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肾下垂

容易被忽视的肾癌


患者男,53岁,因患尿毒症行血液透析12年,发现甲状旁腺功能亢进3月来我院就诊。

第一次彩超检查:

右肾大小约8.5cmx4.2cmx4.0cm,左肾大小约11.0cmx5.0cmx4.2cm,双肾实质回声增强,皮髓质分界不清,双肾查见数个无回声结节,右肾较大约1.8cm,左肾较大约2.7cm,边界清楚,形态规则,部分囊壁查见点片状强回声,内未见血流信号。右肾中份查见大小约1.5x1.2cm的囊实混合回声结节,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双肾集合系统未见分离及异常回声。

诊断提示:

右肾囊实混合回声结节:性质?建议超声造影或其它检查明确诊断。双肾实质损害声像图;双肾囊肿,部分囊壁伴钙化。

患者当时忙于行甲状旁腺切除手术,右肾的囊实混合回声结节没有进一步检查。3个月以后来我院再次检查泌尿系彩超。

第二次彩超检查:

右肾中份查见大小约1.8x1.5cm的囊实混合回声结节,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其余同前一次检查。

因右肾中份的囊实混合回声结节较前次检查有所增大,与患者沟通后同意进行超声造影检查。

超声造影表现如下:

右肾中份查见大小约1.8x1.5cm的囊实混合回声结节,边界清楚,形态规则,超声造影后,皮质期实性成分呈高增强,髓质期及延迟期呈低增强。

诊断提示:

右肾囊实混合性占位,结合超声造影考虑肾Ca可能性大。

患者行CT全腹部平扫,提示右肾部分病灶似有融合,边界模糊,肿瘤性病变待排。一周后患者行右肾切除手术,病理结果如下:

右肾肾细胞癌,细胞排列成腺管样,乳头状,细胞异型性不大,胞浆嗜酸性,部分胞浆内可见空泡,灶区见草酸盐结晶(偏振光观察呈阳性)。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Vimentin(+)、AMACR(+)、CD10(+)、SDHB(+)、FH(+)、CAIX(+,小灶区)、EMA(+,小灶区)、CK7(+,小灶区)、PAX8(±)、TFE3(-)、TFEB(-),结合病史和形态学,考虑为获得性囊性肾病相关性肾细胞癌(WHO版分类)。

讨论

获得性囊肿(acquiredcystickidneydisease,ACKD)也称透析性肾囊肿,由DunniII等人在年首次提出并描述,定义为慢性肾衰竭患者在无囊肿的肾脏中出现囊性病变。国内外对本病的报道较多,发病率不一。ACKD多数为双肾多发性囊肿,囊肿直径多在0.5cm以下,大部分囊肿位于肾皮质,表面覆以单层上皮。多数肾脏包含非典型囊肿,也被称为囊腺瘤,特点为多层上皮并且表现为乳头状增生。文献报道终末期肾衰竭患者近50%可发现囊肿上皮、非典型囊肿上皮、乳头状腺瘤、乳头状腺癌等改变,具有组织连续性。乳头状肾癌组织学检查可见囊肿上皮、增生的囊肿上皮、异形上皮及乳头状腺瘤系列性病变呈多中心性。囊肿化越严重肾癌发生率越高。

患者一旦开始透析疗法后,对于缩小的肾脏未再予以注意,即使出现腰痛、血尿等症状,亦未能引起警惕及重视,这是ACKD合并肿瘤被漏诊、误诊的重要原因之一。有学者认为,透析3年以上者应定期作超声及CT检查,早期发现获得性囊肿及肾癌。对无症状的ACKD不急于作特殊处理,但应对囊肿形态进行追踪观察,提倡半年作一次超声检查。应注意囊肿大小和囊壁的改变,短期增大、多而厚的分隔、囊壁不均匀增厚、囊壁包含钙化或软组织结节、囊壁内出现显而易见的血流信号、囊液透声差常提示恶变,而小囊肿的恶变容易漏诊。

温馨提示:

华西超声现已开通留言功能,点击右下角写留言,把您的想法告诉我们吧:)

本文封面图片来自网络责任编辑:潘非

看都看完了,不如点这里试试

陈红艳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白癜风初期什么样的
白癜风初期什么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angshenxiachui.com/sczd/264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