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肾下垂

第一讲中医学两大特点一一整体观念辨证施


中医两大特点的特点

一、整体观念

歌诀

中医治病整体观,内脏有病体表现;情绪气候常是因,季节水土亦有关;生理病理受影响,诊断治疗全面关。

1、整体观念的概念 

整体观念,是中医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2.整体观念的内容

(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①生理活动的整体统一;②病理反应的整体分析;③诊断治疗上的整体观。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①生理上的适应调节

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如《灵枢·五癃津液别》云“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流于膀胱,则为溺与气”。

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则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地域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如江南多湿热,人体腠理多稀疏;北方多燥寒,人体腠理多致密。

②病理上的内外影响

季节气候变化对发病的影响:如《素问·金匮真言论》云“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

昼夜晨昏对疾病的影响:如《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

地域环境与疾病的关系:如《素问·异法方宜论》所云“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

③诊治上的内外考虑:气候变化影响着人体的生理、心理和病理变化。

养生方面,要顺应四时气候变化的规律;防病方面,气候变化剧烈或急骤时,要“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防止病邪侵犯人体。治疗方面,要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和地域环境来考虑治疗用药,即所谓“因时、因地制宜”。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人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人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影响,生理上表现为身心机能和体质特点有一定差异。病理上,剧烈、骤然变化的社会环境,对人体脏腑经络的生理机能有较大的影响,从而损害人的身心健康。如《素问·疏五过论》指出:“尝贵后贱”可致“脱营”病,“尝富后贫”可致“失精”病,并解释说“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始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屈,痿躄为挛”。

二、辨证论治

歌诀

患者有病来求医,症状错杂应审辨,症多法多方亦多,辨证论治是关键。辨是鉴别和分析,症状归类为证言;论是讨论和探讨,治含治则方药煎。辨证首先求病因,病机病位要明验,望闻问切四诊合,综合分析莫厌倦。同病异治灵活用,异病同治有方选。

1.症、证、病的概念

(1)症 即症状,是人体对疾病的反应而表现出来的个别表象。如头痛、发热、恶心、呕吐、舌红、脉浮等。

(2)证 即证候,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亦标示着机体对病因作用的整体反应状态。它概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趋势及邪正关系,以及机体的抗病反应能力等,能够反映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它比症状能更全面、深刻、正确地揭示疾病的本质。如风寒感冒、肝阳上亢、心血亏虚、心脉痹阻等,都属证候的概念。

(3)病 即疾病,指机体在一定病因和条件下所发生的病理变化的总过程,它具有特定的病因、发病形式、病变机理、发展规律和转归。如痢疾、胸痹、感冒、麻疹、不孕等。

2.辨证论治的概念

(1)辨证 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以探求疾病的本质。

(2)论治 又称施治,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3)辨证与论治的关系 是中医诊断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指导中医临床理、法、方、药具体运用的基本原则。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则是解决疾病的手段和方法,辨证论治的过程实质就是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

3.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1)同病异治 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疾病所处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反映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异。“证异则治异”,如:麻疹(病)在不同的疾病阶段有不同的证,故麻疹初起邪犯肺卫,肺气失宣,宜解表透疹;中期邪犯肺胃,宜清热解毒透疹;后期余热未尽,肺胃阴伤,宜滋养肺胃之阴。

(2)异病同治 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即大致相同的证,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证同则治同”,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不同的病变,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可能出现大致相同的“中气下陷”的病理机制,表现为大致相同的证候,故皆可用补益中气的方法来治疗。因此,中医学诊治疾病的着眼点是对证的辨析和因证而治。证同则治同,证异则治异,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

高大夫温馨提示:中医看证不看病,世界上没有什么秘方,只有对证的处方才是好方子。那种祖传秘方、包治百病的谎话失去了中医的根本,都是骗人的鬼话。

下期预告:中医理论—阴阳学说(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佳药物
河北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ungana.com/schg/92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