六君子汤、苓桂术甘汤。
10、退热
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是生成营卫之气的主要来源,故脾功自强,生化有源,维持着营在脉中卫行脉外的和谐协调状态,卫阳之气才能发挥其调节,控制腠理的开合及御邪外袭等生理效应。否则营卫之气匮乏失调,则症见身热畏风,遇劳即发,热势或高或低,身倦自汗,声低懒言,大便稀溏,脉象虚弱,舌淡而润等。对此既不能投解表发散之品耗气伤津,亦不可施滋阴清热之剂凉降消伐,须遵甘温除大热之旨,着重扶益脾气,和调中州,使营卫复充,则身热诸恙随之消失。显方为补中益气汤。
11、熄风
脾功强健,水谷精微生化如常,始可“散精于肝,淫气于筋”,维持肢体关节运动自如的生理状态。所以热病、久病之后伤及脾土,气血颓败,致筋脉失养,手足蠕动,等虚风内动之候。固然搐搦抽掣为厥阴所主,但其发生的原因,却由中土衰惫所致,治疗时尤须审慎,切忌凉润镇潜之品复伤脾气,当发补虚安中,培土宁风为要务。显效方为理中汤加天麻、钩藤。
12、生肌
脾主肌肉。倘使脾虚可致精气失布,不长肌肉,而见疮疡溃烂,久不愈合。临床上表现为形体消瘦,脓水清稀,疮形软陷,溃后难敛等,设能补脾旺其中气,则肌肉易丰满,疮疡易愈合。显方为黄芪建中汤、归芍六君子汤等。
13、荣窍
脾居中土,灌溉四旁,联络四脏,与诸窍之间的关系甚为密切。假若脾气虚弱,则精气匮乏,引起九窍失养;再则清阳不升,复致阴火上乘,“邪害孔窍”。从而出现青盲、内障、视物模糊,鼻窍不利,耳鸣,耳聋,口糜流涎,齿龈萎缩,咽喉肿痛等。基于中宫虚惫,精气不引起九窍不利的病源所在,临证时务须开阔思路,善于应用气血相关理论,在九窍病证中辨识与脾虚有关的症候、体征,有的放矢地选投益气补脾之品。显效方为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益气聪明汤等。
14、束带
若脾气虚损运化失职,水谷精气凝而反聚为湿,流注下焦,伤及任脉,则可形成带下之患。症见白带清稀,量多如注,绵绵不已,面色萎黄等。对此治法,武之望曾明确指示:当以“壮脾胃升阳气”为要务。一旦脾功健旺,清阳升腾,邪湿下泄,则带下随止。显效方为完带汤等。
15、固胎
胎元固否责在脾胃肾。若先天不足,伤及肾气,复因孕后脾气受损,化源匮乏,致气虚失摄,血亏乏养,胎元不固,往往酿成滑胎之疾。治当脾肾兼补,着重培益中气,摄养胎元,显效方为所以载丸、泰山磐石散等。
16、催产
催产是针对滞产而言。造成滞产的原因固非一端,然由脾乏健运,中气大虚,致形神交瘁,产力内乏者为多见。临床表现为宫缩时间短,间歇时间长,产程进展缓慢,阵痛微弱,神疲身倦,语音低怯,心中空荡不宁等象。立法施治当投补脾健中之剂,使中气复振,推运之力骤增,则胎儿自易娩出。显效方为大剂人参理中汤、十全大补汤等。
二、脾脏病饮食疗法
(一)粳米苡仁米粥的处方:
粳米半合淘洗 苡仁米一合淘洗
水三倍米量
这处方的制作方法:把二味各别淘洗干净,一次用足三倍米量的水,先把苡仁米下锅,文火煮滚,约煮二十分钟,再下粳米同煮,以煮到“烂熟透心”为标准,即所谓“烂、酽、泛”的火候。
这粥以淡食配和素食的菜蔬品为原则,也可以加入白糖、饴糖、蜂蜜,作成甜食。
(二)小米糯米粥的处方:
小米半合
糯米半合
水三倍米量·
这处方的制作方法:与通常人家里作小米粥一样,不过配合糯米以调和甘淡的性味,营养价值就提高了。服饵以淡食为原则,宜配和素食菜蔬,也可以加入糖,作成甜食(见前条)。
(三)鸡头肉糯米糕的处方:
鲜鸡头肉二两
糯米一小撮 冰糖一两
这处方的制作方法:把鸡头肉和糯米一起淘洗干净,同入砂锅里,一次加入两倍米量的水,文火煨煮,煮到烂熟透心为标准。再放入冰糖烊化,继续再煨五分至十分钟,即可取出服食了。
按:鸡头肉又名芡实,生在水塘里,形如鸡头,所以名叫鸡头肉,用新鲜的最好,过了季节,用干货也可以的。
(四)大枣、柿子:
大枣、柿子这两种服食品,都宜做成蜜饯。随意作点心服食。这二种蜜饯品,市上已有供应品,可以去买,这里不必多述了。
(五)葵子:
葵子糊的服食和制作方法:详见肝脏大枣胡麻葵子糊条文。不过应当除去胡麻不用,只用大枣葵子就行了。
(六)鲫鱼:
①白萝卜丝鲫鱼汤的处方:
鲫鱼半斤重一尾去鳞杂 白萝卜丝茶杯大一枚去皮切细丝
白胡椒末一撮
食盐一茶匙
葱白五根
生姜片五薄片
麻油二汤匙
猪油一汤匙
这处方的制作方法:先把鲫鱼鳞杂去了,萝卜丝切成很细,即把猪油麻油同入红锅里,生姜片先炸焦捞出不用(不放生姜即会生锅,鱼会炸烂)。随即放入鲫鱼,在油锅里略事炮溜一遍,以鱼尾翘起为度,这时速即翻转一面熘炸,不町炸得太老了,即加入水一大碗,这水搀下时火力要加大一些,即会变成白色的“奶汤”,最后放入葱白、胡椒末、食盐、萝卜丝,煮沸约经二十分钟,即可盛在汤碗里,佐饭服食。
按:鲫鱼与各种鱼类性味不同,《本草经》和食谱都说它“属土”,是补“脾土”的鱼类,是服饵的上品。
②鲫鱼面的处方:
鲫鱼一斤去鳞杂
生姜一大块
小葱切一撮
胡椒末一撮
食盐一茶匙
酱油二茶匙
炮雪里红酸菜一撮切细末
鲜笋一只切细末
鸡蛋五枚搅滥
猪油三汤匙
凝粉一汤匙调化
花菇一两温水发开切丝
蛋清菠菜汁细面适量
麻油三汤匙
这处方的制作方法:把鲫鱼鳞杂除去,放入砂锅内,加水一大碗烹煮,同时放入生姜一块,胡椒末,食盐一茶匙,文火慢煨,煨到鱼的“骨肉分家”,即用漏瓢与筷子把鱼刺选出,在汤瓢里细细滤过,务求把鱼的“扬匕刺”都滤除干净,或者用纱布包着挤滤,把鱼肉挤滤出来,仍然放入原汤内,继续烹煨着。一面把荤素油放入红锅中煎滚,放入雪里红酸菜、鲜笋、花菇丝,炒抄一遍,即把鲫鱼的原汁浓汤加入,同时加入酱油,全部调匀,再加入鸡蛋(事先搅打蛋黄蛋白混合)不住抄和。看蛋花成了,即加入凝粉,浓缩原汁,以不干不稀为标准,这叫做“二流酽”,盛在碗里,撒上葱花,备作“浇头”之用。
把浇头做好,另外把事先特作的蛋清菠菜面(颜色翠绿,是用菠菜叶榨汁,配和鸡蛋清调和做成的面条)适量投入面锅水中,煮熟挑入碗内,用面篓挑面,将水“吊干”,不带一点面汤,这名字叫做“干搂”。煮面火候又分硬软二种,吃硬性一点的面名叫“带黄”;吃软性一点的面名叫“带柔”。各随所喜好了。把面盛好之后,再把浇头浇上三五汤匙,如喜吃辣椒和酸醋的人,临时可加入适量的辣椒油和酸醋,更为鲜美,随意当点心服食。
(七)泥鳅:
泥鳅又名鳅鱼,一般人很少吃它,大概都用来喂猫而已。按:泥鳅产生在泥田里,穴居独处,雌雄相避,除了交尾和产卵期短短的七天之外,它们是不相共处的。它经常伏藏在泥里,不出游行,它能在泥里看见小虾小鱼之类的生物,从孔穴经过即张口吞食。古代食医,对泥鳅的研究,说起来十分有趣,泥鳅背脊的两边生着二条象几何学的虚线一样的纹理,它依靠这两条线,好象近代科学“雷达”似的作用,可以测量水势的深浅和干涸的程度(一般的鱼也生有这种线纹,是用来测量水流方向和流速的),以定它钻伏泥底浅深的标准,如果田水千涸了,它能钻深到泥面三尺以下,“蜇伏”六个月,不饮不食,等到“春水来潮”,方才“出蜇”,再钻出泥面,它穴居的生活,与鳝鱼之类不大相同,它“头动尾静”,“干陷于坤”,所以它钻穴的方式用头嘴拱泥,用四十五度角度向下猛钻,到了一定的深度,它再作九十度直角的方向变换,直线地向上升,钻出与泥面相平,即头上尾下笔直地不动了。它的嘴唇特别的长,“柔中有刚”,雄的嘴唇有三个硬肉环,生有韧带相联,既能伸长又能缩拢,雌的则只有两个环,它利用这特别的工具,可以钻泥,又可伸长出泥面去吃小鱼虾。
又据旧说,泥鳅与七星鱼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龙鳞、凤尾”,“龙须箭鳍”,只有嘴巴不同,头上无孔。它做服饵的营养作用,有“理脾滋肾”,“补土壮水”的功效。
赞赏
长按专科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白癜风初期的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ungana.com/schg/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