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肾下垂

穴位查找足太阳膀胱经上


足太阳膀胱经:本经脉分支从头顶部分出,到耳上角部

---------

睛明穴

1.所属经脉

足太阳膀胱经

2.主调病症

目赤肿痛,流泪,视物不明,目眩,近视,夜盲,色盲,迎风流泪、偏头痛、结膜炎、睑缘炎、眼睛疲劳、三叉神经痛等。此穴同样是调理眼部疾病常用的穴位之一,尤其对于经常用眼的人士来讲,更应该熟练准确地掌握此穴的取穴方法,只要简单的按摩一两分钟,就可以明显缓解眼部疲劳,对于学生而言,更是不可多得的预防近视的穴道之一。此外,还有攒竹穴、四白穴、太阳穴、承泣穴、鱼腰穴等眼部重要穴道一起配合来做,效果会更佳。

3.位置

位于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此穴为双穴,左右各一)

---------

攒竹穴

1.所属经脉

足太阳膀胱经

2.主调病症

头痛,口眼歪斜,目视不明,流泪,目赤肿痛,眼睑(目闰)动,眉棱骨痛,眼睑下垂。迎风流泪(俗称漏风眼)、眼睛充血、眼睛疲劳、眼部常见疾病、假性近视等。在学生的眼保健操中,其中有一节就是指压按摩此穴,可见其保健效果非同一般。

3.位置

位于人体的面部,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即是。(此穴为双穴,左右各一)

---------

眉冲穴

1.所属经脉

足太阳膀胱经

2.主调病症

头痛,目赤,鼻塞,眩晕,癫痫等。

3.位置

位于人体的头部,当攒竹穴直上入发际0.5寸,神庭穴与曲差穴连线之间。(此穴为双穴,左右各一)

---------

曲差穴

1.所属经脉

足太阳膀胱经

2.主调病症

头痛,目眩,鼻塞,鼻衄等。

3.位置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5寸,即神庭与头维连线的内三分与中三分交点上。(此穴为双穴,左右各一)

---------

五处穴

1.所属经脉

足太阳膀胱经

2.主调病症

头痛,目眩,癫痫。

3.位置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旁开1.5寸。(此穴为双穴,左右各一)

---------

承光穴

1.所属经脉

足太阳膀胱经

2.主调病症

头痛,目眩,鼻塞,热病。面神经麻痹,角膜白斑,鼻息肉,鼻炎,内耳眩晕症等。

3.位置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5寸。(此穴为双穴,左右各一)

---------

通天穴

1.所属经脉

足太阳膀胱经

2.主调病症

头痛,目眩,鼻塞,鼻衄,鼻痔,及急、慢性鼻炎等。

3.位置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4寸,旁开1.5寸。(此穴为双穴,左右各一)

---------

络却穴

1.所属经脉

足太阳膀胱经

2.主调病症

头晕,目视不明,耳鸣。

3.位置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5寸,旁开1.5寸。(此穴为双穴,左右各一)

---------

玉枕穴

1.所属经脉

足太阳膀胱经

2.主调病症

头项痛,目痛,鼻塞。

3.位置

在后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3寸,平枕外隆凸上缘的凹陷处。(此穴为双穴,左右各一)

---------

天柱穴

1.所属经脉

足太阳膀胱经

2.主调病症

颈椎酸痛、落枕、五十肩、高血压、目眩、头痛、缓解眼睛疲劳等。该穴道是调理头部、颈部、脊椎以及神经类疾病的中药首选穴之一。

3.位置

在项部,大筋(斜方肌)外缘之后发际凹陷中,约当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此穴为双穴,左右各一)

---------

大杼穴

1.所属经脉

足太阳膀胱经

2.主调病症

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喘息,项强,肩背痛等。

3.位置

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此穴为双穴,左右各一)

---------

风门穴

1.所属经脉

足太阳膀胱经

2.主调病症

伤风咳嗽,头痛发热,胸背彻痛,肩膀酸痛,项强,痈疽发背等。

3.位置

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此穴为双穴,左右各一)

---------

肺俞穴

1.所属经脉

足太阳膀胱经

2.主调病症

肺经及呼吸道疾病,如咳嗽,气喘,咯血,骨蒸潮热,盗汗,及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肺结核,荨麻疹,皮肤瘙痒症等。

3.位置

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此穴为双穴,左右各一)

---------

厥阴俞穴

1.所属经脉

足太阳膀胱经

2.主调病症

咳嗽,胸闷,呕吐,失眠及风湿性心脏病,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心绞痛,肋间神经痛等。

3.位置

在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此穴为双穴,左右各一)

---------

心俞穴

1.所属经脉

足太阳膀胱经

2.主调病症

心经及循环系统疾病,心痛,惊悸,咳嗽,吐血,失眠,健忘,盗汗,梦遗,癫痫,胸痛,心悸亢进,晕车,头痛,恶心想吐,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动过速或过缓,神经官能症等。

3.位置

在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此穴为双穴,左右各一)

---------

督俞穴

1.所属经脉

足太阳膀胱经

2.主调病症

1.循环系统疾病:冠心病,心绞痛,心动过速,心内外膜炎;2.其它:胃炎,膈肌痉挛,乳腺炎,皮肤瘙痒,腹痛,肠鸣,呃逆,银屑病等。

3.位置

在背部,当第6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此穴为双穴,左右各一)

---------

膈俞穴

1.所属经脉

足太阳膀胱经

2.主调病症

1.消化系统疾病:神经性呕吐,胃炎,胃溃疡,肝炎,肠炎,肠出血;2.循环系统疾病:心动过速,心脏肥大,心内外膜炎;3.外科系统疾病:食道癌,胃癌,食道狭窄,淋巴结结核,胸膜炎;4.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支气管炎;5.其它:贫血,慢性出血性疾患,膈肌痉挛,荨麻疹,小儿营养不良。

3.位置

在背中,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此穴为双穴,左右各一)

---------

肝俞穴

1.所属经脉

足太阳膀胱经

2.主调病症

1.消化系统疾病:急慢性肝炎,胆囊炎,慢性胃炎,胃扩张,胃痉挛,黄疸;2.五官科系统疾病:眼睑下垂,结膜炎,青光眼,夜盲症,视网膜炎,黄褐斑、雀斑;3.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偏头痛,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精神病;4.外科系统疾病:淋巴结结核,胃出血,肠出血,胆石症;5.其它:月经不调等。

3.位置

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此穴为双穴,左右各一)

---------

胆俞穴

1.所属经脉

足太阳膀胱经

2.主调病症

黄疸,口苦,呕吐,胁痛,惊悸,胸腹胀满,骨蒸潮热,肝火,胆囊炎,胃炎,肋间神经痛等。

3.位置

在背部,当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此穴为双穴,左右各一)

---------

脾俞穴

1.所属经脉

足太阳膀胱经

2.主调病症

1.消化系统疾病:脘腹胀痛,胸胁支满,呕吐噎膈,胃溃疡,胃炎,胃下垂,胃痉挛,胃扩张,胃出血,神经性呕吐,消化不良,肠炎,痢疾,肝炎;2.其它:贫血,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肝脾肿大,慢性出血性疾病,肾下垂,月经不调,糖尿病,肾炎,小儿夜盲,荨麻疹等。

3.位置

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此穴为双穴,左右各一)

---------

胃俞穴

1.所属经脉

足太阳膀胱经

2.主调病症

1.消化系统疾病:呕吐,反胃,腹胀,腹泻,消化性溃疡,胃炎,胃溃疡,胃扩张,胃下垂,胃痉挛,肝炎,腮腺炎,肠炎,痢疾;2.其它:糖尿病,失眠等。

3.位置

在背部,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此穴为双穴,左右各一)

今天的穴位查找知识学会了吗?

—END—

欢迎







































常见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治疗白癜风花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angshenxiachui.com/sczd/2722.html


当前时间: