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下肢静脉曲张致肺栓塞一例
山西省广播电视局后勤服务中心卫生所()韩晓刚
患者男,85岁。以双下肢动脉硬化瘢痕形成,双下肢浅静脉曲张入院。患者有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病史。查体:一般情况良好,无明显咳嗽、咯痰,无明显胸憋气紧。体温36.8oC,呼吸20次/min,脉搏80次/min,血压/85mmHg(1mmHg=0.kPa)。双肺呼吸音弱,肺底偶闻湿啰音,心音有力,律齐,无明显杂音,腹平软,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肝脾不大。双下肢肿胀,双下肢皮肤散在色素沉着,瘢痕形成,静脉曲张形成。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右房右室扩大,肺动脉增宽,三尖瓣关闭不全。下肢血管超声提示:双下肢动脉硬化伴多发斑块形成,双下肢深静脉未见异常,双下肢浅静脉曲张。入院后给予溶栓、扩容、抗感染治疗。治疗过程中定期检测出凝血时间和血气分析。用药1周后,患者双下肢水肿减轻。但出现烦燥、气促、呼吸困难。经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肺动脉栓塞。患者遂转入呼吸科给予吸氧,呼吸兴奋剂治疗无效死亡。
讨论:肺栓塞(PE)是指血栓进入并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阻断组织血液供应所引起的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综合症。PE的血栓主要来源于下肢和盆腔的深静脉血栓形成。有研究显示,引起肺栓塞的血栓栓子70%来自下肢静脉曲张。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一旦出现胸闷、气短、胸痛、咯血、晕厥等症状,应高度警惕肺栓塞的可能。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是造成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
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部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常见的部位有胫静脉、腓静脉、腘静脉、股静脉、髂股静脉以及下腔静脉内。一般将腘静脉以远的血栓称为末梢血栓,而股静脉近端以上的血栓称为中枢性血栓。中枢性血栓较末梢血栓多发,且临床意义重要,因其脱落后会引起肺栓塞。
本病例中患者年龄较高,患静脉曲张病史长,虽然入院时血管超声未发现有深静脉血栓,但没有做其他辅助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而且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卧床,下地活动少,容易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既往有肺气肿,肿心病病史,右房右室扩大,肺动脉增宽,三尖瓣关闭不全,导致下腔静脉回流缓慢,会容易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在使用溶栓治疗时,会使血栓脱落,并随血液循环阻塞肺动脉导致肺栓塞。
·END·
礼乐医疗物理预防专刊
长按下面北京根治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ungana.com/scyf/1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