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肾下垂

药知道古人所说的ldquo补气诸


治疗白癜风哪里最专业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756333.html
膳食小课堂——药知道

Hi~这里是膳食计开设的小课堂——“药知道”,膳食君将定期为大家介绍各种重要食材,让你了解中药的性格与脾气,赶快和膳食君一起成为中药小专家吧~

药食简介

北芪,即黄芪,因盛产于我国北方,故名北芪,是常用中药之一,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

基础知识一览

别名:黄耆、膜荚黄耆、黄芪、木黄芪

性味:味甘、性微温

归经:归肺、脾、肝、肾经

功效:益卫固表、补气升阳、利水消肿

小试牛刀

北芪为重要的补气药,全身之气皆能补益。能补脾健胃、补肺益气、补气固气、补气消肿、补气生血、补气通络、补气升提、补气托毒、排脓生肌。古人把北芪推崇为“补气诸药之最”。

北芪除了具有补气作用外,还有其它功用,因其广泛的用途而被誉为“一药多能”。其应用范围涉及到内、外、妇、儿、五官、骨伤科,具有以下五大功效。

1、补脾益气

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倦怠乏力之症,以及脾虚泄泻,久泻脱肛等。北芪的补气力强,善补肺气,可以治疗肺虚气短,声低懒言、神疲乏力,容易感冒之症。常配党参、白术、淮山、炙甘草同用。用蜜制后的北芪补益力更强。

2、固表止汗

用于表虚自汗。北芪补气之中而有外达之性,故能补气固表以止汗。北芪的固表止汗作用较好。临床上通过不同配伍,能治疗各种汗出症;同助阳药配伍,治阳虚自汗;同补气药配伍,治疗气虚自汗;同滋补药配伍,治阴虚盗汗。若气血不足,外受风寒,又往往不能作汗,在解表药中配伍黄芪,能鼓舞阳气,补益汗源,使其发汗,所谓“黄芪有汗能止,无汗能发”就是这个道理。这时宜生用。

3、益气升阳

用于气虚下陷之症。中医认为脏器的下垂是由于中气下陷之故,北芪善于益气升阳,可治疗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肾下垂以及气虚血脱的崩漏等症。中医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脏器下垂各症,补中益气汤中的北芪就是取其补气之中而有上升之性,能升脾胃之清阳。这时宜蜜制后用。

4、利水消肿

用于气虚水肿,常配白术、防己、炙甘草或桂枝、茯苓同用,如防己黄芪汤、防己茯苓汤均有本品。多用于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晚期等。

5、托疮排脓

用于气虚痈疽久不溃破,或溃后久不愈合,常与党参、肉桂同用。取本品补气健脾,能促进脓疱的早溃和肌肉的新生,有排脓生肌作用。

食用禁忌

凡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内停、阴虚阳亢、痈肿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者均忌服。

今日特推荐一款

干燥时养生的汤水

它为北芪肉苁蓉火麻仁煲猪展

有补肾固表、润燥通便的功效

为家庭靓汤之一

膳食食谱

北芪肉苁蓉煲猪展

北芪20克,肉苁蓉、火麻仁各12克(中药店均有售),猪展肉克,生姜3片。

1、各物分别洗净,猪展肉切块

2、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毫升(约10碗量)

3、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1个半小时

4、调入适量食盐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北芪:补气类药材,能益卫固表、利水消肿

肉苁蓉:助阳补肾类药材,能补肾、益精、润燥、滑肠

火麻仁:润下类药材,能润燥、滑肠、通淋、活血

合而为汤甘润醇香,有补肾固表、润燥通便的功效

素材源自网络

图片源自摄图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angshenxiachui.com/scyy/582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