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经,人体十二经脉之一。循行部位起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沿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内踝的前缘,沿小腿内侧正中线上行,在内踝上8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行沿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脾,络胃,向上穿过膈肌,沿食道两旁,连舌本,散舌下。本经脉分支从胃别出,上行通过膈肌,注入心中,交于手少阴心经。
足太阴脾经,流注时辰为上午九至十一点,即巳时。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表里。
一、脾虚症:为中医名词术语。泛指因脾气虚损引起的一系列脾脏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及病证。包括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等证型。多因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所引起。脾有运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输布水液以及统摄血液等作用。脾虚则运化失常,并可出现营养障碍,水液失于布散而生湿酿痰,或发生失血等症。
1、脾气虚
多因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或忧思日久,损伤脾土,或抵抗力不足,素体虚弱。
脾气不足,运化水谷精微功能减弱,临床以腹胀,便溏,疲乏为主要表现的证。常见于泄泻、胃脘痛、腹痛、水肿、痰饮、哮喘、痿证、小儿疳积,以及西医的慢性胃肠炎、慢性肾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图一
根据检测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脾经左右两线都向上,右线低于左线,结合中医气血津液辩证,左血右气,气血不平衡,脾气虚。
2、脾阳虚
多因脾气虚衰进一步发展而成,也可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或因寒凉药物太过,损伤脾阳,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火不生土而致。
脾阳虚证是指脾阳虚衰,失于温运所表现的证候,多因脾气虚发展而来,或过食生冷,过用误用寒凉药物,或肾阳虚衰所导致。主要临床表现:腹胀纳少,腹痛绵绵,喜温喜按,形寒肢冷,大便溏薄清稀。或肢体困重,或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见白带多质稀。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图二
图三
根据检测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脾经左右两线一上一下,右线低于左线,结合中医八纲辩证,左阴右阳,阴阳不平衡。脾阳虚。
3、中气下陷
中气亦指脾气。脾气上升,将水谷精微之气上输于肺,以荣养其他脏腑,若脾虚中气下陷,可出现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症。中气下陷,病证名,简称下陷。多指脾气虚以致组织弛缓不收、脏器松弛导致脱垂一类病证。脾居中焦,其气主升,若饮食劳倦伤脾,或久病损脾,皆可致脾阳虚陷,升提失司。多见于脱肛、久泻、子宫脱垂及小儿囟陷等。主要症状有面色淡白,眩晕易汗,短气,倦怠,食少,便溏、腹部重坠,食入益甚;便意频数,小便淋沥等。肛门坠重;或先泄久痢不止,甚至脱肛;或子宫下垂;或小便混浊如米泔;伴有头晕目眩,肢体困重倦怠,声低懒言,舌淡苔白,脉弱。多见于胃下垂、肾下垂、子宫下垂、脱肛及慢性肠炎、慢性痢疾等病。
图四
图五
根据检测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脾经左右两线向下,结合中医气血津液辩证,左血右气,气血不平衡。中气下陷,以脾气虚证和内脏下垂为辨证要点。
4、脾不统血
脾气虚弱,不能摄血,则血不循经。
脾不统血是气不摄血的病理反映,它不仅与脾主统血直接相关,而且与脾化生气血的功能也有密切关系因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运健旺,则气血充盈,气能发挥固摄作用,血液也就能循其常道而不致逸出脉外,所以,脾统血的作用是脾气化生血液和固摄血液功能的综合体现。若因脾胃素虚,或脾胃因饮食所伤,或劳倦思虑伤脾,或久病耗伤脾气,均可使脾气虚弱,运化失司,气血生化无源;气血虚亏,固摄无力,则血逸脉外而致出血。
图六
根据检测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脾经左右两线向下,结合中医气血津液辩证,左血右气,气血两虚。脾不统血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为脾气虚则运化无力,以气血亏虚为辨证要点,可见食少,腹胀,便溏,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缓弱。一为多种出血症状,如便血,尿血,月经过多,崩漏等,以脾气虚证和多种出血症状为辨证要点。
5、虚劳·脾血虚证
脾血亏虚,以体倦乏力,纳差食少,心悸气短,健忘,失眠,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薄,脉细缓等为常见症的虚劳证候。
图七
根据检测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脾经左右两线向上,左线低于右线,结合中医气血津液辩证,左血右气,气血不平衡,脾血虚证。
6、脾阴虚
指脾精不足。脾胃为后天之本,人体各部的濡养,有赖脾气散精输布。
多见于各类营养不良证。本证多由劳倦内伤,思虑过度,温热病的恢复期,及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后期等,耗伤脾脏之阴血及津液所致,进而阴虚火旺,形成本证。
图八
图九
根据检测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脾经左右两线一上一下,左线低于右线,结合中医八纲辩证,左阴右阳,阴阳不平衡,脾阴虚证。阴虚火旺为本症的显著特征。
二、脾实症:脾胃不和,消化吸收不好、易腹胀气打嗝、头疼、疲倦乏力、膝关节异常、排便异常等。
图十
根据检测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脾经左右两线都向上,结合中医八纲辩证,左血右气,气血两亢,脾实证。
脾经失调主要与运化功能失调有关。中医认为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对于维持消化功能及将食物化为气血起着重要的作用。若脾经出现问题,会出现腹胀、便溏、下痢、胃脘痛、嗳气、身重无力等。此外,舌根强痛,下肢内侧肿胀等均显示脾经失调。
本经穴位主治胃病、妇科、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
脾胃不和,消化吸收不好,脾虚会导致记忆力下降。上午九至十一点这段时间是脾经开穴运行的时间,也是护脾最好的时间段。吃中午饭时建议多选择牛肉、羊肉、猪肉、扁豆、番薯、马铃薯、豆腐、芹菜、玉米、大米等。水果可以选择苹果、橘子、柠檬、柳橙等。茶水可以选择绿茶、花茶、蜂蜜水等。
赞赏
长按北京哪家治白癜风能治好吗新疆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angshenxiachui.com/sczd/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