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双肾下垂 > 肾下垂诊断 > 解密中国人的九种体质之气虚体质
当前位置: 双肾下垂 > 肾下垂诊断 > 解密中国人的九种体质之气虚体质
《解密中国人的九种体质》可以说是一本认知身体的启蒙读物,从“中医体质”这个角度,帮助你重新认识身体的个性,判别你的体质属于哪一种类型。
◆9种体质每个人因为体质的不同所以身体状况和生长发育也是不一样的,而人的体质根据中医来说可以分为9种。分别是:平和体质、气虚体质、阴虚体质、阳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血瘀体质、气郁体质、特禀体质。
◆体质决定了你易患哪些病我们每个人几乎都生过病,但人为什么会生病?而且在相同的环境中,有的人会生病而有的人很健康?有的人不吃药三天就好?有的人吃药七天都没好?为什么大家生病的类型还不同?这些问题未必每个人都思考过。是因为体质不同,我们机体的反应、表现也不同。比如痰湿体质的人就容易患高脂血症、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体质类型以湿热质、气郁质多见。过敏体质的人往往对风寒、花粉、油漆、鱼腥虾蟹等因素和食物很敏感,稍不注意就过敏。还有,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人以阴虚体质最为常见。◆体质是可以调整的一个人不可能拥有好几种的体质,体质也不是说一直不变的,为什么?因为来源于父母的遗传因素,还有年龄、性别等可以使体质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但这种稳定性是相对的,因为每一个人在生长壮老的生命过程中,受环境、精神、营养、锻炼、疾病等内外环境中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使体质发生了变化,从而使得体质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同时也有动态的可变性。所以说体质是可以调整的。
◆体质决定了你易患哪些病我们每个人几乎都生过病,但人为什么会生病?而且在相同的环境中,为什么大家生病的类型还不同?这些问题未必每个人都思考过。前面我们提到了是因为体质不同,我们机体的反应、表现也不同。比如痰湿体质的人就容易患高脂血症、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体质类型以湿热质、气郁质多见。过敏体质的人往往对风寒、花粉、油漆、鱼腥虾蟹等因素和食物很敏感,稍不注意就过敏。还有,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人以阴虚体质最为常见。
◆为什么要了解自己是什么体质?我们在还没有生病的情况下,知道了自己的体质类型,然后及早地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纠正或改善体质的偏颇,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预防或延缓疾病的发生。
你是哪一种体质呢?今天黄老师将解读9种体质中的“气虚体质”,通过学习让大家了解自己的体质类型,在我们身体还没有生病的情况下,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如何调理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纠正或改善体质的偏颇,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预防或延缓疾病的发生。
02
九种体质之——气虚体质气短、疲乏
我们在看古装剧或者看武侠小说时,说到各门各派功夫秘籍,有各自的内功心法,什么炼精化气,练气化神,都和人体的“气”有关,当然这些都是过于神话。但是“气”对人体生命是非常重要的,“人活一口气”气足了我们才能生机勃勃精神百倍,所以我们在形容一个人身体好,通常认为其“气色好”,反之,气虚的人给人的感觉是软绵绵、有气无力,像红楼梦里的林妹妹,气总是不够,动一动就容易心慌气短,甚至冒虚汗,这些都是不够健康,气虚的表现。
◆什么是气虚我们经常听到某个人生了一场大病或是做了一个手术之后,导致元气大伤,休息了好几个月才有所恢复,那什么是元气呢?元气是生命的源动力,充于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经络皮腠,所以也代表各脏腑功能的源动力。
气从哪来呢?一是来源于先天,二是来源于后天,先天的气主要来源于父母,父母孕育了胎儿,从那时起就给了我们精气。后天之气是来自我们吃的、喝的水谷精微之气,是我们对饮食当中的营养物质通过胃肠进行了消化吸收,所以我们才能不断长高长壮,发育成熟。
气虚就是指元气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证候。主要表现是:身体虚弱,面色苍白,呼吸气短,四肢乏力。从形体上来看是肌肉松软,感觉气不够用,年轻时候表现不明显,但到了中年,上楼没几层就要歇一歇,总感觉气上不来。总是不爱说话,这不是性格的原因,主要是气不足,说话费劲,声音总是很小,所以就不爱说了。
气虚的人总是不够有活力,易出汗,面色看上去不太好,要不就偏黄,要不就偏白,眼神还不灵光,整个人看着提不起劲来。口唇颜色很淡,舌头颜色偏淡,舌体胖些,舌体边上还有牙齿印,脉很缓慢。吃什么都觉得盐不够,有的人吃菜都还觉得淡。时不时还头晕,记忆力不好,丢三落四,好忘事。有的人大便不成形,完后还总觉得没有解干净。或者虽然便秘吧,但大便并不是硬的,经常上厕所时间很长,有便意了还得等很长时间。平时还怕寒,怕风,容易感冒,别人一年四季不会感几次冒,他一个月就感一两次。有些女性的子官下垂,有的肾下垂,气不足了,托不住了。真生病了以后还不容易好,病程总是很漫长,拖拖拉拉的。
这都是气虚惹的祸,所以,我们一定不能让自己的气虚了,气虚不是大问题,但是不治就会出大问题,要想摆脱这些问题,就要先从补气入手。
◆气虚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第一种,气虚表现在上焦心和肺
经常感全身疲乏无力,精神状态不好,整个人懒洋洋的浑身疲惫,且老出汗,舌质淡、胖,脉无力。一天到晚总想躺着,吃饭也想躺上吃,不爱说话,说两句话也有气无力的,还总觉得心慌,怦怦的好像心要跳出来似的。去医院检查却查不出病因,这是典型的气虚体质,主要表现在心。
一段时间内老感冒,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只要变天,只要风大点就感冒。别人感冒就是一些呼吸道的症状,咳嗽、流鼻涕,而他总是大汗淋漓的,还两腿发软。原来开会讲话,很大的会场都不用话筒,现在讲话声音很小,多讲几句话就觉得气不够用了,这是典型的气虚体质,表现在肺气虚。
第二种,气虚表现在中焦脾胃
有的人饭量不小,可吃了总不见长肉,还瘦骨嶙峋,吃完后不管吃得多还是少,总是觉得肚子胀,吃了饭以后更胀,很不舒服。大便都是稀的,上厕所解大便总要很长时间,等的时间也很长。再看看脸色蜡黄蜡黄的,没有神采。舌头有很明显的牙齿印记。这是典型的气虚体质在脾胃。
第三种,气虚表现在下焦肾
血压不稳定,有时/90mmhg左右,去医院做24小时动态血压又没事。头晕眼花,看东西模模糊糊的,看不清。安静的时候还耳鸣,总觉得像蝉叫。腰时不时酸软。最突出的是晚上老起夜,弄得觉都睡不好,这是典型的气虚体质属肾气不足。
◆年轻不是万能的,应该如何防猝死
现在不但疾病发病年龄年轻化,我们说的气虚体质也开始年轻化了。为什么?年轻人的压力越来越大,来自工作、家庭、事业上的,整天疲于奔命。气看不见摸不着,过度疲劳就是对气的透支,“劳则气耗”,过度劳累就会损伤我们的气,如果不及时补充,不能合理的休息调节,科学的安排作息时间,气的消耗就会过度。可能有人觉得自己年轻,累了觉得没关系,可为什么有的人本来还好好的,突然就生病了。为什么经常有报道关于猝死的人?猝死不是一个偶然现象,它的背后必然有一定的原因,就是我们所说的气一点一点被消耗,甚至耗竭了。这也是形成气虚体质的一个主要方面。所以,我们不能用身体去换事业,而应该做到劳逸结合、张弛有度,这样我们才会身体、事业双丰收。
现在的家长对小孩爱护有加,孩子冷不得、热不得,整个就把小孩当成暖房中的花朵。时间长了,一方面孩子对寒冷空气不耐受,一遇到冷空气就会出现感冒。另一方面,小孩在室内待久了,缺乏适当的运动,四肢的功能也随之下降,脾胃得不到锻炼,气血能量得不到及时补充,为气虚体质的形成埋下了隐患,这点也是我们现在做为父母的人该好好反思反思的了。
为了获得纤瘦的效果,许多爱美的女性尝试用各种方法减肥,即使她们的体重已经达到理想标准。但是,因为减肥不当而引起疾病的事情也时有发生。这也是形成气虚体质的一个罪魁祸首。身体的能量主要来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而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主要来源于肉和主食。这些一点都不吃,人体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就会严重不足,摄入的能量大大减少,进而影响身体的各部分机能。同样的,饮食吃得不够,脾胃消化吸收提供给我们人体能量的精微物质减少了,转化为五脏六腑的气血就不足了,如果再食物结构不对,或者热量摄入减少,就会出现气血不足,逐渐形成气虚体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有的人总是爱困,总是无精打采的。所谓“久卧伤气。长时间躺在床上不动,气的运行就会变得缓慢,营养物质到达身体各部分的速度就会减慢,所以有的人经常会说:我睡了一天了,怎么还觉得累。脾和人体的四肢是有联系的,长期不运动,四肢的功能有所下降,自然就会影响到脾的功能,脾的功能受到了影响,自然就会影响到气血的生成,伤到了气。为什么说“生命在于运动”?运动的过程也是机体和自然、外界的一个交流过程,在这个交流的过程中就会加强气的吸入、生成。而不运动,能量就减弱了,时间一长,就气虚了。所以,我们不能老赖在床上,要离开床多运动。
气虚体质的人不宜过思和过悲,气虚体质的人一般性格都是内向的,胆子小,不喜欢冒险。所以,气虚体质的人一定要培养自己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不断地给自己加油鼓劲,增强自信心,同时还要避免过度紧张,保持一个稳定平和的心态。也不能过度思虑,“思伤脾”,因为脾是生化气血的,一方面思虑过度会使气不畅,另一方面过度思虑又会伤脾。我们的呼吸靠肺,气主要来源于肺,而“悲伤肺”,悲伤就会伤肺。悲伤会导致气不足,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和心态,乐观面对生活,用一颗感恩的心来对待生活,我们就会很快乐。
◆气虚的人吃什么
我们知道,脾是气血生化之源,气主要就是靠脾不断地消化吸收食物的水谷精微,然后转化成气的。所以气虚的人应该多吃一些具有益气健脾作用的食物,如白扁豆、菇、大枣、桂圆、梗米、鸡肉、牛肉、鱼、花生等。水果,可以适当多吃樱桃、葡萄。少食具有耗气作用的食物,如空心菜、生萝卜等。
人参,性温,味甘微苦,为中医最常用的有力的补气中药,它能大补元气,《药性论)中说它“补五脏气不足"。人参又叫百草之王,因为人参的全貌颇似人的头、手、足和四肢,所以取名叫人参。人参对于气虚体质的人,不管是偏于心肺气虚,胃气虚,还是肾气虚的都可以适量选用。将气补足了,我们的身体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人参应该怎么吃?第一种方法是炖服。把人参切成3厘米薄片,放入瓷碗内,加满水,密封碗口,放置于锅内蒸炖3小时后就可以服用了。第二种方法是嚼食。以2片人参含于口中细嚼,这是最简单的服用方法。第三种方法是磨成粉吞服。将人参磨成细粉,每天吞服,用量视个人体质而定,一般每次2克。第四种方法是冲茶。把人参切成薄片,放在碗内或杯中,用开水冲泡,闷盖5分钟后即可服用。第五种方法是人参泡酒。将整支人参切成薄片装入瓶内50度以上的白酒中浸泡,每日适量服用。我们甚至还可以用人参炖煮食品。用人参和瘦肉或鸡在一起烹炖,滋补强身。
人参是贵重药材,价值很高,我们在用人参的时候一定要充分发挥它的功效。所以吃人参后不能吃萝ト,一个补气,一个破气,正好抵消了。吃人参后不可饮茶,否则人参的作用会受损。
人参是补气的上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条件的改善,有的人并不气虚,但也会花些钱吃点人参或人参制品;有的人四季在保温杯里泡人参当茶饮,有的则把人参当做口香糖嚼,有的定时定量长年不断,这都属于滥服人参,滥用人参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多数人服用人参后出现兴奋效应,如易醒、失眠、神经衰弱、震颤、高血压等中枢神经兴奋和激动症状;少部分人表现为食欲减退、低血压、皮疹、咽喉刺激感、晨间腹泻、水肿、性情抑郁和月经失调等;个别患者发生人格解体和精神错乱。人们将长期服用人参所产生的这些症状称之为“人参滥用综合征”,所以,服用人参要因人而异,不可滥用和长期服用。
黄芪,是中医极为常用的补气中药,是民间常用的补气食品。不少医书都称黄芪补一身之气。《本草求真》认为,黄芪为补气诸药之最,是以有”耆“之称。气虚体质偏于肺气虚的人最为适合。有些人一遇天气变化就容易感冒,可以称为“表虚不固”,可用黄芪来固表,常服黄芪可以避免经常性的感冒。根据医家习惯,黄芪常与党参或太子参或人参同服,则补气之力更佳,气虚体质的人食之更宜。
山药,是我们菜里经常见到的一种食物,补脾气的作用特别好。山药里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补脾胃的药食两用之品。气虚体质偏于脾胃气虚的人就可以适当地多吃一些山药。我们可以用土鸡炖山药煨汤喝,用鲜山药克,鲜鸡块克炖服。山药半炒半生,既补气又益脾阴。所以我们可以用干山药,一半炒熟,一半生用,研为细末,每次20克,加适量白糖食用。
“生命在于平衡”,比如身体要阴阳平衡、饮食要均衡、心态要平衡、动静平衡、劳逸结合等等,因此不管是哪种体质或者身体再好都要做到平衡,否则不管哪种体质失衡了身体就会出问题就会生病。
你想知道自己是什么体质吗?点击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angshenxiachui.com/sczd/8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