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平原
常见的鼻炎类型有过敏性鼻炎、急性鼻炎、慢性单纯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等,症状如鼻塞、多涕、鼻痒、喷嚏,甚至出现头昏、头痛等。
鼻炎的难治几乎每一位顾客都有所耳闻,但是对于鼻炎难治易复发的机理则不是人人都清楚,下图则为我们清晰展示了鼻炎复发的过程。
而对于如此顽固的疾病,在选用中成药治疗的时候,就更要做到辨证施治,分型合理用药。中医认为,其病主要在肺,但与脾、肾也有密切关系。
鼻炎的中医分型
虚实分型
辩证要点
常见细分证型
主要症状
实证
鼻流浊涕,甚则稠如脓样,量多,鼻塞,嗅觉减退或消失,鼻腔红肿,头痛,发热,口苦,咽干,舌质红苔黄等,或鼻塞声重,头痛头昏,伴有咳嗽,多见于急性鼻炎或鼻窦炎等
风热犯肺、湿热郁鼻
鼻痒打喷嚏、鼻塞不通、鼻流浊涕或清涕、嗅觉减退
风热犯肺,胆经郁热
打喷嚏、鼻痒、流浊涕、舌苔薄、脉浮数
气滞血淤
鼻塞时间长,鼻涕多,粘黄或粘白,嗅觉迟钝,检查见鼻内肿胀,呈桑椹样。伴咳嗽痰多,声音重浊,舌资暗红有淤斑,脉弦细或涩数。
虚证
鼻涕白黏或稀薄,鼻塞,嗅觉减退,鼻腔黏膜淡红,头昏头胀,形寒肢冷,自汗乏力,食少
腹胀,舌淡苔白等,或鼻塞鼻痒,喷嚏,多涕,反复发作,遇冷遇风发作或加重
肺气虚损、感受风寒
鼻痒难忍,喷嚏连连,继之清水样涕量多,鼻塞不通,嗅觉减退,遇风冷易发作,反复发作
肺脾气虚
鼻塞时轻时重,鼻涕清稀,遇寒加重,嗅觉减退,头痛,头晕。检查见鼻内肿胀色淡。肺气虚者兼见咳嗽痰稀,舌淡苔白,脉缓或沉细。脾气虚者兼见食欲不佳,体倦乏力,舌质淡,苔白或厚,脉濡缓。
常用中成药的鉴别用药
鼻炎常用中成药
千柏鼻炎片
藿胆丸
通窍鼻炎片
鼻炎康片
补中益气丸
玉屏风口服液
药物组成
千里光、卷柏、羌活、决明子、麻黄、川芎、白芷。
广藿香叶、猪胆粉。辅料为滑石粉,黑氧化铁
苍耳子、防风、黄芪、白芷、辛夷、白术、薄荷
广藿香、苍耳子、鹅不食草、野菊花、黄芩、麻黄、当归、猪胆粉、薄荷油、马来酸氯苯那敏。
炙黄芪、党参、炙甘草、白术(炒)、当归、升麻、柴胡、陈皮。辅料为生姜、大枣。
黄芪、防风、白术(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活血祛风,宣肺通窍。用于风热犯肺,内郁化火,凝滞气血所致的伤风鼻塞,时轻时重,鼻痒气热,流涕黄稠,或鼻塞无歇,嗅觉迟钝;急、慢性鼻炎,鼻窦炎见上述证候者。
芳香化浊,清热通窍。用于湿浊内蕴、胆经郁火所致的鼻塞、流清涕或浊涕、前额头痛。
散风消炎,宣通鼻窍。用于鼻渊,鼻塞,流涕,前额头痛;鼻炎,鼻窦炎及过敏性鼻炎和体虚自汗,反复感冒,益气,通窍。
清热解毒,宣肺通窍,消肿止痛。用于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的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便溏久泻、肛门下坠。
益气,固表,止汗。用于表虚不固,自汗恶风,面色{光}白,或体虚易感风邪者。
用法用量
一次3~4片,一日3次.
口服,一次3~6克,一日2次。
口服,一次5~7片,一日3次。
口服,一次4片,一日3次。
一次1袋(6克),一日2~3次。
口服,一次10ml,一日3次。
禁忌
不宜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饮食忌烟酒、辛辣、鱼腥食物。孕妇慎用。
不宜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饮食忌烟酒、辛辣、鱼腥食物。
1.忌辛辣、鱼腥食物。
2.孕妇慎用。
3.凡过敏性鼻炎属虚寒症者慎用。
4.用药期间不宜驾驶车辆、管理机器及高空作业等。
1.忌不易消化食物。
2.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
区别用药
在这六种常用药中,补中益气丸和玉屏风口服液都不是专治鼻炎的药,但是二者都具有益气固表的作用,经常配合在一起治疗虚证型的鼻炎,症状多见鼻塞、流清涕、遇风遇冷反复发作等;
通窍鼻炎片散风、补气、宣通鼻窍,与上述两味药合用的机理相似,可用于体虚自汗、鼻炎反复发作的患者;
鼻炎康片是中西医结合制剂,其在迅速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方面有优势,而其中药组方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热性、实证鼻炎;
千柏鼻炎片和霍胆丸都是治疗实热型的鼻炎,不同的是前者宣肺通窍,后者芳香化浊利胆,前者治疗风热犯肺,内郁化火引起的鼻炎,后者治疗湿浊内蕴、胆经郁火所致的鼻塞、流清涕或浊涕、前额头痛等症状。
喜欢的话就点赞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angshenxiachui.com/scwh/7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