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病程记录
年04月18日14:24
患者张**,男,53岁,主因“发现血肌酐升高7年余,蛋白尿5年余”由门诊于年04月18日08:45收入院。
1、中年男性,慢性起病。
2、7年前体检时发现血肌酐升高,-umol/L,后定期监测,血肌酐均在umol/L以下,5年前开始出现泡沫尿,未予重视。2年医院肾病科就诊,开始服用海昆肾喜胶囊、百令胶囊、肾炎舒片。2月前自觉泡沫尿加重,血肌酐升高至.3μmol/L,医院,住院期间诊断“1、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CKD3期)代谢性酸中毒2、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3、高脂血症”,予对症治疗,建议肾活检穿刺进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患者及家属拒绝,后肌酐降至.3μmol/L出院,现为求进一步系统诊治收入我科。入院症见:视物模糊,无头晕头痛,无胸闷心慌,无咳嗽咳痰,无恶心呕吐,无皮肤瘙痒,无肢体麻木,无口腔溃疡,无光过敏,纳可,尿中可见泡沫,尿频、尿急,无尿痛,夜尿1-2次,24h尿量正常,大便可,眠可。
3、高血压病史30年;腔隙性脑梗死2年;1月医院住院期间诊断“双眼慢性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II级”;1月前查TB阳性,未确诊肺结核及抗结核治疗。使用青霉素类、头孢类、磺胺类药物出现皮疹,否认其他药物过敏。
4、查体:T:36.4℃P:64次/分R:18次/分BP:/mmHg
神志清醒,右眼睑轻度浮肿,呼吸对称,双肺呼吸音正常,心界叩诊不大,心率64次/分,律齐,心脏听诊可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移动性浊音(-),莫非氏征(-),麦氏点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肝脾区叩痛(-),双肾无叩痛;双下肢无水肿,无明显活动障碍;神经系统检查: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舌淡暗,苔薄白,脉弦,重按无力。
5、辅助检查:(-03-03医院住院期间)尿常规:PRO+++;免疫球蛋白+补体:IgA5.1g/L;生化全项:总胆固醇7.80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19.7mmol/L;β2微球蛋白1.43;TG:1.89mmol/L;24h尿蛋白定量:1.99g/24h;尿白蛋白电泳提示:肾小球性蛋白尿;TB:阳性;便常规、血凝+D2、术前检查、肿瘤标记物、抗双链DNA测定、抗核抗体谱、ANCA抗体未见明显异常;(-3-17医院)胸部X片:心、肺、膈未见异常。泌尿系B超:双肾囊肿(右肾探及一无回声,大小约1.0*0.7cm,左肾探及一无回声,大小约1.5*1.1cm)。双肾动脉超声:双侧肾动脉超声未见明显异常。腹部超声:胆囊壁毛糙。肾核素检查示:左肾功能中度受损,右肾功能轻度受损(GFR:左肾18.44ml/分,右肾26.83ml/分,总计数45.58ml/分)。颈动脉彩超:双侧颈动脉及锁骨下动脉多发粥样硬化性斑块形成。超声心动:室间隔增厚,左室舒张功能减低,EF:62%。
1、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1、中医类证鉴别:患者主因“发现血肌酐升高7年余,蛋白尿5年余”,符合中医“慢肾衰”范畴。慢肾衰与急肾衰鉴别。二者均有乏力或恶心呕吐,少尿或水肿。前者起病较慢,病程长,可伴面色萎黄、头晕等不适,后者起病急,病程短,病情进展较快。本病病程较长,属慢肾衰。
2、辨证依据:患者中年男性,病程较长,久病脾肾亏虚,脾虚运化失常,水湿内停,清气不升,浊气不降,肾失气化行水,湿毒内蕴,肾气衰竭,发为肾衰;脾肾亏虚,运化失司,水湿内停,湿聚气机不畅,气不行血,日久成瘀,故见血肌酐升高;水湿泛溢肌肤,故见眼睑浮肿。舌淡暗,苔薄白,脉弦,重按无力均为脾肾亏虚,瘀血内阻之象。综观舌脉症,本病病位在脾肾,病性属本虚标实,证属脾肾亏虚,瘀血内阻。
2、西医诊断依据:
(1)患者主因“发现血肌酐升高7年余,蛋白尿5年余”入院,既往高血压、高血脂、双眼慢性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II级等病史。
(2)视物模糊,无头晕头痛,无胸闷心慌,无咳嗽咳痰,无恶心呕吐,无皮肤瘙痒,无肢体麻木,无口腔溃疡,无光过敏,纳可,尿中可见泡沫,尿频、尿急,无尿痛,夜尿1-2次,24h尿量正常,大便可,眠可。
(3)查体:右眼睑轻度浮肿,腹部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移动性浊音(-),双肾无叩痛;双下肢无水肿。
(4)辅助检查:(-03-03医院住院期间)尿常规:PRO+++;免疫球蛋白+补体:IgA5.1g/L;生化全项:总胆固醇7.80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19.7mmol/L;β2微球蛋白1.43;TG:1.89mmol/L;24h尿蛋白定量:1.99g/24h;尿白蛋白电泳提示:肾小球性蛋白尿;TB:阳性;便常规、血凝+D2、术前检查、肿瘤标记物、抗双链DNA测定、抗核抗体谱、ANCA抗体谱未见明显异常;(-3-17医院)胸部X片:心、肺、膈未见异常。泌尿系B超:双肾囊肿(右肾探及一无回声,大小约1.0*0.7cm,左肾探及一无回声,大小约1.5*1.1cm)。双肾动脉超声:双侧肾动脉超声未见明显异常。
3、西医鉴别诊断:
患者中年男性,主因“发现血肌酐升高7年余,蛋白尿5年余”入院。于外院诊断“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CKD3期)代谢性酸中毒”,慢性肾功能不全需与急性肾功能不全相鉴别,后者为急性起病,病程较短,急性少尿或无尿,双肾B超提示肾脏体积增大或正常,可无贫血;前者病程较长,肾功能逐渐减退。本患者无急性少尿、无尿等症状,病史7年,伴代谢性酸中毒等,结合病史,诊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代谢性酸中毒。
慢肾衰
脾肾亏虚瘀血内阻
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
代谢性酸中毒
高血压3级极高危组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II级
高脂血症
双肾囊肿
脂肪肝
甲状腺结节
前列腺增生
(包括西医治疗原则及用药,中医治疗原则、方药及调护等内容)
1、内科二级护理,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监测出入量、体重、血压;
2、完善各项入院检查;
3、西医治疗以保肾,控制血压等为主;中医治疗以补益脾肾,活血化瘀为主,具体方药如下:
太子参50g白术15g土茯苓30g甘草6g
桑寄生20g怀牛膝20g续断15g菟丝子15g
山药20g枸杞子20g桃仁6g红花6g
天麻10g白芍15g钩藤20g丹参15g
枳壳6g熟大黄6g水蛭3g土鳖虫3g
冲服,一日2次。
4、避风寒,节饮食,畅情志,平劳逸。
5、请示上级医师指导诊治。
医师签名: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angshenxiachui.com/sczd/9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