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家李从悠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466841.html目赤肿痛又称“赤眼”、“风火眼”,俗称“红眼病”。为多种眼部疾患中的一个急性症状,往往双眼同时发病,春夏两季多见。常见于西医学的急性结膜炎、假性结膜炎以及流行性角膜炎等。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由于外感时疫热毒所引起。临床表现为风热外袭,白睛红赤,沙涩灼热,羞明流泪,头额胀痛,舌红、苔薄黄,脉浮数。目赤肿痛好发于体质火气旺盛的患者,一旦发作,则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
而攒竹穴和瞳子髎穴相配,可疏风散热,泻火解毒,有效治疗目赤肿痛。
攒竹穴,属于足太阳经腧穴,能宣泄眼部之郁热,有通络明目作用。
瞳子髎穴,属足少阳经,可泻肝胆之火,《针灸聚英》载,主目痒,赤痛泪出。
首先找到攒竹穴,其位于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即是攒竹穴位置。
刺激攒竹穴可以用按压法,将拇指指腹按住攒竹穴位置,按压时指腹用力深压,有酸胀感即可,保持力度,持续5-10秒,然后放松,再按压,一压一松为一个循环,每次10分钟,每天5次、15天为一个疗程。
还可以用按揉法刺激攒竹穴,将拇指指腹按住攒竹穴位置,按揉时指腹用力深压,然后压而揉之,有酸胀感即可停止用力,保持力度,持续5-10秒,然后放松,再按揉,反复持续,每次10分钟,每天5次、15天为一个疗程。
再来找到瞳子髎穴位置,其位于位于面部,目外眦旁,当眶外侧缘处即是瞳子髎穴位置。
刺激瞳子髎穴可采用与攒竹穴相同的方法,长期刺激即可达到疏风散热,泻火解毒的功效。
总之,坚持刺激两穴对治疗目赤肿痛有显著疗效,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眼部卫生,患病期间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减少视力活动,忌发怒,戒房劳,不吃辛辣食物。
无菌揿针精彩内容:
中联医学——怪不得你口干、嘴破、全身痛,原来身体缺乏这些“营养素”!
中联医学——口臭提示身体疾病,怎么预防?
中联医学——颈部有一个“大包”的人,再不重视就晚了。
中联医学——穴位等于中药、经络等于药房!
免责声明:
1、本文来源于网络,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参考。
2、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侵权,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angshenxiachui.com/scyf/4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