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andstenosedureteropelvicjunction
先天性肾盂-输尿管结合部狭窄,也称先天性肾盂-输尿管结合部梗阻。是指小儿先天性肾盂-输尿管结合部管腔内外发育异常,或肾动脉走向异常,造成出入肾脏管腔局部狭窄,先天性肾盂尿液潴留。
本病多见于男性,文献报告男女发病之比为5:1。发病部位以右肾多见,也有双肾病变报告,约占40%。
临床表现为发作性腹部疼痛、腹胀、腹部触及包块,甚至排尿困难。
静脉肾盂造影:可见肾盂扩张,造影剂排泄延迟。CT扫描轴位及重建图像显示:患侧肾脏外侧形态异常,肾盂扩张、肾动脉与肾盂、输尿管关系紊乱。
CaseReport
患儿女,8岁。转移性右下腹疼痛8小时急诊就医。
查体:营养不良,发育瘦小。痛苦样。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部膨隆,肝脾肋下未及,右下腹有固定压痛,无肌紧张。结肠充气试验(一),腰大肌试验(一)。
血常规:WBC8.0×10^9,中性粒细胞67%,淋巴细胞32%,大单核细胞1%。
腹部B超:右侧肾动脉挤压肾盂一输尿管,致使右侧肾盂扩张、积液明显。
静脉肾盂造影:可见右侧肾盂扩张,造影剂排泄延迟。
腹部CT显示:右侧肾盂,输尿管上端扩张。多螺旋CT扫描后图像后处理显示右侧肾盂,输尿管上端扩张更清楚。右侧肾动脉由后向前挤压右侧肾盂,输尿管。同时可见脊柱下腰段椎体轻度侧弯畸形。
转归:经手术矫形后,切除右侧肾盂结合部先天发育异常,肾动脉恢复正常位。
术后病理:右侧肾盂结合部先天发育异常。
诊断:右侧肾盂结合部先天发育异常致肾积水、挤压肾动脉。
静脉肾盂造影
腹带紧紧固定后静脉肾盂造影:5分钟后摄片仅见右侧造影剂分布于两个点状小盏内。左侧肾盂、小盏内显示形态正常。
同一病例。静脉肾盂造影:15分钟后摄片仍见右侧小盏内造影剂呈点状充盈。左侧肾盂、小盏内显示形态正常。
同一病例。静脉肾盂造影:20分钟后摄片,由上至下仍见右侧肾盂、小盏内造影剂呈点状、杯口状、囊状充盈。左侧肾盂、小盏内显示形态正常。
同一病例。静脉肾盂造影:30分钟后摄片,由上至下仍见右侧肾盂、小盏内造影剂呈点状、杯口状、囊状充盈,完全失去正常形态。左侧肾盂、小盏内显示形态正常。
同一病例。腹带放松后,静脉肾盂造影:40分钟后摄片,由上至下仍见右侧肾盂、小盏内造影剂呈点状、杯口状、囊状充盈,完全失去正常形态。左侧肾盂、小盏内显示形态正常,输尿管内造影剂已有排泄。
CT增强
同一病例。CT显示右侧肾盂扩张,肾皮质变薄
同一病例。CT显示右侧肾盂扩张,肾皮质变薄。右侧肾门可见肾动脉挤压肾盂-输尿管
同一病例。CT三维重建图像°水平旋转后,仍显示右侧肾盂扩张,肾皮质变薄。右侧肾门可见肾动脉挤压肾盂-输尿管
同一病例。CT的MPR重建图像仍显示右侧肾盂扩张,肾皮质变薄。仍可显示下腰段脊柱向右弯左凸畸形
同一病例。CT的MPR重建图像下一层面仍显示右侧肾盂扩张,肾皮质变薄。仍可显示下腰段脊柱向右弯左凸畸形
同一病例。CT的MPR重建图像下一层面仍显示右侧肾盂扩张,肾皮质变薄。仍可显示下腰段脊柱向右弯左凸畸形
同一病例。CT的MPR重建图像下一层面仍显示右侧肾盂扩张,肾皮质变薄。仍可显示下腰段脊柱向右弯左凸畸形
同一病例。CT的MPR重建图像下一层面仍显示右侧肾盂扩张,肾皮质变薄。
同一病例。经手术矫形,左侧肾脏形态恢复正常位(包括血供系统、输尿管)
Discussion
病因学Aetiology
临床表现ClinicalSymptomatology
影像学
More
0.腹痛(abdominalpain)
一、先天畸形及代谢紊乱致急腹症
1.血友病相关血肿致急腹症
2.先天性膈疝
3.胡桃夹综合症(左肾静脉压迫综合症)
4.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5.吃鱼后中毒
6.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症CarolisSyndrome
7.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8.遗传性血色素沉着症
二、腹腔炎症致急腹症
1.回盲部结核
2.急性胰腺炎
3.药物性胰腺炎
4.回肠末端孤立性憩室炎
5.胰腺性脂膜炎
6.Fitz-Hugh-Curtis综合征(肝包膜炎症性疾病)
7.肝包虫病
三、肠梗阻致急腹症
1.先天性回肠闭锁并完全性高位肠梗阻
2.闭孔疝
四、妇产科疾病致急腹症
1.黄体破裂出血
2.异位妊娠
Declaration
这篇推文由临床医学的本科生完成,必然有学术性的错漏等,希望各位读者海涵、斧正。欢迎诸位老师同学留言讨论,以期共同进步。来稿、交流、反馈等请直接后台留言。发表内容的版权属于出版社或(和)作者。任何药物相关信息皆是学术讨论,用药请遵医嘱。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Enjie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angshenxiachui.com/scwh/9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