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翻阅过《解剖学》,那么你就会发现,人体貌似一台设计精密的仪器。遗憾的是,造化弄人,这台貌似完美的仪器,其实并不完美。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失误,这些失误一直困扰着医学界。
我们从四肢动物进化到人类,最大的特点就是两足行走模式。虽然这个模式解放了我们的双手,让我们通过复杂的劳动逐步进化到现在的高等动物,但是我们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及严重的副作用。
首先,我们的脊柱从平行状态转变到直立状态,让我们的脊椎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椎骨在受到长期挤压时,椎间盘就可能会突出,压迫脊椎神经,引起疼痛。除了人类,没有一种灵长类动物领教过这种背部不适。
其次,“站起来”也让我们的心脏负荷加大。在医院的临床观察中发现,人在躺卧休息时,心脏每分钟喷出血量达5升,处于站立状态下,心脏的喷血量降低到每分钟3升。为了弥补心脏喷血量的下降,体内神经和激素系统就会促使血管收缩,迫使动脉系统中的血量减少,使心脏喷血量和脉容量之间得以保持平衡,并使头部及体内其他器官能得到正常的供血。“竖立的姿态促使动脉血管经常不断地进行收缩来提高血压,以保证身体各部位的正常供血。久而久之就容易产生高血压病。”在四肢动物患高血压病的现象十分罕见,比如爬行动物得心脏病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但是灵长类动物的人和猿中则很普遍。
著名专家卡尔旺博士对各种爬行动物进行了详细的观察研究,发现爬行动物很少有动脉硬化、腰椎病、冠心病、痔疮、下肢静脉曲张等疾病。为了实验长期爬行对人的健康是否有益,他把一些患者集中在一起,让他们每日爬行20~30分钟。这些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健康状况有了明显好转,所患疾病也有不同程度的减轻。
爬行有益于心脏:
直立姿势后,血液的70%低于心脏部位,心脏搏出的血液,从平躺时的5升下降为3升,因此,导致血压升高。所以有人说,高血压是直立姿势造成的。爬行时,身体呈水平状态,血液回流心脏是舒畅而稳定的,减少了心脏的负担,也保障心脏搏出血液的正常容量,对降低血压有一定的帮助。
爬行有益于大脑
大脑在人体的最高位置,重力的原因使运动时心脏向上泵血相对困难,易使大脑供血供氧不足。爬行时大脑或与心脏平行,或低于心脏,心脏横向泵血,血氧可直供大脑,而且下肢血液回流顺畅,也相对增加了对大脑的供血供氧。
爬行有益于脊椎:
脊椎被称为人体的生命支柱和第二生命线,传统的直立运动对椎骨损伤比较大。爬行改用四肢,使脊柱卸下“大立柱”重负,可活动拉抻脊椎,改善各椎间盘挤压、移位的状况,缓解退行性趋势。
爬行有益于骨关节病、骨质疏松、静脉曲张的防治:
为避免在直立的健身运动中再使腰椎、髋、膝、踝等易发病关节遭受重压,应选择爬行。爬行时四肢支撑体重,上述关节承受的压力大为减轻;而且,可以改善关节的血液循环和营养代谢,使关节及周围的肌肉、肌腱、韧带、形态等都得到均衡的锻炼。爬行时手上的穴位得到按摩,腕、臂上的穴位、经络得到梳理,上肢及肩部的肌肉、关节和韧带得到锻炼。爬行属于承重运动,能促使钙质等有效地吸收于骨骼,对防治骨质疏松非常合适。另外,由于双腿可以经常侧举、平举、高举,使得以往淤积在下肢的血液容易回流循环,可以有效预防和减轻腿部静脉曲张的病变,还可以促进脚踝部血液循环。
爬行增强肺肾胃肠功能:
爬行运动时,主要采用“腹式”呼吸,比直立时的“胸式”呼吸吸入空气量增2~3倍。爬行是锻炼腰部的强项,“腰为肾之府”,爬行对增强肾功能也有帮助。爬行时,腹部器官和内脏由它的肠系膜悬挂在引状脊柱上,并由腹肌收缩从下面托着它,减少了内脏的压力,对胃、肾下垂患者非常有益,胃肠等内脏机能也得到增强。
爬行有益于减肥养颜:
人直立易在腰腹、臀部和下肢积聚脂肪。爬行俯身锻炼,运动强度适中,运动条件方便,对腰腹臀等针对性动作多,减肥塑身功效显著。爬行对脸部骨骼、皮肤供应充足的血液和营养,有利于皮肤年轻化。
那接下来,让我们看看有什么爬行动作是我们可以练习的:
前进熊爬
侧向熊爬
螃蟹爬行
作为一个反向动作,更加锻炼肌肉的协调性
猩猩跳爬
顾名思义就是类似猩猩的爬行姿势,双手伸直置放于双腿中间,双腿呈外展屈膝状态。以手部的前后左右带动重心进行移动。
青蛙跳爬
青蛙爬行想较于猩猩爬手部的移动较多,同时下肢呈微微跳跃
蜘蛛攀爬
也是一个对角线运动,手脚交替弯曲,脚稍微外展。
蠕虫爬行
鳄鱼前行
下肢微微移动,同时以上肢交替移动进行动作。
需要提醒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爬行锻炼。手、足、膝部有破损和感染的朋友暂时别练,严重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脑动脉硬化等患者也不适宜做此运动
点击上方“白癜风软膏能不能治白癜风北京白癜风医院在哪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ungana.com/schg/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