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简述:每周四在本号转载“在线精神健康大学《督导与研究》”的有关心理健康问题的访谈,由美国精神医学专家张道龙主持和督导。
双相障碍治疗五六年,
药物有副作用,如何调整?
咨客,女性,30几岁,已婚未育,大学学历,医疗行业。五、六年前,被诊断为双相障碍,当时有抑郁发作、自杀倾向,一年会有一两次轻躁狂发作,表现为易激惹、暴食、思维运动快速。咨客这几年一直接受药物治疗,前几年的时候,经历了各种药物不良反应。近一年来,症状稳定,但依然会有双手震颤。咨客此次咨询,首先想再次明确诊断,并和张医生讨论更好的药物治疗方案。注:现在的用药包括拉莫三嗪mgbid,奥卡西平mgbid,阿立哌唑5mgqn,碳酸锂mgqn,丁螺环酮12.5mgbid。
第一步,请咨客讲讲困扰,显然她比较聚焦于治疗双相障碍的药物使用。
1、咨客开门见山提到对后续用药的疑惑。
2、确认困扰的是药物的副作用。
3、具体讨论碳酸锂的副作用、咨客曾做过的调整。
1.张医生:你好,我是张医生,讲讲你的困扰吧!
2.咨客:您好,张医生!我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有五、六年的时间,一直在规律地用药治疗,现在情况还是很稳定,情绪都挺好的。但是因为用药的问题,我有很多的副作用存在,现在很希望得到帮助和指导,我的治疗后续应该怎么办?能不能把药物减下来?
3.张医生:你想把药物减下来,主要是因为副作用的问题,是吧?
4.咨客:是的。
5.张医生:最困扰你的副作用是什么呢?
6.咨客:震颤,手抖,有时候下巴也会抖,在我跟别人社交的时候问题就非常大。
7.张医生:你现在同时吃几种药?
8.咨客:五种。
9.张医生:哪五种?
10.咨客:拉莫三嗪、奥卡西平、碳酸锂、阿立哌唑、丁螺环酮。
11.张医生:记不记得吃哪个药的时候开始有震颤的?
12.咨客:吃碳酸锂量大的时候开始有震颤。一开始每天吃五粒,抖得非常厉害,有段时间工作的时候甚至都不能够很好地完成机器操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把碳酸锂减到了一粒,吃四粒奥卡西平,之后就好了很多,但是现在还会有这个状况。而且它好像把我对于紧张反应的阈值降低了,像跟人交流的时候,我并没有很紧张,我可能聊得越来越开心的时候,突然就发现自己的手指头有点轻微地抖动了。
13.张医生:我听清楚了。把碳酸锂降到一粒的时候,还影响你工作吗?
14.咨客:不影响,我做操作基本没有问题,但是悬空操作还是有一点影响。如果完全没有支撑,但是又要进行很精细的操作的时候,我的手还是会有一点抖。
第二步讨论咨客的诊断。
1、咨客本身是学医的,把病程及治疗情况描述得比较清楚。
2、张医生进一步问她最“躁狂”和最“抑郁”的时候达到什么程度。
3、了解咨客是否受到“值夜班”的影响。
15.张医生:好的。因为医生诊断你是双相障碍,所以才用了这五种药,你记得他们当时为什么诊断你双相,或者你有什么样的临床表现使别人认为你是双相障碍呢?
16.咨客:我是因为抑郁发作看医生的,当时遇到感情的挫折,非常的抑郁,有自杀倾向,就去看了心理医生。第一次看病的时候被诊断为抑郁,吃了舍曲林,吃了半粒,当时就出现很明显的轻躁狂,言语增多,思维激越,疯狂购买。第二次去的时候,换了一个心理医生,谈得就比较多,发现其实我从小就是情绪很极端化的。在那次发病以前,我的抑郁状况是周期性的,但是没有特别典型的躁狂,最多是轻躁狂,对别人有攻击性的想法,没有攻击性的行动。有时候心里面很暴怒,但是一般还是能够控制住。情绪比较激越的状况也是经常会出现。我确实有那种周期性的变化,有时候是特别静的一个人,有时候心里面特别狂躁的状态,两种状态其实都是会有。因为整体来说人比较安静,就会把这种变化掩盖下来。
17.张医生:你现在的状况明显比那个时候好了,你是觉得彻底的稳定了,还是偶尔还会有你刚才说的发作,不管抑郁还是所谓的轻躁狂?
18.咨客:我觉得是基本上能控制下来。因为我一直在调药物,以前吃利培酮的时候还出现过泌乳素增高,吃另一种药的时候出现过嗜睡、晕厥,便秘非常厉害。因为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不断地调药物,调药过程中会有些波动,到使用现在的用药方案以后还是比较稳定的,这种稳定持续了大概一年多的时间。直到半年前有很明显的焦虑,特别典型的是很怕在工作中会出事、犯错,因为焦虑,就加了丁螺环酮,之后焦虑缓解了。
19.张医生:你最抑郁的时候能达到什么状态?
20.咨客:最抑郁的状态大概就是不怎么吃东西,完全不想跟人交流,哭泣,有自杀的倾向。
21.张医生:你最躁狂的时候,跟抑郁相反的状态,是什么情况?
22.咨客:我觉得最典型的轻躁狂发作只有在我吃舍曲林的那一个星期,表现就是情绪非常的激动,言语非常的多,购物欲望非常的强,真的买了很多东西,完全跟之前的抑郁状况颠倒过来,非常的兴奋,有很多与人交流的欲望。但在之前,除了这段时间之外的时间,主要是情绪非常容易激动,都是在脑海里面会有很多有攻击性的,很狂躁的想法,但是我不会把它付诸行动。
23.张医生:你现在的工作经常涉及值夜班,不能按时睡觉,有这种情况吗?
24.咨客:以前有,但是在我吃药之后,没有再去承担那种要处理紧急情况的工作,因为我吃药之后晚上起来会有困难,我的整个认知的敏感性会变得很差。另外,如果晚上起来,我的情绪波动就会变得非常大,所以我已经不值夜班了。
第三步,讨论除了药物之外,与咨客关系密切的方面。
1、由于咨客已经结婚,并处于适合生育的年龄,询问是否有生育计划,以及丈夫、婆家、娘家的态度。
2、顺势询问咨客的家族史,发现她的原生家庭是高压力的家庭。
3、咨客提到与父母两三年没来往,讨论具体情况和原因。这可能是咨客原本没想提及的。
25.张医生:我刚才问到了你服用的药物,最抑郁、最躁狂的时候什么样,什么时候出现的这些副作用,也讲到了你的病情跟原来的差别,看来治疗是有效的。另外我想问一下,你结婚多长时间了?
26.咨客:我结婚大概五年了,在我开始治疗大概半年之后,我遇到现在的先生,恋爱一年之后结婚的。
27.张医生:你们讨论过生育的问题吗?
28.咨客:讨论过,曾经有比较大的争执,我觉得我现在用这么多的药物,贸然去生育的话,会有很大的风险。他本人不是特别介意一定要很快生育,但是他的父母还是会给他很大的压力,所以有一段时间,大概有两三个月,由于此事产生很大矛盾。但是之后他还是表示能够理解,所以我们现在的约定是要等到我的药物减掉之后,特别是把可能会影响到生育的药物减下来之后,再讨论要孩子的问题。
29.张医生:你先生是学医的背景吗?
30.咨客:不是的。
31.张医生:他的爸爸妈妈知道你有这个病吗?
32.咨客:知道,但是他们不大能理解,不太知道什么叫双相情感障碍,以为就是抑郁症,对于药物治疗的必要性还是不太理解的。整体来说对这个疾病是不大理解,但是他们也是非常通情达理的人,也很尊重我的现状。
33.张医生:这是好事。你有兄弟姐妹吗?
34.咨客:没有。
35.张医生:你的父母有这个毛病吗?或者你姨、舅舅等直系亲属里有没有这种情况?
36.咨客:因为我自己是学医的,我能够判断我父亲是很典型的双相,我有一个叔叔被诊断为焦虑症,但是我觉得他有一点强迫的表现,其他的直系亲属还好。
37.张医生:你爸爸现在用药吗?
38.咨客:他不用药,他也从来不觉得自己有问题。
39.张医生:他什么时候发病的,什么时候稳定的,大致知道年龄吗?
40.咨客:他有很典型的童年创伤的经历,我的爷爷,可以算是抛弃了他跟我的奶奶,他从小的生活非常的孤单,也很不幸福。所以他人格上一直比较的偏激、偏执,他受的教育也不高,个性非常暴躁。但是他周期性的会对自己的评价变得非常的低,很忧虑,把自己贬低得一无是处,包括认为给我提供的物质条件差。我爷爷一直非常贬低他,他一般的情况下会非常激烈地去辩驳,但是有时候他又会非常认同,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什么都不行,情绪很低落。但是大多数时候他会比较亢奋,而且非常暴躁,非常易怒,跟我母亲也有非常多的争执,家庭暴力就更多了,不管是冷暴力还是肢体上的冲突,都很多。
41.张医生:他们知道你得这个病,对你是比较理解,更关怀,还是对你和原来一样?
42.咨客:他知道我有这个毛病,是因为有一天我彻底受不了他,有一次非常激烈的发作,可以说彻底撕破脸皮之后,我现在是不跟他来往,不跟我的父母来往了。
43.张医生:爸爸跟你发脾气了,你为什么也不跟妈妈来往了呢?
44.咨客:是我对他们发脾气,我对我母亲其实也有很大的意见。因为我觉得在他们两个的关系之中,不能完全说是我父亲一个人有问题,他们双方不论在处理方式,还是在保护我不受他们关系伤害的方面,我觉得做得都是不好的。我觉得我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跟我这种充满创伤的童年有直接关系,我从心底里面非常怨恨这个事情。所以当他们两个希望我要小孩,我非常愤怒。当然他们不十分清楚我的状况,当他们很强烈地在我面前表达这种想法的时候,我就彻底跟他们爆发了一次,从此跟他们不再来往。
45.张医生:这是多长时间之前的事儿?
46.咨客:大概是两年到三年。
47.张医生:这两三年之内,过年过节也没有联系?
48.咨客:没有,我就是跟他们彻底断绝一切的往来。
49.张医生:你是家里唯一的孩子,你彻底跟他们断绝了,他们没有争取再检讨一下关系或者说想办法跟你联系吗?
50.咨客:他们到叔叔家或是奶奶家的时候,我们会见面,但是见面几乎是没有交谈的,可能就是我跟妈妈会说一些话,也非常简短,非常少。我跟我父亲基本上一句话都不说。他们对我的病症不理解,只知道我在吃很多的药,我的精神上有问题。因为每一次见到他们都会让我情绪有非常大的波动,我非常明确地告诉他们,如果你是为我好,就不要在我面前出现,也不要来找我。
第四步,讨论整合式的干预方法。
1、解释碳酸锂的副作用问题,以及如何调药。非常专业,赢得了咨客的信任。
2、确定咨客可诊断为双相II型障碍。
3、讨论与怀孕相关的药物使用问题,提供备选方案,尽量做到有备无患。
4、讨论咨客原生家庭的问题,埋下伏笔,也许未来某一天,她会试图与父母和解,会发现自己的确需要心理咨询。
5、咨客另外又提出留学国外的选择,显然她心里没底,但非常想改变。那么,在使用四、五种药物的状况下,她真的适合做那么大的变动吗?会有不可预期的风险吗?这是值得的“赌博”吗?
51.张医生:我听清楚了。你今天主要想跟我讨论什么问题呢?
52.咨客:我希望您得到您关于我在治疗方面的一些建议。
53.张医生:还有呢?
54.咨客:没有了。
55.张医生:你说的是药物治疗还是心理治疗?
56.咨客:我现在基本上是单纯的药物治疗,我想知道您会建议我接受一些心理治疗吗?其实我特别北京中科白瘕风刘云涛贵阳儿童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angshenxiachui.com/sczd/1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