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已被列入“新四高”之一,可见涉及人群之广、危害性性之大,不容小觑。
说到高尿酸,大部分人首先想到是痛风,痛风病如其名,多数患者发病时都会出现严重红肿、疼痛的情况,难以忍受。相比于这种表面损害,长期高尿酸还会造成的一种并发症,但发病时却“默默无闻”,它就是——痛风性肾病。
案例回顾
54岁的张先生,在今年年初确诊为痛风性肾病,慢性肾衰竭,这个消息对他来说有些残忍。为何正当年的他却遭遇了肾衰竭?
张先生并非突发肾衰竭,再次之前他有8年的痛风病史,但尿酸控制的并不是很理想。
6年前发现尿酸高时尚未发生痛风,一开始他服药并配合饮食降尿酸,第一年控制的还不错。但慢慢的他觉得尿酸也降下来了,就不再坚持服药,饮食上也疏忽管理。
停药不到半年的时间,他在一天晚上脚趾关节出现严重红肿、疼痛的情况,紧急就医后检查尿酸高达μmol/L,且伴有严重高血压/mmHg,最终确诊为痛风。
这让他不得不开始又重新服用药物,主要是降尿酸药别嘌醇和促进尿酸代谢药物丙磺舒配合服用,由于血压偏高,医生建议他加服降压药,但他担心副作用没有服药。
开始的时候尿酸还控制的不错,但后来即使服药也不是很稳定,再加上他饮食和锻炼等方面有所松懈,痛风时有发作,但他却仍然没有重视。
年初的时候,他突然发现双腿肿了,还有恶心、呕吐的情况,饭也吃不下。医院检查,最终检查尿酸,血肌酐,其中血压/mmHg,确诊为痛风性肾病,慢性肾病4期,慢性肾衰竭。
这个案例,明确地告诉我们:尿酸高长期控制不佳,不仅会引发痛风,还会“加害”肾脏,严重甚至会引发肾衰竭。而张先生的肾衰竭的发生,除了尿酸高,高血压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他却忽视了。
痛风性肾病有什么症状?
长期尿酸难以排出体外,不仅会沉积在关节处,也会随着血液流通沉积在肾脏组织内,结晶后就会损害肾脏功能。并非所有痛风患者都会发展到肾衰竭,但必须要重视痛风的预防。身体出现这3个异常正常,要重视起来:
01
恶心、呕吐、食欲不振
肾脏是排毒的重要器官,一旦肾功能受损,排毒能力下降,导致毒素蓄积在血液内,继而会影响到肠胃系统,导致患者出现食欲不振、甚至恶心、呕吐的情况。
02
眼睑、双下肢水肿
肾脏发挥着调节体内水、电解质平衡的重要作用,当肾小球滤过功能及肾小管重吸收功能下降后,不能及时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就会引起水钠滞留,高血压也会加重这种情况,导致水肿发生。
03
血压异常升高
肾脏受损后发生纤维化、硬化的情况,导致血流不同,引发高血压,此外,水钠潴留也会加重高血压的情况,因此痛风患者并发高血压不能大意。
如何降低尿酸?
痛风肾病的发生,归根结底是高尿酸“惹的祸”,因此降尿酸是防治肾病第一位的。降低尿酸要记住3点,更事半功倍:
01
低嘌呤饮食,多喝水,多蔬菜
摄入太多高嘌呤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肉类、海鲜、各种高汤等,嘌呤在体内会代谢形成尿酸,加重病情,因此痛风患者要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多摄入新鲜蔬菜,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纤维素,有助于尿酸代谢,其次每天坚持摄入至少毫升水,也有助于防止尿酸升高。
02
适当进行运动,加速代谢
痛风患者也要进行运动,有助于加速全身血液循环,以免形成尿酸结晶,损害肾脏。
03
注意定期复查尿酸,检查肾功能
尿酸不能只降不查,定期复查才能了解病情,预防肾病,最好每半年查1次肾功能。
可以总结为三字经:低嘌呤,多蔬菜,多喝水,尿酸不会“翻脸”;多运动,少坐着,促代谢,尿酸才能排的快;查尿酸,检肾脏,病情稳,肾衰才不会找上门。
文章来源:健康日讯肾脏频道
(图片、文字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angshenxiachui.com/scby/9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