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肾下垂

从细节上谈养生提肛补肾的妙法,人人都


北京有没有准分子治疗白癜风的 http://m.39.net/pf/a_5154570.html

补肾有妙法,人人都可做。今天说一个关于提肛补肾的方法,非常简单,而且实用。

提肛法又称“缩肛法”,是配合呼吸作缩提肛门动作的一种锻炼保健疗法。清初汪昂《勿药元诠》撮、抵(舌抵上腭)、闭(闭目上视)、吸(鼻吸莫呼)中就提到“撮提谷道(肛门)”一法,并在养生十六宜中提出“谷道宜常撮”,除此之外孙思邈在《枕中方》中也提到“日撮谷道一百遍,治病疗疾又延年”,这足以说明提肛的重要性。

提肛法简单易行,好处多多。

我们知道,人身气机不过是一升一降,一呼一吸,即是左升右降。如果能配合提肛,则升降的幅度会更大,气血更容易通畅周身。因此,提肛法的第一大好处在于能促进气血的升降运动。

人生病了,或者是左边的肝血升不上去了,出现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症,或者是右边的肺金降不下来了,出现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病症。

再如便秘即是右降不利,下肢静脉曲张即是左升不利,这些都需要调整人体的左升右降平衡。提肛即是一个方便法门,不可不知。

几乎各种慢性病,莫不与气血升降失常有关,知道了这个道理,也就明白这个方法的妙处了。

提肛法可以活动肛周的肌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清除瘀血,促进排便畅通。从中医理论看,提肛可使中气升提,脏腑强壮,并可调节气血阴阳,因此对于预防和治疗痔疮等肛肠疾病大有好处。

这个方法还有助于防治轻度脱肛、痔疮脱垂、肛门括约肌松弛、肛裂等病。

另外,肛裂、瘘管等疾病术后的病人也要做这个提肛法,可以促进伤口愈合。没有痔疮的,如果整天吃火锅,还不赶紧地多做一做这个法门。

提肛的同时,也可以提一下管小便的肌肉,就是忍小便时要收紧的那种感觉。这样可以加强升提中气的效果,可以调理五脏,对于各种脏腑下垂性疾病大有好处。

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下垂等等都可取得不错的效果。

并且,这个动作可以按摩前列腺,促进会阴部的静脉血液回流,使前列腺充血减轻、炎症消退,对于预防与治疗前列腺疾病很有帮助,包括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尿失禁、小便不畅、遗精等等。

另外,大小便以及性生活后要紧接着提肛十数次,以防止大小便及泻精时元气随之而泻出,可升提固脱。

干重体力活时也要做一做提肛法,可以保护元气勿泻。

提肛法不仅仅是补虚之法,而且,还可以按摩骨盆下面的两个重要的穴位,即会阴穴和长强穴。这两个穴位位于任脉和督脉从丹田向下开始上升的地方,如果提肛的同时配合舌抵上腭即可沟通任督,促进任脉与督脉的气血循行,是真正的健身之道。

中医认为,元气之所行,与任督二脉关系密切。元气根之于肾而行于任督,故李时珍说:“任督二脉,人身之子午也,此元气之所由生,真息之所由起”。

因此,提肛法既可升提中气,又能促进任督通畅,是很好的延年益寿之道。

现在提肛运动并不再局限于单纯的一个动作,只要能够锻炼会阴、肛门等部位,不受时间、地点、环境限制,“蹲、站、坐、卧、躺”均可随时进行。那么平时该怎么锻炼呢?今天给大家分享几个简单又实用而且随时都能做的提肛方法。

一、胸膝卧位法

双膝跪在床上,胸部贴床,抬高臀部做提肛运动。吸气时,肛门收缩内提,像憋大便的感觉;呼气时自然放松3-5秒。30次为1组,大约做3分钟,每天2-3组即可。掌握呼吸缩放的节奏,坚持一个月,效果就很明显。

二、夹腿提肛

仰卧,双腿交叉,臀部及大腿用力夹紧,肛门逐渐用力上提,持续5秒钟左右,还原,可逐渐延长提肛的时间。重复10-20次,每日2-3遍。

三、仰卧抬臀

平躺时,将双腿撑起,用头和脚后跟作为支撑点,抬高屁股,有规律地向上提拉肛门、夹紧阴部和肛门及周围肌肉;配合吸气、呼气,能更好地达到效果。20次为1组,每天2组。

四、坐立提肛

先坐在床边,双足交叉,然后双手叉腰并起立,同时肛门收缩上提,持续5秒钟,再放松坐下。重复10-15次,每日2-3遍。

五、踞足收肛

采取站立位,双手叉腰,两脚交叉,踞起足尖,同时肛门上提,持续5秒钟,还原。重复10-15次,每日2~3遍。

提肛法十分简单易行,一提一松,配合一个呼吸,即是人体气血一个升降运动。平时没事的时候就练习一下,有百益而无一裨。

五行调味钙作用简介:

(专注食品安全—护百姓健康)

具有降解食物中的农药残留、抗生素,灭菌等;具有抗过氧化(负电位达mv~mv)、中和酸毒、净化血液、高效补钙、消炎止痛;调节血压、降胆固醇,降血脂、活化酶体、激活细胞、强化内脏机能;再生养颜,提高免疫力,延防衰老等等功效(具有18种特别突出的健康功效哦!)。

弘扬中医、道医、佛医文化,改善人类健康危机!传递正确养生知识,解除人间病苦,唤醒世人,净化人类身心!

长按图片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angshenxiachui.com/scwh/625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