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手足癣中医医院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8593664.html导语:旋转隐斜是指眼球的角膜在12点钟方向有偏移的趋势,可能是一只眼睛,也可能是两只眼睛。通常是由于内旋肌肉与外旋肌肉的失衡引起的。临床上会出现视疲劳、视物歪斜、头痛、恶心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还会出现眼部、神经系统的损伤。但是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可以使患者的眼睛恢复正常的视力。
01旋转隐斜的起因
(一)总论
引起旋转隐斜的原因主要有眼肌因素,如上、下眼斜肌的功能增强或减弱等,还有一些心理因素,如精神过度紧张等。
(二)根本原因
1、眼肌因素
外旋转倾斜是由上斜肌的功能不足或者下斜肌的功能太强导致的。
2、光学因素
斜轴散光者在凝视水平和垂直方向时,会出现与散光轴斜角相等的倾角,从而导致眼球转动,如果上斜肌的作用力不足以抵消斜轴散光造成的视网膜图像的倾角,就会造成光学旋转隐斜。
3、心理因素
如果是因为精神压力过大,会导致斜肌过度紧张,从而出现旋转倾斜。
02旋转隐斜的征象
(一)总论
旋转隐斜常以阅读障碍为主,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另外,头痛、眩晕、恶心、精神紧张等也是常见的。随着疾病的发展,眼睛和神经也会受到损伤。
(二)典型征象
1、视觉疲劳
常见的症状是:阅读时间不能持久,阅读困难,出现串行、复视等症状。
2、视力不清
在阅读时会出现模糊、紧张等现象。
3、视物偏移
看地面有些凹凸不平,墙壁也有些歪歪扭扭。
4、代偿头位
为了更好地观察物体,病人会下意识地转动头部,以弥补眼球的转动。
5、其他
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精神紧张等是常见的症状。
(三)并发症
随着病情的发展,会有很多并发症,如睑缘炎、结膜炎、定位不佳、立体感不强等。
03旋转隐斜的检验
(一)预期检验
如果出现视力疲劳、视物模糊、视物歪斜、头痛、恶心等症状,要及时就诊。就诊后,医生会先做身体检查,以确定是否有病变。可以考虑采用钟状盘视标法、双棱镜、双马氏杆法、眼底镜等方法来确诊。
(二)体检
1、视诊
在12点钟方向,医生会根据病人的眼角膜是否偏斜,从而帮助早期确诊。
2、眼球运动
医生可以根据单眼和双眼的动作和正常的动作幅度来判断是否有斜视和病变。在检查的时候,病人的头部是笔直的,只有眼睛跟着靶子旋转,而医生则会拿着聚光电筒,在距离病人大约半米的地方,进行观察。
(三)附加检查
1、钟形片视标法
钟形盘的视标呈钟形,中央有一个小型的观察圈,周围环绕着一个巨大的圆圈,圆圈中央有一个十字形的圆圈,圆圈上有三、六、九、十二的刻度,用以判断病人是否有隐形旋转隐斜。将P度偏光过滤器放置在右眼,P45度偏光过滤器放置在左眼。当发现钟形圆盘上的十字指针视点不垂直时,则是右眼的光学转动隐斜视。
2、双棱柱体方法
在检查时,将右眼置入双三棱镜,而不需在左眼内放置双三角镜。定性分析是在5m的一条直线上进行的。当他的右眼看到两条横线的时候,他的左眼会看到一条横线,而这条横线就是他的右眼,如果这条直线是三条平行的,那就是他的左眼有旋转隐斜,如果是两条直线,那就是他的右眼有旋转隐斜。
3、双马氏棒法
检查必须在半暗室内进行,不得有其它干扰。在检查时,病人将2△底向下的三棱镜放置于右侧后镜槽,将RMV镜片插入前镜槽,将WMV镜片放置在左侧镜槽中,可以观察到上下两个方向的视野标志。当两条直线平行时,没有隐性的旋转隐斜;当两条直线不平行时,出现倾斜,说明病人有旋转倾斜。红线的右上、左下是右外旋转的斜视;白线的右下是左眼外转动的斜视;白线的右上和左下是左眼的内旋性斜视。
4、眼底镜
眼底镜能发现玻璃体混浊、眼底出血等。
04旋转隐斜的诊断
(一)判别原理
临床上可以通过体格检查、钟形盘视标法、双棱镜法、双马氏杆法、眼底镜等检查结果来确诊。
(二)诊断
1、外隐斜
外隐斜是指眼位向外倾斜,会导致视物模糊、眼睛酸痛、阅读不能持久、串行、复视等,甚至会伴有头晕、头痛、恶心等症状。双马氏杆法和眼底镜可与旋转隐斜法相鉴别。
2、内隐斜
内隐斜视是一种潜伏性的斜视,主要表现为斜眼内翻,病人会出现对事物的分辨能力降低,对位置的感知能力降低,视物时间过长,会有眼睛酸胀、畏光、头痛等症状。双马氏杆法和眼底镜可与旋转隐斜法相鉴别。
05旋转隐斜的医治
(一)治疗原理
对于旋转隐斜的病人,一定要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消除心理上的疑虑。首先要做屈光矫正,并戴上眼镜。病人要做好放松的调整,适当的户外活动,配合人工泪液等药物来减轻视觉疲劳。可以通过外科手术来解决肌原性旋转隐斜症。
(二)综合疗法
1、要有规律的生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不要过度的紧张,要有足够的睡眠。
2、适当的户外活动,每天至少要做2个小时的户外活动。
3、矫正屈光不正,戴上眼镜。
(三)药品疗法
可以通过使用人工泪液来改善干眼症状和视觉疲劳。
(四)外科疗法
1、上斜肌功能障碍或下斜肌功能障碍所致的外旋隐斜症,可采用局部切除或后移术。
2、上斜肌过度或下斜肌功能不足导致的旋转倾斜,可采用断键、后移位等方法。
(五)理疗
1、正位性视力锻炼
增加融合分开力、增强融合分开力等对旋转隐斜症进行治疗,还能减轻视疲劳。
2、集合训练
适合于聚集不足、外隐斜视度数比视远大的病人。
结语:对于旋转隐斜症患者,其预后总体良好,可以通过光学转动隐斜镜散瞳验光,佩戴矫正镜后,症状会自行消失;如果治疗不及时,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导致睑缘炎、位置和立体感下降,从而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angshenxiachui.com/scyy/10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