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肾下垂

降ldquo三高rdquo,升


  年3月10日,第17个世界肾脏日踏春而来,今年世界肾脏日的主题是“人人   田女士,38岁,从事商场专柜工作多年,每天站立时间长达8小时,常在劳累后出现腰部酸软、排尿无力,尿中泡沫增多,经休息后症状可缓解,自认为是腰椎间盘疾病,一直未予重视,但上述症状不断反复出现,每于劳累后加重。6个月前,田女士因劳累后,出现双下肢水肿、乏力,以双足较为显著,排尿无力,尿中可见大量泡沫,经休息后症状不能缓解,前来医院(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就诊。

  经检查,田女士血浆白蛋白明显降低(29g/L),24小时尿蛋白显著升高(3.9g);血脂中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诊断为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孙立新为田女士制订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给予中药口服固肾健脾、益气活血及西药抗炎、免疫抑制等,减少白蛋白流失,从而降低蛋白尿、减轻水肿、降低血脂等,并监测各项指标,10天后,田女士下肢水肿消退,乏力等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出院回家。孙立新叮嘱她一定要按时服药,切勿自行增减药量,勤与医生沟通病情,并定期到门诊复诊。   这期间,孙立新不仅在用药上谨慎调整剂量,起居饮食中悉心指导,精神上也给予了田女士很大的支持和鼓励,及时与她沟通病情,耐心讲解疾病的发病、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鼓励田女士要有与疾病长期作战的信心。历经半年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田女士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用药平稳减量,目前已重返工作岗位。

  孙立新介绍,肾病综合征是由一组具有类似临床表现,不同病因及病理改变的肾小球疾病构成的临床综合征。从儿童到中老年人,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高”和肥胖人群均可发病,可由免疫、遗传、药物、感染等因素造成,通常是由肾小球损伤引起的。健康的肾小球能维持体内所需蛋白质含量,当肾小球受损时,将允许过多的血液蛋白质渗入尿液,导致肾病综合征。因此,肾病综合征“三高一低”的典型表现是高度水肿、高血脂症、大量蛋白尿(>3.5g)、低蛋白血症(<30g/L),继而出现“三增一减”风险,即体重增加、栓塞风险增加、高凝状态增加、骨密度减低。

  孙立新说,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一般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进展期,补益气血;第二阶段,稳定期,活血化瘀;第三阶段;减量期,健脾理气;第四阶段,恢复期,补肾填精。在西药选择上,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性药物是主要治疗药物,与此同时,还因个体差异,根据不同的病情采用降血脂、抗骨质疏松、抗焦虑等对症治疗。

  孙立新说,医患配合也非常重要。患者出院后,一定按医生要求定期复诊,医生也要做到勤回访,实现多复查、多询问、多望诊、少用药。患者应注意休息,适当运动;清淡饮食,忌食生冷辛辣,摄入适量的优质蛋白、足够的热量、低盐低油脂,多吃植物油、鱼油等及燕麦、米糠等富含可溶性纤维的食物。

专家简介

  孙立新 医院(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硕士研究生,主任医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国家区域诊疗中心专家组成员。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血液病,肿瘤以及老年疑难杂症。

  医院(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是全国改善医疗服务先进科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建设项目重点学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老年病专业组组长单位。对于各型肾病的治疗,中西医结合科独创“清、降、疏、导”的方法,治疗各型肾病、糖尿病肾病,清除顽固性蛋白尿、血尿,稳定病情,控制向肾衰发展,减轻服用激素引起的副作用和撤减激素引起的疾病复发;采用中药肠道透析及中药排毒疗法,有效延长了透析间歇,延缓肾衰发展,降低肌酐、尿素氮、尿酸。

服务-(门诊)-(病房)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angshenxiachui.com/sczd/976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