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肾下垂

医学影像学阅读原则与报告书写40期


治白癜风哪里最好 http://m.39.net/pf/a_6703361.html

CT图像阅读

肾脏CT图像阅读

双侧肾脏大小、位置如常,肾实质厚度和密度无异常。无肿块影。

肾盏形状如常。肾盂结构清晰,形状如常,肾盏无扩张及受压变形,内部无结石,泌尿系统无梗阻征象。

增强扫描显示皮髓质适时强化,对比剂均匀排泄进入肾盂肾盏且无充盈缺损。

肾周和肾旁间隙存在,无异常致密影。

其他可见的上腹部器官,特别是肾上腺,均无异常。

印象

双肾脏CT扫描图像均正常。

阅片内容与流程

肾脏

*解剖:

-成对的

-位置(见测量值)

-大小(见测量值)

*器官轮廓:

-光滑、锐利

*实质的厚度

*密度(见测量值)

*皮髓质关系正常

*肾盂:

-肾盏的结构和形状

-双侧对称

-无扩张

*输尿管:

-每侧各一

-走行

-宽度(见测量值)

-通畅无阻塞

*肾周和肾旁间隙

-脂肪密度

-无肿块

-软组织结构无增厚

-无积液

*肾周和肾旁的筋膜:

-走行

-宽度(无弥漫性或局限性增厚)

肾上腺

*形状

*大小(见测量值)

*细长的侧肢

*无局部隆起

腹膜后间隙

*无肿块、液体或高密度影

肠结构

*结肠袋,小肠

*壁厚

*均匀强化

*没有游离的肠外或腹内气体或液体

血管

*走行

*大小(见测量值)

*无肿大淋巴结(见测量值)

软组织

*密度

*对称

*肌肉(大小,内部结构,边缘)

*脂肪(密度,没有软组织或液体浸润)

 注:

 

关于肾积水的CT诊断问题,以往的放射学诊断肾积水,多指肾盂肾盏有不同程度的扩张,特别是肾小盏的“杯口”影消失。而CT诊断时,某些病例仅表现为肾盂有增大,这种情况需判断是壶腹型肾盂还是肾盂积水。前者边缘多清晰、锐利,张力不大,而后者积水往往是慢性形成的,输尿管远端存在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全性梗阻,缺乏显著的梗阻征象,这种情况多因输尿管周围炎性粘连或肿瘤侵润所致。作者也见过胆囊切除术后致组织粘连引起的输尿管通而不畅,单纯表现为肾盂的增大,病人伴有肾区不适合叩击痛,经抗炎治疗后肾盂形态恢复正常,肾区叩击痛消失。所以,见到单纯表现为肾盂稍大者,应密切结合临床。

重要的测量数据

?

1肾极之间的距离:

*a上极:相隔约10cm(4~16cm)

*b下极:相隔约13cm(9~18.5cm)

2横断面肾轴:

*肾夹角?

3肾门水平的肾横径:

*(5~6)cm(a,横向的)×(3~4)cm(b,前后的)

4皮层的厚度:

*4~5mm

5输尿管的宽度:

*4~7mm

6吉氏筋膜(厚度):

*1~2mm

肾上极的位置:

*右侧:Ll的上缘

*左侧:T1WI2的下缘(可变的;注意相差不超过1.5个椎体高度)

肾脏的大小:

*头尾向(=最高到最低层面!)约8~13cm

肾脏大小的左右差异:

*头尾向1.5cm

肾脏的CT值:

*平扫35~45Hu

*增强后肾皮质约Hu

达到皮髓质平衡时间:

*1min

对比剂排泌进入肾盂肾盏:

*3min

7肾上腺大小(变异较大):

*侧肢的厚度10mm

*正常肾上腺的密度:平扫25~40Hu

8腹主动脉:

横径约18~30mm

9下腔静脉:

*横径为2.5cm

10血管的密度:平扫约40~55Hu

大于1cm的淋巴结在病理学上是可疑的

 注:

肾上腺的解剖形态变异较大,测量其大小时应多加考虑。肾上腺也随着年龄增长而组织密度也随之有稀疏,其形态与密度也会有相应的微小变化。肾上腺肿物时,首先是引起其外形增大和局限性膨隆,肾上腺肿瘤外形椭圆,边缘光滑清晰,有张力感,密度可达水样密度值。转移瘤除外形变化外,其浸润感十足,这一点应认真体会。

?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angshenxiachui.com/sczd/966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