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肾下垂

六十岁病患黄嫩红,双肾复杂结石,半年之内


毛厚平主任

海峡都市报今天刊登一篇“为父治病子女孝情打动医护”报道。黄嫩红是我们病区的一名病患,患有重症结石及复杂的并发症,长期的治疗给这个不富裕的家庭背上了沉重的负担,医院我能看到了他们一家团结一致对抗病魔的决心和毅力,父慈子孝,备受感动。

在此转载这篇报道,希望能为这个家庭带来及时雨,让更多的人帮助这个家庭,帮助黄嫩红走出病痛困扰,重回幸福生活。

一位病人,半年时间经历了6次手术,九死一生。

如果是你,还有勇气第七次接受手术吗?

碰到这样一位双侧复杂性肾结石合并肾功能不全、肾性贫血、凝血功能障碍的危重病人。

如果你是医生,是否会选择不惧挑战,迎难而上?

今天要讲的这一家子给出了充分信任,让医生放手去干。

而医生能回报的是:每次查房花最多时间在他身上,偷偷给他捐钱帮他共度难关,免费上门为他更换肾造瘘管。

这位患者给医生送过一个红包吗?没有!

给医生送过一箱土特产吗?没有!

充分的信任,让医生和病人同在一个战壕里,共同去打败疾病这个恶魔。

六旬父亲血尿拉出了血渣渣

黄嫩红今年63岁,是宁德古田县人,和儿子一家在福州打工,租住在福州仓山区高湖村的一处民房内。

没生病前,他当保安,平时还捡纸皮水瓶,补贴家用。

去年8月的一天,黄嫩红收完纸皮回家,拉出来的尿是血红血红的,里面还有很多渣渣。

这是脓絮状的血尿,这意味着这位老人的肾,出现了非常可怕的病变。

老人痛得满地打滚,去了急诊。

经检查,老人双肾区塞满了结石,严重肾积水,且双肾功能已经受到严重影响,并引起肾性贫血,凝血功能亦受到影响。

检查显示,老人双肾区塞满了结石,严重肾积水

医生说,这种复杂性的结石,处理难度非常大,建议去北京上海。

几经周折,老人被转院到医院泌尿外科二区。

“第一次手术就给医生下马威”

该区负责人毛厚平博士和他的团队,决定先从病情更轻的左肾开始手术。

但第一次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手术,过程并不顺利。

这种微创手术俗称“打洞取石”,就是现在患者腰部开0.5cm左右的切口,建立取石通道,置入肾镜,利用激光、超声等碎石工具,把肾结石击碎,再取出。

“第一次手术就给我们一个下马威。”毛博士说,患者的结石非常坚硬,打碎了之后,每一块结石碎片都有尖利的边缘,切割肾脏的黏膜面。同时患者由于肾功能不好,凝血功能也不好,很容易出血。所以手术没做多久,视野就被大量出血影响等,第一次手术只处理了部分的结石,比术前预想的要困难很多。

术后,供应老黄左肾一条小动脉破裂了,导致大量出血,本就不好的凝血功能进一步恶化,甚至出现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危急情况。为了止血,做了第二次手术——介入栓塞手术,来封堵血管。

第三次手术,才比较顺利,取干净了左肾的“石头”。

第四次手术出血比预判的更凶猛出院后,原来困扰老黄的左侧腰痛逐渐好转。但右侧腰痛还是困扰着老黄。因为右肾结石是比左侧还难“搞”。所以经历了小半年的休养准备,老黄鼓足了勇气,再次做好了躺上了手术台准备。

左肾的“石头”取干净了,但右肾还有很多

这次术中再次出现第1次手术时的出血情况,比预判的更为凶猛。

术后第一天,血色素就由术前的91g/L骤降到65g/L,同时在输血的情况下,术后血色素一度下降到只有29g/L的紧急情况,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四肢湿冷、皮肤黏膜惨白、心率飙升至次以上、血压下降到60/40mmHg危重情况。必须堵住出血点,在积极输血补液抗休克治疗的基础上,立即准备进行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栓塞急诊介入治疗。

还好第五次手术力挽狂澜,止血成功。

大家都松一口气,放松了紧张数日的神经。

第六次手术后随时做好切肾准备

但是,一场更大的风暴悄悄靠近,即将打破这份宁静。

栓塞术后第12天,患者突然出现右腰部剧烈疼痛,肾造瘘管及导尿管再次涌出大量鲜血,血色素又再次降至51g/L。更为严峻的是老黄此时不仅仅是失血性休克合并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同时肾功能进一步恶化,如有坍塌的多米诺骨牌,引发了一连串的问题。

老黄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犹如钢丝绳上的风筝摇摇欲坠。

几次的手术已经让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负债累累。为了明确是否有再次的动脉性出血,老黄的女儿东拼西凑借款,又一次进行了DSA手术检查。

第六次手术,DSA介入没有发现明确的出血点,栓塞无法进行,只能返回病房。

根据老黄的情况,如果没有明确的动脉性出血,那只能是由于凝血功能一直不好引起的大量持续性渗血。对这种情况,就只能通过输血、血浆、冷沉淀等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同时积极调整其他辅助的治疗方案,并做好随时切肾的最坏打算。

老黄目前已经取出来的肾结石

经过积极的抢救,和老黄顽强的生命抵抗力。导尿管及肾造瘘管引出也慢慢变清了,指标逐渐正常,病人的情况也逐步趋于稳定。

住院3个月,老黄终于出院了。

“正常人住院3月都有情绪他们没有”

通常,毛博士的肾结石病人,碎石取石手术住院10天就能出院。

但反复住院,反复手术,让老黄成为这个病区住得最久的病人。长时间的相处,也让医患相互了解。

“正常人做这么多次手术,住院3个月,都一点情绪。但老黄没有,他们一家都没有。”毛厚平团队中的年轻医生高星健说,就凭这一点,都值得对他们掏心掏肺。

而老黄的女儿黄钰荣一次又一次找到毛厚平主任,对他说:“毛主任,我爸的手术我知道非常困难。很多医生都不敢接手。我们全家都做好了最困难的准备和最坏的打算。所以毛主任,您不要有顾虑。放心做!我们全家全力配合!”

老黄一家的厚道和质朴。毛厚平记在心里。作为主刀医生,他无以回报,只能是每天查房的时候,多花一点时间在老黄身上。

当他发现老黄因为经济负担十分消沉,一次又一次给他鼓劲,陪他聊天,给他安慰,打消他放弃的念头。

医生护士偷偷给这一家子捐款

附一来往的病人许多,但是这个家庭所流露出的团结、质朴、理解和对父亲的爱,深深地打动着病区的医生护士。

护士说,老黄的子女生活条件艰苦,从小吃着地瓜米长大,从农村来到城里,租住在不到二十平米的平房。他们在城里辛苦的打拼也是想能够更好的孝顺父亲,让父亲能够安度晚年。他们对父亲的不离不弃,着实暖心。

为此,当医生护士们发现,老黄一家正在“轻松筹”平台上筹款,基本上都偷偷地给这一家子捐了款。

“护士找了我好几天,就是要来问我轻松筹的账户。”老黄女儿黄钰荣说,“我们一箱水果都没有给医生护士送过,还换来他们的照顾,十分过意不去。”

医生上门免费为他更换肾造瘘管

今年5月底,老黄出院,回到了出租屋中。

毛厚平还一直惦念着老黄:老黄的肾造瘘管50天了还没更换,会不会感染?老黄的体力恢复了没有?能不能承受最后一次手术,把右肾的“石头”取干净?

毛厚平和高星健医生上门,为他更换肾造瘘管

8月9日,毛厚平和高星健医生上门,去看看老黄,顺便为他更换肾造瘘管。

毛厚平告诉海都记者,经他手术的患者出血几率不到1%。但黄嫩红的病情特别,出血几率大大高于普通患者。接下来的第七次手术,顺利的话只要3万元左右的医药费。若出现并发症,医药费就不好估计了。但无论多困难,这一家子都没有放弃。所以能为患者省一点医药费,就帮他们省一点。

子女给医生发来感谢短信

感恩医生的照顾,黄钰荣给毛厚平发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angshenxiachui.com/scyy/951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