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肾下垂

病例分享高度疑似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


点评嘉宾

石璐教授

医院

主持嘉宾

韩冬教授

中国医科大学

医院

分享嘉宾

崔丽颖教授

医院

病情简介

患者姓名:尹XX,性别:女,年龄:79岁

入院时间:-02-:32

主诉:头痛6小时余

现病史:

患者于6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头部持续性胀痛,VAS:9分,伴恶心呕吐少许胃内容物,未注意肢体活动。服去痛片1片无好转,伴心慌,无呼吸困难,呼“”来诊,急诊血压/mmHg,行头CT未见出血,家属诉测体温38.1度,予以天麻素静点,赖氨匹林0.9静推,症状无好转,以“头痛待查”入院。入院后检查发现左侧肢体力弱,心慌不适缓解,无意识不清及抽搐,无言语障碍,无吞咽困难,无咳嗽咳痰,二便无异常。

既往史:

有高血压,糖尿病,心律失常-房颤史,心衰病史,无吸烟饮酒史。无药物过敏史。

查体

T(体温):37.6℃

R(呼吸):18次/分

HR(心率):次/分,律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

P脉搏:次/分

Bp(血压):/mmHg

神经系统查体:

躁动,神清言语流利,眼动充分,眼震阴性,双瞳孔等大正圆,直径=3mm,光反射灵敏,左面纹浅,伸舌左偏,肌力上肢(左IV、右V),下肢(左IV、右V),肌张力正常,肱二头肌反射(左++右++),膝反射(左++右++),Babinskisign(左-、右-),Chaddocksign(左+-、右-),Hoffmannsign(左-、右-),深浅感觉无异常,左手指鼻试验欠稳准,跟膝试验正常。

颈软,克氏征:阴性。双肺呼吸音清,腹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NIHSS评分:3分(面瘫1分、左上下肢各1分),洼田饮水试验:I级,MRS:3级。

辅助检查:

WBC(白细胞):10.6*10^9/L;

NEUT(中性粒细胞):91.7%;

葡萄糖(空腹):17.43mmol/L;

糖化血红蛋白:8%;

血糖(min):9.87mmol/L;

肌酐:95.3umol/L;

甘油三脂:2.64mmol/L;

C-反应蛋白:2.43mg/dl;

B型钠尿肽(BNP)测定:.95pg/ml;

肝功、输血四项、甲功、风湿、血沉、血离子、凝血四项无明显异常。

头CT:右侧枕叶、双侧侧脑室旁可见小斑片状低密度灶。

初步诊断

头痛,发热待查,颅内感染?

脑栓塞?

心律失常-房颤

高血压病;

2型糖尿病;

治疗计划

1、患者存在神经功能缺损,完善头DWI+MRA,颈动脉彩超、TCD等检查明确病灶及评估颅内外血管情况;

2、剧烈头痛、发热、躁动,颈强不明显,颅内炎症?完善腰穿检查;

3、监测并调控血压、血糖,予以双抗、调脂,丁苯酞、血栓通等改善脑血循环、头孢他啶抗感染及支持对症治疗。

病情变化

患者当天下午体温波动于38.8℃-39.9℃之间,伴寒战,抽取血培养+药敏,给予来比林退热治疗,体温最低降至37.9℃。

患者躁动,不配合做磁共振检查给给予2支安定静推后进行头DWI+MRA检查。

再次给予1支安定静推后行腰穿检查。

头DWI

头MRA

结果

DWI序列:

右侧颞枕叶片状高信号影,脑内见低信号软化灶,脑沟裂池及硬膜下腔增宽,脑室对称,中线结构居中。右颞枕叶急性期梗塞。

血管成象(MRA):

3D-TOF像示:双侧大脑后动脉自后交通动脉主供血,基底动脉显示较细,双侧颈内动脉虹吸部、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后动脉未见明显狭窄及扩张改变。头部MRA扫描未见明确狭窄。

腰穿结果

测初压约为:mmH2O。

脑脊液常规:无色透明脑脊液;

蛋白定性:阳性反应(+);

有核细胞计数:10*10^6/L;

有核细胞分类:细胞数太少,无法分类%;

脑脊液生化:

葡萄糖:6.9mmol/l;

微量总蛋白:0.78g/L;

氯:.9mmol/L;

未查到细菌,结核杆菌,隐球菌。

调整治疗方案及病情变化

根据腰穿结果:

考虑存在病毒性脑膜炎,当晚给予更昔洛韦0.25gQ12h静点。

第二天,加用更昔洛韦后次日晨体温37.1℃,但意识状态差,嗜睡,仍有头痛,程度减轻,VAS:7分,进食差,左侧肢体活动不灵加重,近端3-级,远端1级,左下肢3-级,病理征阴性,颈强可疑,左肺底少许湿罗音,腹软,无明显固定压痛。

目前诊断:

头痛,发热待查,病毒性脑炎?脑栓塞?心律失常-房颤;

高血压病2级,很高危;2型糖尿病。

患者进食差,血糖高,建议鼻饲,家属不同意,给予补液,降糖治疗。

思考

病情进展加重,意识状态改变,病毒性脑炎?自身免疫性脑炎?继续抗病毒治疗,待外检脑脊液结果回报。

右颞枕叶病灶是脑栓塞病灶?患者高热寒颤,一元论思考,感染性栓塞?是否存在心脏瓣膜赘生物?进一步完善心脏彩超检查;二元论:房颤引发栓塞+感染?进一步查找引起感染原因,完善肺CT、腹部彩超等检查除外有无其他部位感染,患者入院后尿失禁,未能送检尿常规。

肺CT

胸廓对称,双侧肺野透过度减低,散在斑片状磨玻璃影及索条影,以双肺下叶为著,左肺下叶支气管轻度扩张,右肺上叶点状钙化灶,双肺上叶小叶间隔略增厚,右肺中叶微小结节影,双侧肺门影不大。纵隔居中,其内未见确切肿大淋巴结。心脏增大,脾脏可见团状低密度灶。

1、双肺间质改变、陈旧病灶

2、右肺中叶微小结节,请随诊观察

3、心脏增大

4、脾脏低密度灶,建议相关部位检查

颈部动脉彩超

双侧颈动脉结构清晰,内膜欠光滑,左颈总动脉内中膜0.11cm,右颈总动脉内中膜0.11cm。CDFI:彩色血流局部未见充盈缺损。PW:频谱形态及流速正常。左侧椎动脉椎间段内径0.34cm,峰值流速46.2cm/s。右侧椎动脉椎间段内径0.35cm,峰值流速42.8cm/s。双侧椎动脉血流通畅,方向正常。

结论:双颈动脉粥样硬化。

普通心脏彩超+EF

主动脉根部27-30-28mm室间隔厚度9mm

左心收缩功能升主动脉内径30mm

左室舒末内径44mm

射血分数56%二尖瓣口面积cm2

收末内径31mm

缩短分数29%肺动脉主干径21mm

后壁厚度9mm

左心舒张功能左肺Amm右肺Amm

右室前后径20mm

E峰最大流速0.7m/s

左房40x45x55mm

流出道26mm

单峰右房39x50mm

动脉最大流速0.9m/s

主动脉最大流速0.8m/s

—————————————

1.左房增大、右房内径正常高限,余心腔内径正常范围。

2.各室壁厚度及运动正常。

3.各瓣膜形态及运动未见异常,CDFI:收缩期二尖瓣房侧见少量返流信号。收缩期三尖瓣房侧见少量返流信号,TRVmax:cm/s,PG:27mmHg,TI法估算SPAP:32mmHg。舒张期主动脉瓣下见微量返流信号。PW测:舒张期二尖瓣口血流速度单峰。

4.主动脉、肺动脉未见异常。

左房增大、右房内径正常高限二尖瓣返流(轻度)三尖瓣返流(轻度)左室舒张功能减低

腹部彩超

肝胆脾彩超:胆囊多发结石。

双肾膀胱输尿管彩超:双肾形态大小未见异常,皮髓质界限清晰,右肾集合系统分离,肾盂宽约1.1cm,肾盏宽约2.7cm,右侧输尿管上段宽约1.3cm,左肾集合系统分离,范围约2.0x1.7cm,左侧输尿管上段宽约1.0cm,中下段因肠气干扰显示不清。膀胱充盈过度,内壁光滑,其内未见异常回声。腹腔内大量气体干扰,部分切面扫查不清。

双肾积水并双侧输尿管上段扩张,膀胱尿潴留。

右下腹阑尾区彩超:右下腹阑尾区未见明显包块及异常回声。

右下腹阑尾区未见明显异常

治疗方案

尿潴留:给予留置导尿

双肾积水并双侧输尿管上段扩张,膀胱尿潴留。请泌尿外科会诊:建议:导尿,完善泌尿系三维重建,尿动力学检查(后两项家属不同意),.

化验尿常规:

白细胞计数(UF):89.9/ul;

红细胞计数:28.5/ul;

比重:=1.;

蛋白质:3+=3.0g/L;

酮体:+-0.5mmol/L;

潜血:2+。

补充诊断:尿道感染。

入院第三天

患者夜间先后2次高热,39度左右,伴寒颤,再次行血培养检查,

急查血常规:WBC:13.2**10^9/L;NEUT:78.5%;

血沉,甲功,ASO,RF正常,

今日晨体温正常36.7度,神志清,头痛减轻,今左上肢远端可抬起,肌力3级,但抽搐3次,表现为左侧面部抽搐,口角歪斜,局灶性发作,诊断:继发性癫痫,给予开蒲兰口服,因现颅内病变性质不明确,建议完善头MRI+C,复查腰穿检查,进一步明确颅内病灶情况及变化。

磁共振平扫+增强扫描-2-21

右侧颞顶枕叶片状不均匀长短T1长短T2信号影,增强后不均匀明显强化。双侧基底节区、双侧侧脑室旁及半卵圆中心多发点状、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双侧乳突炎

1、考虑颞顶枕叶梗塞后出血,请结合临床

2、脑内多发梗塞、缺血与软化灶。

血管成象(MRV)-2-21

左侧横窦显示较细,部分显示不清,上矢状窦、窦汇、直窦、乙状窦显示通畅,未见明显狭窄及扩张改变。

左侧横窦较细,请结合临床

化验回报

2月16日回报:血细菌培养+鉴定(2-12日申请,双侧肢体各抽血一管送检):苛养颗粒链菌。

2月19日回报:血细菌培养+鉴定(2-13日申请,双侧肢体各抽血一管送检):72小时和小时无需氧及厌氧细菌生长。

2月19日

患者体温正常,无明显头痛头晕,肢体活动明显好转,肌力IV级,

复查血常规:

白细胞:12.07**10^9/L;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9.9%;

钾:3.08mmol/L;

氯:95.36mmoL/L;

总蛋白:56.6g/L;

白蛋白:29.6g/L;

葡萄糖:9.66mmol/L。

给予补钾对症治疗。

苛养颗粒链菌,少见,查找文献:

颗粒链菌属(granulicatella)首次是从心内膜炎和耳炎患者体内分离得到的,并将其作为营养变异链球菌新类型进行描述,引起了临床的







































白癜风产生的原因
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ungana.com/scyy/383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