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肾下垂

中医名方补中益气丸的妙用


补中益气丸为升提中气之代表方剂,原方为金元时期著名医家李东垣在其《脾胃论》中创制的“补中益气汤”方,用于治疗脾胃气虚、中气下陷者。

成分:黄芪(蜜炙)、党参、甘草(蜜炙)、白术(炒)、当归、升麻、柴胡、陈皮、生姜、大枣。

方解:本方治证系因饮食劳倦,损伤脾胃,以致脾胃气虚、清阳下陷所致。脾胃为营卫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纳运乏力,故饮食减少、少气懒言、大便稀薄;脾主升清,脾虚则清阳不升,中气下陷,故见脱肛、子宫下垂等;清阳陷于下焦,郁遏不达则发热,因非实火,故其热不甚,病程较长。时发时止、手心热甚于手背,与外感发热之热甚不休、手背热甚于手心者不同。气虚腠理不固,阴液外泄则自汗。

治宜补益脾胃中气,升阳举陷。方中重用黄芪,味甘微温,入脾、肺经,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君药。配伍人参、炙甘草、白术补气健脾为臣,与黄芪合用,以增强其补益中气之功。血为气之母,气虚时久,营血亦亏,故用当归养血和营,协人参、黄芪以补气养血;陈皮理气和胃,使诸药补而不滞,共为佐药。并以少量升麻、柴胡升阳举陷,协助君药以升提下陷之中气,《本草纲目》谓:“升麻引阳明清气上升,柴胡引少阳清气上行,此乃禀赋虚弱,元气虚馁,及劳役饥饱,生冷内伤,脾胃引经最要药也”,共为佐使。炙甘草调和诸药,亦为使药。诸药合用,使气虚得补,气陷得升则诸症自愈。气虚发热者,亦借甘温益气而除之。

功效:

1、肛门下坠、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

脾主升清,脾虚则清阳不升,中气下陷,故见脏器下垂,补中益气丸为升提中气之代表方剂。

2、便溏久泻

腹泻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可因多种疾病引起,一般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两类,前者是指腹泻呈急性发病,历时短暂;后者一般指腹泻超过两个月者。腹泻属于中医“泄泻”范畴,临床上以清热、利湿、健脾、补虚为基本治法,补中益气丸治疗脾胃虚弱导致的久泻。

3、老年性便秘

补中益气丸联合西沙必利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便秘在中医学上属于“脾虚”“阳结”等范畴,病因为肺脾肾功能不足,气虚推动无力所致,补中益气丸能强健脾胃,使中气充足。

4、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临床以长期或间断性流脓、鼓膜穿孔以及听力下降为特点,多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不当或其他原因,迁延为慢性,在中医上属于“脓耳”范畴,治宜健脾渗湿、补托排脓、补肾培元、去腐化湿。

5、褥疮

该配方中黄芪可提高免疫力,增强皮肤营养,促进创伤缀织肉芽形成,制止化脓,扩张周围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当归则有提高机体免疫力、解热、镇痛和镇静作用,有利于褥疮恢复。

6、防治慢性支气管炎

补中益气丸合金匮肾气丸防治慢性支气管炎肺肾气虚证能减少急性发作,延缓病情的进展,远期临床疗效满意、复发率低。

7、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在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补中益气丸与知柏地黄丸,可提高治疗效果,有效改善尿失禁情况,具有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8、低血压

血压长期低于正常值的患者一旦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可能会出现很严重的临床症状——心律失常、晕厥等。有研究者使用补中益气丸治疗长期低血压患者,获得较好疗效。

9、小儿厌食症

小儿厌食症是指小儿较长时间的食欲减退,甚至消失为主的一类疾病,临床多采用补锌疗法,但是有研究者发现使用补中益气丸治疗小儿厌食症有较好的疗效。

10、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是神经肌肉接头间神经递质传递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是受累的横纹肌无力收缩,即以出现眼肌下垂,吞咽困难,咀嚼无力,肢体软弱,活动后极易疲劳,经休息后不同程度的恢复为特征。中医上属于“痿证”范畴。有研究者发现补中益气丸对重症肌无力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11、增强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抗菌、抗病毒等

药理研究表明补中益气丸对免疫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均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并能增强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抗菌、抗病毒等。

补中益气汤加味的应用,赘述如下,以窥一斑。

补中益气汤加羌活、防风、蔓荆子、川芎,专治内伤发热,或里虚不足兼有外寒者。症见发热,间作不休,微汗,至颈而还,口不知谷味,可用补中益气汤加羌活、防风。头痛甚者加蔓荆子、川芎。如伴有泄泻而热不退,可加附子。此里虚不足,若反用汗下则贻误病机。

补中益气汤加干姜、五味子,治内伤久咳而不愈,可见潮热、微汗、咳嗽痰稀、不思饮食。是为气虚痰饮,不必理痰治嗽,正气足病自除。

补中益气汤加麦冬、五味子,主治脾肺气虚,或心肺气阴两亏之畏寒、肢体倦怠、痰涎自出、心悸等。本方有生脉散合补中益气汤之意义。如前所述,方老治疗气虚阴耗久咳案,此后笔者每遇此等证屡用屡效。

补中益气汤加半夏、茯苓。可治气虚臂痛,体软痰涎,头目晕重,身如虫行的脾气不升、气血不能营之症状。

补中益气汤加山栀。此以补中益气汤补气除阴火,加山栀以清三焦之火。主治劳伤中气,怒动肝火,症见气怯腹胀、口苦心烦或口舌生疮等。

补中益气汤加黄柏。李东垣有因饮食劳倦、口干嗌干者加葛根,伴有肾水匮乏者加黄柏以救肾水,泄阴中伏火,或烦扰不止加生地黄以补肾水。笔者治中气下陷,肾下垂血尿或慢性肾盂肾炎久治不愈者,有一定疗效。

补中益气汤倍加参、芪,主治元气下陷。

补中益气汤加半夏、木香,主治胸痛、腹痛、左关脉弦之脾虚肝乘证。

补中益气汤加附子、人参,主治形寒肢冷、心悸、自汗、脉浮大按之弱或沉细结代等阳气虚寒证。

补中益气汤加柴胡、黄柏、山栀、茯苓、木通,主治小便淋沥、气虚、膀胱湿热未清。

                







































皮肤病治疗最好的药
皮肤病治疗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ungana.com/scwh/369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