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灸(针灸、拔罐、意念刮痧)痞根。”
痞根穴的位置
痞根穴位于腰区,横平第一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5寸。
痞根穴解:痞根穴是经外穴。痞,就是痞块的意思,腹内肿大的器官,如肝肿大、脾肿大,都可以叫痞块。这个穴位有治疗肝脾肿大的作用,有如截断痞块根部的作用,故名痞根。针扎或艾灸这个穴位,可以治疗痞块、肝脾肿大、疝痛、腰痛、肠炎、咳逆、胃痉挛、胃炎、胃扩张、肝炎、肝脾肿大、腰肌劳损、肾下垂等病。
贺普仁给芭蕾舞女演员看病,见她舌质淡,舌苔发白,再一摸她的脉,沉细弦,就知道她是因为肝郁气滞,气血瘀结导致了石瘕。于是就按调气活血,化瘀通络的思路给她治疗。用艾炷灸姑娘的痞根穴,每次灸30分钟。治了一次之后,姑娘的症状减轻了,乏力也好多了。又治了两个疗程,所有的症状都消失了,月经也正常了。医院去做B超,出来的检查结果让她高兴坏了:恢复正常,子宫肌瘤消失了。
四、子宫肌瘤的家庭保健
有三类人群易发子宫肌瘤:
第1类,未育女性提前进入更年期。未育女性得不到孕激素及时有效保护,易发生激素依赖性疾病,子宫肌瘤就是其中之一。
第2类:性生活失调影响子宫健康。夫妻间正常的性生活刺激,可促进神经内分泌正常进行,使人体激素正常良好地分泌,而长期性生活失调,容易引起激素水平分泌紊乱,导致盆腔慢性充血,诱发子宫肌瘤。
第3类:抑郁女性多发子宫肌瘤。女性自身的抑郁情绪,很容易促使雌激素分泌量增多,且作用加强,有时可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这同样是子宫肌瘤产生的重要原因。
真的得了子宫肌瘤,最好找医生看看。同时可进行家庭的辅助疗法,在家用砭针或艾灸对痞根穴进行保健。
寻找痞根穴:痞根穴是经外穴,位置在腰部,在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5.5寸(肓门穴外开0.5寸),手在腰部可以摸到。《窦太师秘传》说痞根穴:“背脊中命门穴两旁各四指许。”
芦荟胶意念刮痧保健法:次用心法手法刮痧开穴位。刮板点按痞根穴
艾灸保健法:病人在家用艾灸疗法灸痞根穴的时候,要采用俯卧的姿势。用艾条温和灸,每次10-20分钟。
砭石保健法:可找家人帮助,用砭石点按痞根穴,也可以自用砭石点按,每次点按2-3分钟,每天2次。
痞根穴歌十二椎下痞根穴。各开三寸零五分。二穴左右灸七壮。难消痞块可除根。
1、胃痛、胃痉挛、胃炎、胃扩张、肝炎、肝脾肿大、反胃、腹中痞块、痞块经久不愈。
2、腰肌劳损、肾下垂、腰痛、疝痛、咳逆、肠炎、便秘。
痞根穴的作用是健脾和胃,理气止痛。
主治病症
痞根穴主治痞块,腰痛,胃痉挛,胃痛,胃炎,胃扩张,肝炎,肝脾肿大,腰肌劳损,肾下垂,肠炎等。
痞根穴主治痞块、腰痛、胃痛,以及肝脾大、肝炎、胃炎、肠炎、肾下垂等。
局部病:痞块(肝脾肿大)久不愈,肝炎。
其他病:胃痉挛,胃炎,胃扩张,肾下垂,腰肌劳损等。
痞块,肝脾肿大,疝痛,腰痛,肠炎,咳逆。
胃痉挛,胃炎,胃扩张,肝炎,肝脾肿大。
腰肌劳损,肾下垂。
穴位配伍
痞根穴配精宫穴、鬼眼穴,治疝痛、反胃。
痞根穴配命门穴、肾俞穴、太溪穴,治腰肌劳损。
痞根穴配脾俞穴,血海穴治痞块。
刺灸法
直刺0.5~1寸,局部有酸胀感,或放射至腰部;可灸。
一般斜刺0.5~1.0寸;可灸。
艾炷灸3~7壮。
痞根穴的作用
健脾和胃、理气止痛、行气活血、软坚消痞。
治疗肿瘤少不了痞根穴,此穴为经外奇穴,选穴时要让病人采取俯卧位,在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3.5寸取穴。“十二椎下痞根穴。各开三寸零五分。二穴左右灸七壮。难消痞块可除根。”乳腺增生、子宫肌瘤都可以灸此穴,选穴要与患处同侧,若两边都有,则灸双穴。此穴还可做诊断用。
腰部疼痛的病人在痞根穴处多可以摸到硬性呈条索状的筋节,特别是腰部肌筋膜炎(以前多称之为腰肌劳损)的病人在这个部位基本都有筋结,病情越久越明显,其硬度和大小与病情息息相关。临床中通过弹拨此穴位患者症状可以立即减轻,随着病情的减轻,痞根穴处的筋结亦随之变软,减小并逐渐消失。且临床中发现此穴治疗腰部肌筋膜炎可以说是有特效。
痞根穴解析
Pǐgēn
痞,痞块,腹内肿大的器官,如肝肿大、脾肿大,泛称痞块。此穴有治疗肝脾肿大的作用,有如截断痞块根部的作用,故名痞根。此穴出自《医学入门》。从肓门穴分出。
痞根穴为经外奇穴名(pǐgēnEX-B4)。出《医经小学》。在腰部,当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3.5寸。主治痞块,腰痛,胃痉挛,胃痛,胃炎,胃扩张,肝炎,肝脾肿大,腰肌劳损,肾下垂,肠炎等。
出处
《医学入门》:专治痞块,十三椎下,各开三寸五分。
文献摘要
《医学入门》:多灸左边,如左右俱有,左右俱灸。
《医经小学》:精宫鬼眼与痞根,疰忤疝痛反胃穴。
佛门道家
赞赏
长按北京哪家医院可以治白癜风白癜风的饮食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ungana.com/scyy/1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