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劲道爽滑颇受喜爱的龙口粉丝,真的不健康么?
听听专家怎么说:“用这种方法来辨别毒粉丝是不靠谱的。”济南大学教授任皞表示,粉丝都是以淀粉为主要原料,而淀粉类产品,尤其是干的,本身就是有机物,很容易燃烧,而且燃烧后的产物也都是一样的,所以用燃烧法辨别粉条是否有毒并不科学。而且,早在几年前用燃烧法辨别“毒粉丝”就已经被证实不靠谱。
食品工业协会淀粉及淀粉制品专业委员会也发布了严正声明,将全力追查谣言散步者并将严肃追究其法律责任。
真真假假,让我们用科学实验来作证。近日,《新闻实验室》栏目特地请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市农科院)副研究员、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副主任苏来金一起进行了一组实验。
实验场地: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市农科院)实验室
实验人员: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市农科院)副研究员、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副主任苏来金
实验器材:龙口粉丝、粉干、挂面、番薯粉、塑料、酒精灯、微波炉、电热炉、水等
-实验①燃烧法
粉丝等燃烧无刺鼻性气味
塑料产生油滴有刺鼻气味
网上流传的视频中,该名女性消费者用打火机点燃了某品牌龙口粉丝,由此称该龙口粉丝是“塑料做的”。那么,龙口粉丝是不是真的能够燃烧呢?粉干、面条等,是不是也能燃烧呢?为了验证“燃烧法”的可靠性,昨天中午,记者从市场上买来了3种不同品牌的龙口粉丝,以及1种粉干、1种挂面和1种番薯粉。
实验开始,实验人员首先依次将龙口粉丝、粉干、挂面、番薯粉点燃,结果都能燃烧。粉干、挂面燃烧时火相对较小,且几乎无声响;龙口粉丝和番薯粉燃烧时火相对较旺,且会发出滋滋的声响,但它们燃烧时均没有刺鼻性气味。
随后,实验人员依次将5种不同材质的塑料制品进行燃烧实验,结果发现4种塑料制品在燃烧过程中均有产生油滴情况,有刺鼻性气味,且其中1种燃烧时会产生黑烟。
◆实验人员解析:
从实验结果看,龙口粉丝等燃烧的情况和塑料燃烧的情况有明显的区别。龙口粉丝是以淀粉为主要原料制成,淀粉本身就是一种碳水化合物,易于燃烧,这与掺塑料没有关系。像龙口粉丝一样可以燃烧的食品还有很多,例如说方便面、挂面、紫菜等,都可以燃烧,用燃烧的办法鉴别食品(粉丝)成分及好坏是不科学的,也是没有依据的。
而粉丝经过干燥处理后,粉丝会有一些中空结构,所以在燃点达到燃烧条件后,自然会烧着,因为其中空结构,会有噼里啪啦的响声出现。
实验②微波加热法
粉丝、番薯粉加热出现膨胀
塑料加热均无明显变化
为了进一步验证龙口粉丝中不可能含有塑料成分,实验人员又进行第二组实验。
实验开始,实验人员首先依次取适量龙口粉丝、粉干、挂面、番薯粉,剪碎后依次放入微波炉进行加热。经过一段时间的加热后,可以发现粉干、挂面几乎没有变化,而龙口粉丝和番薯粉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膨胀。
随后,实验人员又依次将5种不同材质的塑料制品放入微波炉进行加热。经过一段时间的加热后,可以发现塑料均没有明显的变化。
◆实验人员解析:
淀粉有着加热会膨胀的特性,就好比爆米花一样;而塑料则不会,遇加热会不变或者收缩。龙口粉丝和番薯粉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因此加热后自然发生了膨胀;粉干和挂面没有发生变化,是因为其主要成分不仅是淀粉,还有蛋白质等成分,所以发生膨胀的情况会不是很明显,难以看出。
实验③溶解法
粉丝遇水加热溶解殆尽
塑料遇水加热没有变化
最后一组实验,实验人员选择了溶解法。
实验人员选取了两种不同品牌的龙口粉丝以及5种不同材质的塑料制品,分别将两种龙口粉丝放置在两个玻璃瓶中,将5种塑料制品放置在1个玻璃瓶中,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和等量的盐水。经过长时间的加热后,可以看到两个玻璃瓶中龙口粉丝几乎都被溶解殆尽,而塑料制品则还是原来的模样。
◆实验人员解析:
淀粉遇水加热会溶解,塑料遇水加热不会有变化,而加入盐酸只是为了加速这一变化的呈现,并不影响结果。
实验证明
龙口粉丝含塑料不可能
通过以上三组实验,实验人员认为,龙口粉丝中含有塑料是不可能的。
实验人员表示,从工艺角度来分析,如果要在龙口粉丝中添加塑料成分,必须将塑料打成粉状与淀粉混合,但是即便这样操作塑料与淀粉无法黏连的,不太现实;而从成本角度来分析,如果要在龙口粉丝中添加塑料成分,必不能用低廉回收塑料,高透明塑料的价格不低,这样就会导致成本提升,不合算。
假的假的假的!
谣言谣言谣言!
来源:金都招远、温州晚报
赞赏
长按哪里治疗白癜风病北京好的白癜风医院是哪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angshenxiachui.com/sczd/2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