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潮祖:天明腰痛的效方!祝俊波:陈老独具慧眼,把这个方子挖掘出来!临床应用!真的效果特别好!
腰痛一证,有风湿、湿热、肾虚、瘀血、脊椎受损、腰椎间盘突出之分,本方所治以平时不痛,天将明时才痛为其辨证要点。说明既非外感实邪,又非内伤虚损,是由肝气郁结,气血运行不利所致。由于白天经常活动,气血流通,通则不痛,夜间睡眠影响气血运行,故天将明时始觉腰痛明显。这种腰痛也与腰肌紧张有关,此方结构恰能兼顾上述三个方面,投之若合符节。使用时可以略加行气、活血之品,夹湿尤宜加入除湿行津药物,才能获效。陈老临床尤喜用此方合调肝散去牛膝、酸枣仁,加台乌药、木香治疗此证,效果显著。经先生及门人数十年验证,实乃治疗天明腰痛的效方,特向同道推荐!调肝散(《仁斋直指方》)制半夏15g辣桂当归川芎牛膝细辛木瓜各10g炙甘草石菖蒲酸枣仁(荡去皮、微炒)各5g。为粗末,每次10g,姜5g,枣2枚,水煎服。寒邪凝结,血郁湿滞,腰常酸痛,或日轻夜重,或睡醒以后腰痛难忍,小便自调,舌淡苔白,脉象濡缓。腰痛是本方主证;血郁湿滞是此证病机;酸痛、夜重、醒后腰痛,舌淡苔白,是使用本方依据;小便自调则为鉴别诊断要点。形成此证原因,或因厥阴受寒,营卫运行之机受阻,或因郁怒伤肝,失去正常疏泄,以致血运不利,湿浊停留,著于腰部而成。何以知之?因其小便自调,知其不属肾系病变而属肌肉血脉为病;因其日轻夜重,舌淡苔白,知其病性属寒;因其酸软或醒后始痛,知其血郁湿阻。
寒邪凝结,血郁湿滞。温肝活血,宣化湿浊法。寒邪凝结,筋脉挛急,津血郁滞,留著于腰,呈为疼痛,应从四个方面施治。一是温经散寒,二是畅旺血行,三是宣化湿浊,四是舒缓筋脉,令寒邪外散,阳气振奋,津血运行无阻,筋脉恢复和柔,疼痛才可向愈。方用当归、川芎、牛膝活血行滞,牛膝擅补肝肾而强腰膝,选入方中,又有引导血药直达病所之意。杨仁斋谓:“官桂、当归,温血之上药也。”此方为杨氏所制,配伍辣桂是要借此增强温通活血力量,并散凝结之寒。半夏燥湿祛痰,石菖蒲芳香化湿,专为湿浊羁留而设。除湿药味虽少而半夏用量较重,可以达到除湿目的。细辛祛寒湿而荡浊阴,不仅能够增强除湿力量,与辣桂同用,又能祛散凝结之寒,使其达表。细辛、木瓜擅长舒筋,得甘可缓急之甘草相助,腰痛因于经脉挛急而致,得此得以缓解。酸枣仁一物古方多作安眠敛汗之用,唯此方脱其窠臼,而宗《神农本草经》用治酸痛湿痹,较为特殊。《本经逢原》谓:“酸枣本酸而性收,其仁则甘润而性温,能散肝胆二经之滞,故《本经》治心腹寒热,邪气结聚,酸痛血痹等证,皆生用以疏利肝脾之血脉也。”十药合用,能收温肝活血,宣化湿浊功效。腰痛因于血郁湿阻,投此可以获效。唯缺行气药物,若兼气郁而见腰骶胀痛,即宜加人台乌药、木香、香附、枳壳、柴胡之流,收效始捷。余用此方较多,与四逆散合用加乌药、木香治胃脘、胁肋胀痛,兼见腰痛者;大便不通或不爽而兼腰骶胀者;与四逆散合用再加麻黄、杏仁、薏苡仁、厚朴、草果、槟榔治下肢胀痛,兼腰骶胀痛者,多获良效。也是行气、活血、除湿、舒筋同用,体现气血津液齐通的治法。若嫌药味太多,可将牛膝、酸枣仁减去。若嫌缺少利湿之品,可加白术、茯苓、泽泻。年秋,余患天将明而腰痛,3个月不愈,后以此方去酸枣仁,加台乌药、香附、枳壳、柴胡、白芍,4剂而愈。此即柴胡疏肝散与调肝散的合方。是将行气、活血、除湿、舒筋四法融为一体实例。温馨提醒:本文所涉及之方药,仅供临床中医大夫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士可在当地中医大夫指导下使用。
更多文章:
●40年前一位赤脚医生在杂志上公布了一个治脑血栓方子
●吃凉的胃受不了,吃热的又上火,凉也不
●很少有人知道它能灭“无根火”,对治阴虚火旺的高血
●是疮不是疮,仙方活命汤,仙方活命饮不
●我们被高血压的阴谋骗了很多钱很多年!高血压是血压
●身怀绝技却无行医资格,专家把民间医生压的喘不过
●《单方验方偏方秘方(上)》不敢言神方,也不
●丁智胜:我是会用附子的“火神派”,我佩服的大
●看头部就知道是否有心脏病,这个简单方
●突然耳聋,教授说装耳蜗需要二三十万元,扎针
●一个敢打擂台的民间中医高手
●慢性鼻子出血、牙龈出血、血小板减少性
●绝技!医院确诊的个癌症患者中捞出
●“少白头”影响美观,又很难治,这两种方
●一个重症乙肝患者最后成了治疗肝腹水的高手
●“经验医话”基本全是中医医话,或出自名医之口,
●仅凭一双神仙手指,可以治病,可以治大病,可
●经常被传抄的4个治疗荨麻疹、无名瘙痒的主打
●他最后还是决定把父亲笔记本上的一个奇效方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angshenxiachui.com/sczd/9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